豐湖 其四
桃李年年解笑顏,
朝云小字托巫山。
只緣勝地西湖似,
不使佳人南國還。
黛寫青螺皈凈土,
魂招黃鵠下前灣。
將離士女于今贈,
霧露芙蓉盡等閒。
桃李年年解笑顏,
朝云小字托巫山。
只緣勝地西湖似,
不使佳人南國還。
黛寫青螺皈凈土,
魂招黃鵠下前灣。
將離士女于今贈,
霧露芙蓉盡等閒。
桃李每年都綻放笑顏,朝云以小字將心意寄托于巫山。只因為這勝地與西湖相似,所以不讓佳人回到南國。青螺般的黛色歸入凈土,招引黃鵠的魂魄降臨前灣。如今送別男女所贈之物,霧露中的芙蓉都顯得平常。
朝云:指蘇軾侍妾王朝云,隨蘇軾貶居惠州,后病逝葬于惠州豐湖。
巫山:用宋玉《高唐賦》中巫山神女典故,此處借指朝云如神女般美好。
青螺:形容山形或發髻如青黑色螺殼,此處或指豐湖周圍山色。
黃鵠:即天鵝,象征高潔與超脫,古人常用以寄托思念。
將離:指芍藥,《詩經》有贈芍藥表離別的習俗,此處代指送別之物。
等閒:平常、普通。
豐湖為惠州西湖古稱,蘇軾曾貶居惠州,其侍妾朝云隨往并卒于此處。此詩或作于憑吊朝云之際,借豐湖與杭州西湖相似的勝景,抒發對朝云早逝、未能歸鄉的哀婉。
全詩以豐湖勝景為引,結合朝云故事,將自然之美與人事之悲相交融,突出對逝者的追思與對命運的感慨,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懷人之作。
燈焰既埋光,幽蕤不露黃。阿誰驢喚狗,為我問花王。
我之外王父,早歲識殷州。落落雙蓬鬢,蕭蕭一衲裘。天時四不出,人事百無憂。事業雖亡試,全歸閟一丘。
春色東來不待招,煙光已過洛陽橋。如何解盡人間凍,鬢畔霜華轉不消。洛浦冰消潤襪塵,野禽何處不呼春。柳梢弄色花條軟,已似遙嗤白首人。
澹齋老去眼昏花,詩句仍揮五色葩。何日小軒同漫話,細炊蟹眼試新茶。
西湖窈窕三十里,柳絲含煙拂湖水。青山蕩漾春風來,蘇公堤邊花正開。玉缸春酒映江碧,幾醉江花柳花白。城頭日出照高樓,銀箏翠管喧行舟。吳姝如花卷綃幕,山水倒入金屏流。朝來復脫千金駿,還有床頭紫綺裘。人生行樂莫顧惜,落日松風吹古丘。我憶京華舊游地,魚浦東看動愁思。醉里空歌鏡湖月,夢中尚識孤山寺。信安使君還舊溪,應對花卮惜解攜。白沙翠竹無人問,湖上孤吟聞馬嘶。
朔雪凝寒歛眾芳,梅花無恙試新妝。乾坤別有陽和力,伴送風檐一段香。
少歲慕榮名,中道嘆維谷。卓彼白發叟,招我紫芝曲。匪直謝簪紱,茲乃脫羈束。萬事不掛念,一壺存所欲。杏花前村開,春水五湖綠。倚棹看鳧鹥,紛披波間浴。夕陽忽下嶺,行云渺相續。莞爾會心處,寤寐向誰告。清夜夢故人,居然建牙纛。容或酬彼志,吾且知吾足。
奇甸西看是十洲,仙人來往幾時休。閒從石上觀魚井,魚我相忘對白頭。
鳳歷早頒天闕曉,王門今亦進新書。九重霄漢春應近,三晉山河慶有馀。律轉黃鐘新氣候,梅開白雪舊庭除。太平有象君臣樂,漢代河間恐不如。
姑蘇西去是閶門,何事祁山亦共名。落月啼烏人睡覺,曉鐘空動故鄉情。
溪山疊疊雪初寒,江水悠悠一釣竿。著得羊裘竟何益,蓑衣和月下前灘。
未盡離懷愧見賓。尚余閑事費精神。詩成低誦謝春恩。鴉背影留斜日怨,馬蹄聲吊落花魂。眼前情景又紛紜。
大雅云亡久,流風尚典刑。賦登司馬室,詩授伯魚庭。不及瞻郎罷,猶能識寧馨。蕪辭書琬琰,敢齒蔡邕銘。
驅車入古城,蒼茫遠山夕。桑田湮碧流,遺碑表阡術。圮橋幾千載,裒土不盈尺。寒鳥下荒蕪,猶疑墮履跡。昔此開一編,秦鹿紛爭逸。老人亦天授,寓言谷城北。跡與四皓俱,名隨兩生匿。祇令后世人,空復祠黃石。
天近蒼龍闕,居連白馬堂。松聲得鄰舍,山色出宮墻。巷陋輪蹄少,庭閒日月長。九衢紅霧里,亦有白云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