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同友人待月
勝友良宵列座來,
高歌誰奏紫云回。
十分秋色遲明月,
萬派江聲落酒杯。
風力冷侵梧葉老,
露痕香逼桂花開。
銀河隱約星光閃,
弦管樓頭著意催。
勝友良宵列座來,
高歌誰奏紫云回。
十分秋色遲明月,
萬派江聲落酒杯。
風力冷侵梧葉老,
露痕香逼桂花開。
銀河隱約星光閃,
弦管樓頭著意催。
良友們在中秋的美好夜晚依次就座,誰高唱著動人的樂曲,仿佛《紫云回》的仙樂回蕩。深秋的景色里,明月遲遲未現;江濤的轟鳴聲,仿佛落入了酒杯之中。秋風冷冽,侵襲得梧桐葉漸老;露水沾濕,香氣催促著桂花綻放。銀河若隱若現,星光閃爍;樓頭的樂聲,刻意催促著明月升起。
勝友:良友,好友。
紫云回:可能指傳說中的仙樂,此處代指美妙的樂曲。
遲:使……遲,此處指明月遲遲未升起。
萬派:形容江濤洶涌,聲浪眾多。
逼:催促,促使。
弦管:弦樂器與管樂器,代指音樂。
著意:特意,用心。
此詩當創作于中秋時節,詩人與友人雅集宴飲,共待明月。古代中秋有賞月、宴飲的習俗,詩中通過待月的細節,反映了文人對自然景色的關注與相聚的雅趣。
全詩以'待月'為線索,描繪中秋夜與友人宴飲、賞景的過程,通過秋夜景物與宴飲樂聲的描寫,展現了清美溫馨的意境,表達了對自然之景的喜愛與友人相聚的愉悅,語言凝練,畫面感強。
三年空望剡溪船,惆悵兒家宕子緣。卻似蓬山風引去,不教凡質近神仙。
煙冷云深燕不歸,徑多松葉少花枝。春風過盡無行客,白晝山獐飲石池。
老樹數千尺,風霜幾百年。十圍堪大用,寸朽為人捐。古干淩云外,清陰散道邊。躊躇因爾惜,寄語廟堂賢。
柱笏西山爽氣浮,傍林野鳥競啁啾。煙籠淡柳絲絲暮,風捲殘荷葉葉秋。有客題詩酬逸賞,幾人緩步接清游。塵蹤莫附淩霄翮,夢入丹崖盡日留。
金風似剪,銀潢如帶,良夜愔愔羅襪。人間已自罷穿針,只天上未忘佳節。畫屏殢楚,金釵訴愿,兒女夜情都別。仙裙永斷適石榴紅,問此后聘錢誰質。
童稚癡狂撩亂走,繡毬花仗滿堂前。病身一到穗帷下,還向臨階背日眠。
臺前風景無時良,臺上之樂殊未荒。開筵真侶在蓬島,練句美玉生昆岡。銅壺報刻緩星箭,金釵送酒排花行。鈴齋長寂得吏隱,便是道家虛白堂。
亭午蜻蜓信雨徵,登艫幸及未云興。翻因借得南風便,帆落江樓正上燈。
綠波芳草恨堪論,高閣難期共一尊。何處江山如此好,古來題刻至今存?;S流水春環砌,雁度寒云夜叫閽。自是好游心尚壯,不知秋鬢點霜痕。
吳蜀相望萬里程,征鞍忽報近湓城。角巾已入三更夢,老眼先增十倍明。告至遍為親舊問,勞還深愧里閭情。追思二紀睽離事,憙極翻成涕泗橫。萬里東來雙鯉魚,衰翁悲喜得兒書。聞過峴首已冬至,想到匡廬將歲除。辛苦山行穿雪履,凄涼旅飯嚼冰蔬。此行身歷艱難遍,莫厭東皋共荷鋤。
木鐸晨初舉,親輿暮已過。祿嗟升斗薄,養比鼎裀多?;赀B橋梓,文風振蓼莪。不須經史訓,身教易漸摩。
攬衣步高臺,新亭訝仙境。萬山圖畫開,一鳥云霄迥。烏石幾千年,乾坤留此景。鶴巢下松露,屐印苔痕冷。天王許乞祠,我當奉朝請。一日一登臨,醉臥花間影。
天地儲祥集鳳麟,凌煙高閣寫功臣。宮中記得鴉兒句,偏問虞南第幾人。
宴罷微行禁苑春,諫臣已遠弄臣親。那知劍閣西巡路,能護鑾輿有幾人。
伊吾城郭白云間,千里淵泉近玉關。鄉信頻通時慰念,宦情頗適日開顏。月留酒伴花前醉,天許詩人塞上閑。瀟灑自如空萬慮,無朝無暮見南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