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林下里謠
漏天自臘抵新正,
傍岸田園碧水平。
官長祇嫌行路滑,
不來天竺一祈晴。
漏天自臘抵新正,
傍岸田園碧水平。
官長祇嫌行路滑,
不來天竺一祈晴。
從臘月到正月,雨就像從漏了的天上一直下,岸邊田園里的水都漲平了。當官的只嫌道路濕滑難走,都不到天竺山去祈禱天晴。
漏天:形容雨一直下,像天漏了一樣。
臘:臘月,農歷十二月。
新正:正月。
祇:同“只”。
天竺:山名,在杭州西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當時杭州一帶從臘月到正月持續降雨,田園被淹,百姓生活受到影響。而官員們卻因道路濕滑,不愿到天竺山祈晴,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諷刺官員不顧百姓疾苦,只圖自身安逸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、對比鮮明。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生動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。
近山遠岫不知重,暖翠晴嵐只滿空。珍重主人將好手,盡驅秀色入樓中。平地看山山絕低,上樓山色逐層奇。不知山與樓爭長,為復樓隨山卻移。
虛左侯生未可呼,短裘仍脫酒家胡。自矜然諾青云少,不盡衣冠紫氣孤。垂老中原迷抱玉,故人滄海問銜珠。石頭高并燕臺起,詞客何當誦兩都。
北地多風雨,凄涼駐馬時。蒼波真萬里,幽恨上雙眉。磨劍蛟龍伏,開胸天地知。金臺秋草沒,鞭影自遲遲。
秋水連空鳧鶩長,滄洲菰米飯初香。地寬不辨帆來影,云起遙疑石上房。青壁常含芝草秀,朱包新染橘林霜。年年佩劍嗟游子,莫笑南山豆盡荒。
莓苔雨過似錢勻,萬點沿階翠暈新。陶鑄每憑風雨力,似憐野客太清貧。
黃卷堆床拾幾珠,嗟時逝者如斯夫。難全世事吾能味,不作閑醫又嗜書。
巫山高高入云煙,青壁萬仞下深淵。叢林杳杳,霧雨冥冥,上不見日與天。驚湍迅洑不可以渡,懸崖深谷日夕愁鳴猿。嗟哉客子行路何獨難。在昔草昧元政微,夏氏竊國恣淫威,圣人龍飛不我歸。跳梁踴呼,肆彼鼠與鴟。鐵絙高張,矢石四圍。王師若雷霆,奮厥虎與羆。碎高城,塞深池,縛其囂童,來獻京師。自古立國以德,天乃不違。恃險而虐,鮮不顛以危。矧彼昏狡,自速禍災,三涂洞庭古所規。
分手桃林岸,送別峴山頭。若欲寄音信,漢水向東流。生長宛水上,從事襄陽城。一朝遇神武,奮翼起先鳴。蹀鞚飛塵起,左右自生光。男兒得富貴,何必在歸鄉。
渺渺秋風藕葉殘,初陽猶照萬裙翻。莫愁想應愁中老,剩下枯蒲系短船。采蓮人去草涂荒,野鴨隨心趁荇航。倔強孤蓬蒼老地,含心深苦與誰嘗?下池菡萏早枯荄,隔岸湘蓮尚有開。一朵能勝千朵色,都因秋意滿湖來。短墻粗屋住湖旁,小徑涂窮接艇長。最愛清晨夢未醒,開門撲面是荷香。
誰寫云山與煙水,爽氣清風盈幅起。想當解衣盤礴時,坐驅造化入筆底。須臾削出金芙蓉,奔湍駭浪爭朝宗。元氣直穿古石裂,懸流疑與銀河通。青林遠近不知數,林內山房啟晴戶。時清似有招隱歌,地偏不見采芝處。我昔持節天下游,東窮海岱西梁州。忽見斯圖憶所歷,江山清思何悠悠。河東之守好奇者,特送圖來索題寫。自知老大筆力微,掛一漏萬語非假。強裁長句卷還時,坐中尚覺留清飔。仁知高懷在山水,賢守玩此應得之。
永日求羊不到門,煙霞片石意猶存。神鞭驅出洞庭泣,仙子騎來震澤翻。幽壑轉疑迷竹徑,危峰直欲壓松軒。參禪一悟生公偈,靜坐焚香可對言。
客里那堪一送君,歸心幾度逐溪云。九重雨露新承寵,萬里舟航只為親。煮蕨自知甘列鼎,鋪霞偏覺勝重裀。彩衣歲歲堂前舞,不愧當年奉檄人。
秦和醫國早歸山,獨上丹峰云半間。欲傍海螺依窣堵,有時尋月共僧閒。
春深草木長,地幽苔路滑。中有玄真翁,披衣臥蘿月。
澹泊宜開晚,紛敷喜在陰。秋風一披拂,花萼正蕭森。比玉幽人操,懷霜烈女心。淹留玩芳草,聊用謝華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