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 其二 辛丑赴信豐,舟行贛石中
煙浪連天,寒尚峭、空濛細雨。春去也、紅銷芳徑,綠肥江樹。山色云籠迷遠近,灘聲水滿忘艱阻。掛片帆、掠岸晚風輕,停煙渚。
浮世事,皆如許。名利役,驚時序。嘆清明寒食,小舟為旅。露宿風餐安所賦,石泉榴火知何處。動歸心、猶賴翠煙中,無杜宇。
煙浪連天,寒尚峭、空濛細雨。春去也、紅銷芳徑,綠肥江樹。山色云籠迷遠近,灘聲水滿忘艱阻。掛片帆、掠岸晚風輕,停煙渚。
浮世事,皆如許。名利役,驚時序。嘆清明寒食,小舟為旅。露宿風餐安所賦,石泉榴火知何處。動歸心、猶賴翠煙中,無杜宇。
煙霧籠罩的波浪連天,春寒依然凜冽,細雨空濛一片。春天歸去了,芳徑上的紅花凋謝,江邊的綠樹卻愈發茂盛。山色被云霧籠罩,迷迷茫茫難辨遠近;江灘因水漲而濤聲轟鳴,倒讓人忘了行船的艱難。掛起一片風帆,乘著晚風中輕快掠過江岸,停在了煙霧籠罩的水洲邊。塵世中的事,都像這行舟一般;為名利所驅使,竟驚覺時光飛逝。可嘆清明寒食時節,我卻只能以小船為旅舍。風里吃飯、露天睡覺,這樣的生活該如何訴說?石泉的清冽、榴花的火紅,如今又在何處?歸鄉之心涌動,好在這翠煙朦朧中,沒有杜鵑的啼鳴(免得更添愁緒)。
煙浪:煙霧籠罩的波浪。
寒尚峭:春寒仍凜冽。
紅銷芳徑:紅花在香徑上凋謝。
綠肥江樹:江邊樹木因春深而枝葉繁茂。
灘聲水滿:江水漲滿,灘石間水流湍急,濤聲轟鳴。
煙渚:被煙霧籠罩的水中小洲。
名利役:為名利所驅使。
杜宇:杜鵑鳥,其啼聲似“不如歸去”,常引發歸思。
此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(1181年,辛丑年),辛棄疾赴任隆興知府兼江西安撫使途中,舟行贛江險灘(贛石)時所作。此時他因主戰遭主和派排擠,仕途屢受挫折,行旅中的艱辛與對官場的厭倦,催生了詞中歸思與感慨。
全詞以行舟贛石為線索,由景及情,既描繪了春末行旅的蒼茫之景,又抒發了對名利奔波的厭倦與歸鄉之思,反映了辛棄疾仕途不順時的復雜心境,語言質樸自然,情景交融,是其早期詞中含蓄深沉的代表作。
入望煙波闊,登臺氣象高。風聲低雁翅,海色上僧袍。紅日當朝見,鮫人聞夜號。平生有懷抱,行坐總成勞。
江南憶,路遙信難傳。吳越山巒迷戰霧,秣陵城畔起烽煙。牽掛自年年。
解結冬年辦四齋,赤洪崖打白洪崖。信心檀越家家是,只告諸天次第排。
老困青衿弊,愁催白發疏。種瓜焉獲豆,緣木枉求魚。道路仍興阻,風塵豈晏居。有書無計讀,讀得亦何如。有興還看竹,無心更釣鰲。古今同擾擾,物我兩騷騷。蜀犬識何淺,黔驢技不高。百年方醒日,始悟此生勞。
春風入樹綠,童稚望柴扉。遠壑杜鵑響,前山蜀客歸。到家逢社燕,下馬浣征衣。終日自臨水,應知已息機。
平山堂上略從容,笑拍欄干萬事空。因念醉翁行樂地,不知還又幾春風。
水華云石盡溪涯,何許柴門到子開。笑肯青山甘我共,遠攜書卷過江來。一瓢天與斟風月,半榻吾寧惜釣臺。別去明朝須費眼,洞門留取認天臺。
簾影移陰,杏香寒、乍濕西園絲雨。芳期暗數。又是去年心緒。金花謾剪,倩誰畫、舊時眉嫵。空自想、楊柳風流,淚滴軟綃紅聚。羅窗那回歌處。嘆庭花倦舞,香消衣縷。樓空燕冷,碎錦懶尋塵譜。么弦謾賦,記曾是、倚嬌成妒。深院悄,閑掩梨花,倩鶯寄語。
油油麥秀黍離離,慨想當年殉節時。明代故宮無片瓦,方公正喜有新祠。
袁侯出宰古交河,銅章墨綬雜雕戈。黃云高闕芳菲少,紫塞長城氛祲多。桑榆蔭入嫖姚幕,弦誦音諧敕勒歌。公主琵琶玉連瑣,將軍騕裊金盤陀。袁侯雕龍且韜豹,白羽指揮坐中翿。阮瑀軍書王粲詩,魯連飛箭劉琨嘯。始信扶顛籌策良,赫赫威棱動北荒。虎鈴帳外關山月,燕寢香中鼓角霜。君不見隆州虞允文,海鰍船破百萬軍。又不見巴渝甘興霸,江表虎臣雄吳下。古來文武道本同,樽俎笑談能拆沖。六鈞弓與一丁字,讕言悠悠非至公。九重側席思儒將,丙夜庚牌下天上。莫嗟騏驥困鹽車,會見漢庭徵魏尚。
山到金盆共繞回,勢高群岫獨崔嵬。那更絕頂又拳石,真似飛從天上來。洞府高深對月開,長疑底里閟龍雷。天窗不照人間世,限盡游人自此回。洞外煙云膚寸合,洞中冰雪百尋飛。壺中日月憑誰記,水自飛淙云自歸。天镵鬼鑿匪人間,涌雪轟雷震地寒。石上雙龍蓋形似,更深須有老龍蟠。洞泉噴薄雨鳴霤,竹石參差風繞楹。好障波流浸山影,飛來靈隱一般清。雪液風來自石峰,金華眾壑此為中。須知流出此山外,更會群流共入東。兩崖疊疊水中分,瀑布飛流漱石根。伊闕西河天一角,山間號此小龍門。時行時止石高下,或見或聞云有無。五疊何妨轉奇偉,終然萬折必東趨。片石崎嵚斜插澗,橫枝愁絕凈無塵。從茲石上栽冰玉,寒谷年年遞早春。高巖南下走群龍,兩小源頭合一峰。問道是中人不識,先生信善擇中庸。
吳閶草色又新年,郭外清溪野寺連。林積梅花明似雪,水含孤嶼淡如煙。僧閒解弄桓伊笛,吏隱偏歸范蠡船。不醉青山良自惜,向來白發已盈顛。
天涯樹色似河陽,永夜逢君話故鄉。性僻向憐多感慨,時危還許共劻勷。檐低珠斗催霜月,缸剪銀花促客觴。潦倒不知歸夢遠,醒來仍是傍官楊。
閔子大隱流,其性何澹蕩。不知十八灘,何如古汶上。
亦解驚人語,干君數倍難。片鱗猶變化,尺水尚波瀾。萬卉經春爛,千山過月寒。欲知才大小,試取昔賢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