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詹仲通縣尉 其一
松竹不著花,密葉徒如帚。
江梅不藏葉,寒花綴枯朽。
獨有龍焙茶,花葉秀而耦。
冰霜著群木,凍死十八九。
惟此百草靈,名可綴三友。
春雷迸雀舌,夜雨滴龍口。
皆萌哺啜心,誰假栽培手。
惟有蔡端明,識之在蒿蔌。
移根入北苑,金碧煥星斗。
夸作龍鳳團,封成獻元后。
問花何以報,牙舌甘鼎臼。
他時子復生,為公滌繁垢。
松竹不著花,密葉徒如帚。
江梅不藏葉,寒花綴枯朽。
獨有龍焙茶,花葉秀而耦。
冰霜著群木,凍死十八九。
惟此百草靈,名可綴三友。
春雷迸雀舌,夜雨滴龍口。
皆萌哺啜心,誰假栽培手。
惟有蔡端明,識之在蒿蔌。
移根入北苑,金碧煥星斗。
夸作龍鳳團,封成獻元后。
問花何以報,牙舌甘鼎臼。
他時子復生,為公滌繁垢。
松竹不開花,茂密的葉子只是像掃帚一樣。江梅不留葉,寒花點綴在枯樹枝上。只有龍焙茶,花和葉秀麗地長在一起。冰霜降臨到眾多樹木上,十之八九都被凍死。只有這百草中的靈物,名字可以和松竹梅三友并列。春雷催發了像雀舌一樣的茶芽,夜雨落在像龍口一樣的茶樹上。大家都萌生了品嘗它的心思,誰還用得著人工栽培呢。只有蔡端明,在它還像野草時就認識了它。把它移到北苑種植,它如金碧輝煌的星斗般光彩奪目。被夸制成龍鳳團茶,封裝好獻給皇帝。問花該如何報答,茶芽在鼎臼中煮出甘甜。以后它不斷繁衍,為您滌去繁雜污垢。
龍焙茶:福建名茶。
耦:同“偶”,相伴。
三友:松、竹、梅,被稱為歲寒三友。
雀舌:茶芽形似雀舌。
龍口:形容茶樹。
哺啜:吃喝。
蔡端明:即蔡襄,曾任端明殿學士,著有《茶錄》。
蒿蔌:野草。
北苑:古代重要的產茶地。
龍鳳團:宋代的貢茶,制成團狀,上有龍鳳圖案。
元后:皇帝。
牙舌:茶芽。
鼎臼:煮茶器具。
宋代茶文化興盛,貢茶制度完善。蔡襄任福建轉運使時改良龍鳳團茶,此詩可能創作于這一時期,詩人有感于龍焙茶的品質和蔡襄的貢獻而作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龍焙茶的獨特品質和價值,突出蔡襄推廣之功。其特點是借物抒情,以茶喻人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宋代茶文化及詩詞創作對茶題材的關注。
燕中美酒不當錢,當壚胡姬多少年。春光不盡貴游樂,信馬高樓楊柳邊。
玉樓春酒破輕寒,錦帳紅妝逗夜歡。一曲清歌聲咽處,彩云片片墮闌干。
五雜組,蜀錦裳。往復還江上航,不得已為文章。
五雜組,鸞鳳衾。往復還水中禽,不得已思山林。
五雜組,刺繡巾。往復還道上人,不得已傷麒麟。
玲瓏數竇明相通,
造化恍惚真難窮。
陽回三冬照暖日,
陰納九夏吹寒風。
臺嶺論交契,天街惜別離。
飛書能幾到,埋璧遽成悲。
舊識歸樵句,愁看結局詩。
紫髯無復夢,空有淚交頤。
紅墻何啻阻仙凡,難達回文字幾函。
隔岸雙星情脈脈,經年一渡話喃喃。
淩波佩和商飆颯,灑淚潮通海雨咸。
浪拍秋空銀搗練,船來天上錦張帆。
試臨析木搴香幄,好取支機濯翠巖。
捉月擬將槎共泛,填橋不藉石能銜。
曾聞列宿芒寒動,又說恒河影倒嵌。
惆悵微云開曙色,津梁握別手摻摻。
州城距鎮仰山靈,四面峰巒疊翠屏。
菊蕊凝香三徑老,鯔魚入韨半街腥。
寺中日色偎樓赤,島外云光射海青。
顧氏將軍荒冢在,閒尋墓志讀碑銘。
暫寄空山傍水居,清風朗月伴窗虛。
聲名不務聊求志,嗜好無他只在書。
巷有回車陶處士,家徒立壁馬相如。
平生事事輸人下,徙倚西疇羨荷鋤。
庭梧搖曳棲難穩,高吟乍聞林杪。咽露身輕,受風翅薄,唱出凄聲多少。新愁未了。想葉底輕翻,暗驚秋早。一碧無情,哀音斷續正清曉。
瑣窗人夢喚醒,吟魂飛不定,添我幽抱。秦樹斜陽,齊宮舊事,幾許伊涼誰道。空成賦稿。只嘒嘒傳來,危枝苦調。鏡里相看,鬢絲愁更老。
送我彌旬未忍回,
可憐蕭索把離杯。
不辭更宿中巖下,
投老馀年豈再來。
玉帶猶留此結緣,金山樓殿聳云煙。何當自碾龍團餅,來試江心第一泉。
何處瓜牛舊結廬,六時宮殿震鐘魚。大江東去月西上,自閉山門讀道書。
金山看罷看銀山,宮殿崔巍紫翠間。領略江南好風景,散花人去老僧閒。
虎踞龍蹯跡未消,尚留古剎話前朝。老僧不省英雄恨,夜夜寒江咽暮潮。
越調吳歈可并論,
梅村翻入莫愁村。
興亡瞬息成今古,
誰吊荒陵過白門。
才聞吳曲奏云和,忽倚征帆唱楚歌。兩地春風試商略,吳江爭似楚江多。
仙籍雖通未便收,蘇家舊例是黃州。金蓮一夜春風引,還向鈞天夢里游。
百遍行杯到手空,酒闌風雅自爭雄。前身敢道王摩詰,天下文章小許公。
欲將何物贈神君,縹渺峰頭一片云。行過齊安倘為雨,卻來秋雁好相聞。
蕭郎到處共仙班,婁水風煙一楫間。最是方城分掌握,行春同上鳳皇山。
與君相見即相憐,曾傍揚雄守太玄。千疊白云千丈雪,不知何處是西川。
尋真一到上清家,壺里仙源洞里霞。風飏翠簾春似海,玉笙吹起碧桃花。
翛然海鶴共精神,曾是先朝泰畤臣。今夜露寒壇上月,佩環猶自禮群真。
人去悠悠隔兩天,
未審迢迢度幾年。
縱使身游萬里外,
終歸意在十娘邊。
釃酒旗亭濕別衣,客情如舊世情非。
云山渺渺望不極,煙鳥悠悠何處歸。
老去故人能有幾,亂來后會轉應稀。
愁心已寄南征雁,千里隨君一路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