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徐大宗丞樹人師訃音,集諸同人為位哭奠,馀痛縈懷,賦成哀挽三章 其二
無從東閣復追陪,
掛榻堂空漸染埃。
天上箕星神已往,
人間薤露曲深哀。
門僚思澤陳詩誄,
村嫗銜恩奠酒杯。
一色白衣城野遍,
傷心似吊武侯來。
無從東閣復追陪,
掛榻堂空漸染埃。
天上箕星神已往,
人間薤露曲深哀。
門僚思澤陳詩誄,
村嫗銜恩奠酒杯。
一色白衣城野遍,
傷心似吊武侯來。
再也無法在東閣追隨陪伴您,掛榻的廳堂已空,漸染塵埃。您如天上箕星般的英靈已逝去,人間只有《薤露》曲傳遞著深切的哀傷。門客僚屬懷念您的恩澤,撰寫詩誄寄托哀思;村婦感懷您的恩情,舉杯祭奠表達追念。城鄉上下一片素白,這傷心的場景,仿佛當年人們吊唁武侯諸葛亮一般。
東閣:漢代公孫弘為相時開東閣延攬賢士,后泛指接待賢士的場所,此處指徐樹人的居所或聚賢之地。
掛榻:典出《后漢書·徐稺傳》,陳蕃為豫章太守時特為徐稺設榻,徐去則懸之,后指禮待賢士,此處借指徐樹人生前禮賢下士的居所。
箕星:二十八宿之一,借指賢德之人,此處喻徐樹人的高潔品格。
薤露:古代挽歌名,《樂府詩集》載為送葬之曲,此處代指哀悼之辭。
詩誄(lěi):哀悼死者的詩文,誄文多概述逝者生平功德。
武侯:指三國諸葛亮,封武鄉侯,此處以武侯代指徐樹人,贊其德望如賢相。
此詩為詩人聞恩師徐樹人(大宗丞,官職名)逝世后,與同人設位哭奠、余痛難消時所作。徐樹人生前或為文壇宿望、政界賢達,以禮賢下士、惠及百姓著稱,故詩人及眾門生、百姓皆深懷哀念。
全詩緊扣‘哀挽’主題,通過追昔(東閣追陪)、悼今(掛榻空堂)、用典(箕星、武侯)、寫哀(薤露、白衣)等手法,既贊徐公賢德,又抒師生深情,展現其逝世后‘朝野同悲’的感人場景,是清代挽詩中情真意切的佳作。
落花飛絮正紛紜,三疊陽關酒半醺。世路古來輕宦轍,離情今復重斯文。門墻雨足新桃李,囊篋風清舊典墳。想見故園行樂地,松間石上臥看云。
蒙恩世上日無多,披戴缞麻嘆奈何。黃土招魂終一去,渺茫托體與山阿。
皇天翻臉忽成仇,倒卷滄波天上流。雨勢似鞭笞脊背,風形如盾壓顱頭。山林顛頓挽殘葉,茅屋紛飛散莽丘。躲去廢窯無大計,吸煙搜韻寫歌謳。
鴛鴦比翼翡翠吟,巫山湘水高且深。可憐新妝映白日,芳脂艷粉當軒出。銀床試展金縷衣,綺疏月綴琉璃扉。凝嬌聚態語復咽,卷衣謝君心欲絕。春風裊裊花氣寒,長留可憐誰為歡。
曾向溪南看藝麻,竹杠兜子一肩斜。秧苗尚短仍含谷,荷葉才高已上花。蠶屋柘煙朝焙繭,鵲爐沉火晝薰茶。而今風雨成拋絕,臥聽西園兩部蛙。
梅蕊年年破臘時,玉花飛舞集鸞池。獨將艷色添真色,任爾冰肌映雪肌。帶恨不妨紅作淚,洗妝終見白凝脂。可憐渠有風流句,只作歌詞不作詩。
臥病西風漸不支。偷寒送暖也因誰。月來戒到飲咖啡。滿室香銷金鴨冷,漫天風定紙鳶飛。瑣窗幽夢欲醒時。
馬何良,金吾出。神英英,膂仡仡。錢聯聯,玉栗栗。劣剽輕兮,陋駻突。馬何徠,涉流沙。千日奇,萬里嘉。?天閑,志靡它。天閑遠兮,人弗姱。馬何厄,勿歔欷。雄杰喪,戰伐滋。梟騎角,馭者誰。于斯息兮,待其時。
天下幾人彈古琴,愛之不惜千黃金。春雷上天霹靂死,至今古調空消沉。金徽玉軫久寂莫,斷文剝落塵埃侵。鐘期一去不復返,況乃四海無知音。松風泠泠白日靜,山水定以娛沖襟。無弦之趣世莫識,悠悠千載淵明心。古人今人若流水,善聽善彈能有幾。六峰隱者吾故人,得天下名亦琴耳。
春殘何事苦思鄉,病里梳頭恨最長。梁燕語多終日在,薔薇風細一簾香。
不成蒼狗不成衣,添出峰巒一段奇。云去云來山自若,笑它前日作霖時。
不逐蘼莖悴便休,脫胎陽質異蜉蝣。虛疑丸火成奇幻,卻笑明珠是暗投。燄冷疏篁蕭寺雨,影迷芳草渭城秋。誰知腐朽將淪沒,尚有丹光一點留。
手植梅花近百株,青山從此變芬敷。兔葵燕麥渾無賴,搖蕩春風總讓渠。
薊門春盡云陰陰,倚杖出門愁暮禽。千金裘馬只自好,萬里江湖誰復尋。武陵一別桃花深,欲歸不歸傷我心。青楓未老楚月白,吾將長嘯投吾簪。
西風裊裊水鱗鱗,一曲離歌淚滿巾。殘柳數株鷗數點,夕陽江上送歸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