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九
淵明頗愛重九名,
我亦愛飲重九酒。
已辦黃菊與紅萸,
喚起陶公為四友。
淵明頗愛重九名,
我亦愛飲重九酒。
已辦黃菊與紅萸,
喚起陶公為四友。
陶淵明很喜愛重陽節的名字,我也愛飲重陽節的美酒。已經備好了黃菊與紅茱萸,呼喚來陶公與我成為四友。
重九:即重陽節,農歷九月初九,因九為陽數,兩九相重得名。
淵明:指東晉詩人陶淵明,號五柳先生,以愛菊、隱逸著稱。
黃菊:菊花,重陽節有賞菊、飲菊酒的習俗。
紅萸(yú):紅色的茱萸,重陽節有佩茱萸、插茱萸的習俗,古人認為可避邪。
四友:此處指詩人自己與陶淵明、黃菊、紅萸共為四友。
此詩當創作于重陽節,詩人借傳統節日契機,以'重九'為引,通過與陶淵明的精神對話('喚起陶公'),表達對隱逸文化的向往及對傳統節日的珍視。
詩中以重陽節為背景,通過'愛重九'的情感共鳴、'備菊萸'的習俗細節,將個人情趣與文化傳統結合,既展現了節日的生活意趣,又暗含對古人高格的追慕,語言平實而意蘊悠長。
九重宸翰麗天閽,三字穹碑壓厚坤。山色不知今古異,地靈惟載帝王尊。蛟龍絕巘盤亭構,獅象諸天拱寺門。千載鐘王誇健筆,敢同羲畫與時論。
荊簪女,工采桑。畫鴉女,衣羅紈。赤腳人,趁兔鹿。著靴人,飽食肉。百丈出家不害癡,一日不作一日饑。后生十指不點水,得便宜是落便宜。親禪學道不檐板,自然公辦私亦辦。新年持缽走衡湘,要令一眾毛孔香。
云巖深處獨逍遙,海鶴傳書昨見招。月下定逢王子晉,玉笙吹下摘星橋。
金閶亭下解蘭橈,一水吳江去漸遙。秋夢纏綿渾不醒,月明齊上度僧橋。
江湖聞遠役,風雨弄扁舟。邂逅逢吾子,周旋寫我憂。云瞻三峽晦,波動五湖秋。恨別休驚鳥,相忘已兩鷗。
厭聽朝雞擁被吟,吳船水滑碧千尋。平洲種橘清霜重,小墅栽花綠霧深。瞿鵲真能談孟浪,鴟夷端自愛浮湛。因君搖蕩還家思,燭影秋房恨不禁。
發亂朝新沐,蘭湯試手慵。年衰空自潔,人遠為誰容。花委隨飛鳳,水動浴蟠龍。到地青絲滑,掩月黑云濃。向日晞初薄,臨風綰更松。休疑華山女,此地復相逢。
咽服十二環,奄有仙人房。暮騎紫麟去,海氣侵肌涼。贈我累累珠,靡靡明月光。
駕青翰,堆繡被。爭惜鄂君去。有謫仙人,書吏姿容與。者回觀瀑匡廬,訪鼎金焦,更聽唱瀟瀟暮雨。送行處。指點浩渺煙波,郵程我能數。東望鶴樓,西望漢陽樹。多情瘦沈狂劉,生花雙管,寫不盡,別情離緒。
乘鸞姑射下羅浮,鼓瑟湘妃出上游。邂逅江干新話曲,冷香幽翠不曾愁。
溪上春始還,微波動芳燠。樹暖欲生煙,山明初過雨。美人期不來,桂楫怨蘭柱。佇立忽懷愁,漁歌起洲渚。
花映蟾宮樹拂云,絳霞光彩護奇芬。廣寒此日清風好,吹動天香四海聞。
雖應鋒機,不是語句。鴨寒下水,雞寒上樹。不妨辦眾,推究自己。一手摸魚,一手戽水。推開三玄玉鎖,揩拭同真十智。要知天下南臺,口含三十六齒。夜歸候門立地笑,眼腦癡憨肚里峭。緣來點鐵成金法,白揣與人人不要。
枕前雙淚落天涯,半是思君半憶家。起坐不知風露冷,一汀斜月照蘆花。
素琴遙憶美人彈,夢到銅梁落月寒。江口蘋花忽相見,不知行路蜀中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