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登大屯山暮望
蠟屐尋幽未覺勞,幾回暮望向東皋。
懸崖砌石盤云棧,斷澗通流架木槽。
林外夕陽歸牧笛,山中空翠落吟袍。
回途領略溪村景,謖謖松風似晚濤。
蠟屐尋幽未覺勞,幾回暮望向東皋。
懸崖砌石盤云棧,斷澗通流架木槽。
林外夕陽歸牧笛,山中空翠落吟袍。
回途領略溪村景,謖謖松風似晚濤。
腳穿蠟木屐探尋幽境不覺得疲憊,多次在暮色中眺望東邊的高地。懸崖邊石塊堆砌成入云的棧道,山澗斷處架木槽讓溪水流通。樹林外夕陽下傳來歸牧的笛聲,山中青碧的翠色落在我的吟袍上。返程時領略溪畔村莊的景色,松風謖謖像傍晚的波濤聲。
蠟屐:涂蠟的木屐,古代登山防滑的鞋子。
東皋:東邊的高地,皋指水邊的高地。
云棧:高入云端的棧道。
空翠:山林中青綠色的霧氣,因空明而顯翠色。
謖謖(sù sù):形容松風聲,象聲詞。
此詩創作于詩人重登大屯山(今臺灣省臺北市北部火山群主峰)的暮歸途中。詩人以登山者視角,記錄重游時所見暮景,反映其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與閑游探幽的雅趣。
全詩圍繞‘重登’‘暮望’展開,以游蹤為線,由登山尋幽到暮望觀景,再到返程領略溪村,層次清晰。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,展現大屯山暮景的獨特魅力,體現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與悠然心境,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紀游佳作。
入院馀旬浹,今朝始快晴。才聞烏鵲語,已有蜜蜂聲。到眼花枝暖,粘須柳絮輕。重門無個事,詩意正關情。
水部青云志,憂君雙鬢斑。同時諫羽獵,獨爾竄荊蠻。波撼黃牛峽,天連白虎關。棲遲下客食,直以長瑜還。
魏臺應未上莓苔,十扣郵箱九不開。今已年關來索債,青錢萬選汝多財。
連宵夢繞帝城春,襟上長安舊土塵。科第幾曾身許國,英雄多半語欺人。饒他弱水風波險,剩有廬山面目真。費盡揣摩投世好,廿年前已薄蘇秦。
前日中都雪,都人慶豐年。今日池河雪,寒冰在前川。平明集仆夫,飯熟猶晏眠。高呼強之飯,牛凍車不前。黃犢成素驪,烏巾為白氈。卻憶荊山外,別有瓊瑤田。去京尚十舍,去鄉仍渺綿。安能訟滕六,旭日布九天。
碧梧葉落黃鞠開,邊風蕭蕭鴻雁來。夫君結客向淮楚,無衣禦寒良可哀。強將垢敝和灰浣,湖澥臨流呼女伴。雙杵搗砧空外鳴,寧憚手龜筋力愞。火然金斗熨帖平,紉針補綴對短檠。歸期遲速未易卜,緁長縎短勞經營。明年四月蠶上薄,繰絲盈車手親絡。香羅斷機白雪明,裁作春衣寄郎著。郎無厭故惟尚新,新衣故衣皆妾紉。笑看墻角砧杵棄,郎衣錦袍歸拜親。郎衣錦袍歸拜親,有金不戲桑間人。
劍氣棱棱夜不韜,混涵江水戴靈鰲。至人身后勛庸在,新廟云邊結構牢。荊鄂煙氛終見掃,湘潭魑魅豈容逃。春風簫管騰騰日,多士瞻依莫憚勞。
殷勤致問張京兆,親引郎星上帝都。懷縣潘郎應更好,不知明主賜金無。
侍從朝初罷,乘閒散馬蹄。黃麾云外見,獵騎望中迷。石室疑龍臥,禪床聽鶴棲。經行有佳興,且復記新題。
云海冥冥望不回,鯨波東蹴巨靈開。中天樓閣虛無里,南國風煙江漢來。世短動經多事日,愁長況上望京臺。白門金鼓維揚卒,落日空傳黃竹哀。
近市輕煙浮,晨炊日已晏。醒來看黃粱,猶似夢中飲。
把酒蕭條眺遠峰,削成青壁秀芙蓉。書傳有客拾瑤草,日下何人鞭玉龍。樹杪秋陰涼籟起,巖前黛色暮煙重。非緣謫籍鄰幽杳,石上爭題逸士蹤。
春花杜陵陌,慷慨各沾襟。不謂人間地,重扶海內心。題詩揮白日,把酒笑黃金。欲緩征車路,關門斗氣沈。
昨晚褰簾望,初逢雙燕歸。今朝見桃李,不啻數花飛。已愁春欲度,無復寄芳菲。
年來無彼我,誰謂匪心安。古道于今少,人情到此難。鵬飛六月息,鷦寄一枝寒。相笑何時已,逍遙海岳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