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觀音山晚歸,過棲云寺
詰曲度芳陂,巖阿拾級遲。
看山憑款段,倚樹聽流離。
花氣晴頻送,嵐光暝忽移。
荼■能好客,數里尚追隨。
詰曲度芳陂,巖阿拾級遲。
看山憑款段,倚樹聽流離。
花氣晴頻送,嵐光暝忽移。
荼■能好客,數里尚追隨。
沿著曲折的小路走過芬芳的山坡,在山坳中緩緩拾級而上。騎著慢馬欣賞山色,靠著樹聆聽黃鶯啼鳴。晴朗時花香頻頻飄來,傍晚山間霧氣忽然移動。荼蘼花好似熱情好客,在數里的路程中還一直相伴。
詰曲:曲折。
芳陂:芬芳的山坡。
巖阿:山坳。
款段:原指馬行遲緩,這里指慢馬。
流離:鳥名,即黃鶯。
嵐光:山間霧氣。
荼■:這里應是“荼蘼”,一種花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一個晴朗的傍晚,從觀音山游玩歸來路過棲云寺,被沿途美景所吸引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詩人處于閑適的狀態,盡情享受著山間的寧靜與美好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詩人晚歸途中的所見所感,突出了山間景色的優美和寧靜。其特點是寫景細膩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,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詩意表達。
黃泥嶺,松森森,幽鳥穿枝時一吟。
汝聲一何悲,汝語惻我心。
連村麥熟餅餌香,我母九泉那得嘗。
衲僧毛病沒星星,剛被傍人授記成。
萬壑松濤撼明月,隔溪誤認倒屙聲。
活被人埋汝水濆,新豐一曲杳無聞。
可憐嬌舞曹家女,不嫁春風嫁白云。
衲僧蹊徑,千眼莫窺。
鳥道無私,經行豈礙。
要關在手,通變剎那。
一味醍醐,莫嫌淡薄。
有時毗盧藏內,優缽華開。
嗅之不聞,是何境界。
靈山彷佛,少室依稀。
抖擻提撕,人天兼濟。
莫嘆馀生托海濱,時危聊作苦吟人。
每談節烈傷先世,一望風云感此身。
遠夢漸知潮有信,寸心同指月無塵。
五湖煙水何難得,只要當年肯臥薪。
蒲版垂裳日,琛球萬國同。
觀刑曾二女,啟瑞屬重瞳。
帝道光先后,天心鑒始終。
艱危扶孝友,感化失頑兇。
弟妹憂歡里,君臣授受中。
除奸自神武,選俊必明聰。
鼓罷琴留座,歌成鳳在空。
披圖青鳥至,納贐白狼通。
天地承堯統,山河錫禹功。
鸞飛仍載輦,龍去竟遺弓。
莽莽蒼梧野,蕭蕭斑竹叢。
銅碑委荊棘,玉琯失蒿蓬。
瞻拜情何極,馨香典獨隆。
祠官唐代重,星使漢家崇。
畫棟凌崖碧,飛甍壓樹紅。
醒醒天子廟,穆穆圣人宮。
彝鼎渾嚴樸,松杉儼郁蔥。
至今思草昧,何處吊鴻濛。
雷雨神如在,星云望不窮。
泉陵生長地,千載被流風。
怕聽瀟瀟風過桐。佳節秋中。望斷征鴻。一輪明月隔山重。客邸西風。小閣簾櫳。
倚遍欄干夢亦慵。楓葉搖紅。秋色偏濃。桂花采得寄書筒。代我微衷。慰爾離悰。
爭笑語。澹妝出避朝來暑。朝來暑。水濺雙橈,翠萍開處。
生涼一陣疏疏雨。芰荷香里人歸去。人歸去。湘覃紗廚,那時何許。
茅齋客滿酒頻揮,
竹下新晴駐晚暉。
卻笑杜陵仍遠客,
最憐白傅嘆遲歸。
先秋未必摧蒲柳,
晏歲猶能飽蕨薇。
我已一枝堪自老,
尊前休唱鶴南飛。
神穴流傳久,煙霞杳靄間。
靈蹤迷近遠,洞府隔塵寰。
曉結松邊暝,晴依鳥外閒。
平生懷古意,何日一躋攀。
微步塵波避洛神。玉顏團扇與溫存。牽牛夜殿憐私語,騎馬宮門拜主恩。
翻覆雨,合離云。經年才雪舊啼痕。清狂一往寧無悔,卻繡長幡禮世尊。
鶯啼燕語報新年,
親拜紅妝玉鏡前。
絕艷人如初透日,
乍中年似嫩春天。
芳心密取明瓊卜,
茗汁遲催小玉煎。
手剝梅仁傳吉語,
愿郎瓜瓞更綿綿。
池上荷花綠凈時,
岸頭楊柳插天垂。
倦翁縱步聊行散,
早有龜魚圣得知。
滕閣上元宜,章江登宴時。衣冠還大國,唐宋自殘碑。燈火闌堪憑,風塵淚欲垂。黃云驅日暮,回首見征旗。
陽浦通新霧,陰城帶古樓。君王罷歌舞,棟宇白云留。草色歲年換,客心江水流。暮昏仍一望,燈火萬家州。
蘇軾牛僧孺,命皆磨蝎阨。右軍序蘭亭,選樓軼其跡。光陰過客過,我今年半百。非知伯玉非,枉尋而直尺。
海外作豪游,舉家同泛宅。長守太常齋,骨相管城瘠。
癸尊一例傾,丑陰自古積。吉利書王正,院宇春風窄。老母倚閭望,負米非良策。合唱大刀環,歡承菽水適。
元朔頒茅土,舂陵此肇封。
作藩來帝室,銜命別王宮。
建節殊分竹,為圭異剪桐。
都溪群水會,泠道一航通。
父子侯相繼,河山運未終。
朱輪移冉冉,玉匣掩匆匆。
詔徒南陽后,祥開兩漢中。
赤符仍歷數,白水再英雄。
赫矣光彪炳,佳哉氣郁蔥。
嗇夫原守衛,華表漸蒿蓬。
石馬瞻何在,銅駝悵已空。
千年留壟墓,憑吊起悲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