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袋贊
杖頭挑百億乾坤,
布袋貯三千世界。
鬧市叢中等個人,
不知誰是知音者。
杖頭挑百億乾坤,
布袋貯三千世界。
鬧市叢中等個人,
不知誰是知音者。
禪杖的頂端仿佛挑著百億大小的乾坤,布袋里似乎裝著三千廣闊的世界。在熱鬧的集市中等待著一個人,卻不知道誰才是真正懂自己的知音。
百億乾坤:形容極其廣大的世界。
三千世界:佛教用語,指整個宇宙。
鬧市:熱鬧的街市。
知音者:懂得自己心意、志趣相投的人。
此贊可能創作于佛教文化盛行時期,作者或許是一位僧人或對禪理有深刻感悟之人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,人們對精神追求和心靈交流比較重視,作者以布袋和尚的形象為依托,表達自己對知音的向往和對禪道的領悟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尋求知音的渴望,以獨特的意象和夸張手法展現禪者的境界,在禪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,體現了禪文化中對精神共鳴和超脫世俗的追求。
世界歸大壑,人事如奔淙。浮生萃草木,萬變成飄風。
觸蠻兩蝸國,王侯一蟻封。下觀黔首愚,咄嗟書虛空。
怒攘亦蠢蠢,群飛何夢夢。失手弄刀劍,轉眼生兵戎。
萬騎彀弓矢,千夫駕臨沖。原野肆尸血,道路哀離鴻。
帥師有丈人,在師得師中。不辜多全活,不與群丑同。
師克未為績,不殺真膚公。乾坤一胞與,感此重戚容。
涿鹿始爭戰,千古開武功。春秋書戰伐,三復為惙忡。
南風鼓虞氏,吾誰與王通。擊磬斯已矣,荷蕢猶可宗。
無用媿社櫟,浪出羞澗松。君謂叔孫智,人笑酈生庸。
未能半分補,政墮一動兇。歸來友石友,相對仲與翁。
抱神慎守一,吾欲師崆峒。
聞說南山孕鳳雛,嶄然頭角見嵚?。
月宮仙桂托根異,海島蟠桃生子遲。
七秩高年堂上父,一生足事膝間兒。
朱顏白發方強壯,要看梧孫長碧枝。
書卷攜來寓紫虛,憑高凝眺更無余。
五山結邑龍盤踞,一水依城帶卷舒。
旦暮鼓鐘喧梵宇,高低樓閣壯神居。
年時除卻酬香者,阛阓行人往復疎。
梅倚幽巖頂,花開碧蘚枝。
了無脂粉態,惟有雪霜姿。
一點香清遠,千年樹倔奇。
和羹風味在,那許浪題詩。
錢塘日夜水東流,回首孤山綠尚稠。
千載老仙隨鶴去,百年此地少人游。
相逢柳色還青眼,說著梅花總白頭。
身后閑名推不去,當年誤識薛杭州。
春色相將老,幽禽百樣吟。
一犁新雨驟,滿地落花深。
麥秀風翻浪,秧青水透針。
年登應可卜,稍稍慰儂心。
思君吹參差,幽路蹇離絕。
綠藍不盈襜,芙蓉在木末。
采蝱解我憂,憂思誰察識。
世態反復手,況復問宿昔。
鞲鷹豈思揚,轍鮒固相沫。
得時與失勢,離附奚足惑。
耳余難為交,管鮑易全德。
伐木無良朋,白駒有佳客。
小樓炙燭未成眠,好雨知時聽不厭。
風急斜敲窗上紙,簷高微灑楯邊簾。
花應憔悴啼丹臉,麥定惺愡磔翠髯。
添得明朝詩興好,池塘草長水漸漸。
屨穿蒼蘚滑,水復更山重。
有圃春偏晚,無人碓自舂。
亂云生峭壁,一鳥沒高峰。
隨處桃花發,仙源似可逢。
時光迅速走雙輪,忽憶前朝事已陳。
門外難交騎馬客,竹邊惟結話詩人。
生來豈羨陶朱富,老去寧甘原憲貧。
處世自憐渾不解,江山聊助筆頭春。
秋風來戶牖,出戶天地寬。
俯仰何跼蹐,天地猶盤盤。
況復中間人,機險一黃間。
毋懷千歲憂,且盡百年歡。
南窗一枕夢槐安,咽鼓悲笳生暮寒。
壽極星移墮芒角,詩仙身蛻失丸丹。
扶藜記與漁樵話,種菊留教孫子看。
歸去休休言不盡,殘陽木末亂鴉盤。
憶別二十年,再見驚莽渺。
黔發上星霜,紅顏化枯槁。
隔世或相逢,往事漫不考。
季子舌尚存,長卿心未老。
妙算出星躔,窮搜入冥窅。
病質愧衰遲,高論驚絕倒。
天地兩無情,大化長浩浩。
逝者如川流,朝露溘春草。
行行重行行,貞名以為寶。
鵝黃又染柳絲絲,自笑勞生作么為。
雨耒云耕三寸管,風欞月牖一聯詩。
酒逢知己何妨醉,事不如人且待時。
祇恁眼前隨分去,展開懷抱豁雙眉。
造化推移秋意深,安排景物逐時新。
又逢九日寒花節,不覺三年逆旅身。
烏帽戀頭渾忤俗,白衣送酒竟無人。
翻思杜牧牛山句,誰解清吟繼后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