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馀春慢
笑倚東窗,泥嬌成困,半醉海棠初睡。輕衫暫卸,小簟平鋪,更有縷金鴛被。試問南柯郡中,十二峰頭,憑誰分隊。想多情識得,相思征路,尋歡同寐。
我欲趁、星眼朦朧,羅幃深處,摩弄桃腮玉臂。只愁夢覺,折齒投梭,此際溫存無計。怎奈沾衾汗流,堆枕綠鬟,撩人容易。莫教他、留戀高唐,還倩啼鶯喚起。
笑倚東窗,泥嬌成困,半醉海棠初睡。輕衫暫卸,小簟平鋪,更有縷金鴛被。試問南柯郡中,十二峰頭,憑誰分隊。想多情識得,相思征路,尋歡同寐。
我欲趁、星眼朦朧,羅幃深處,摩弄桃腮玉臂。只愁夢覺,折齒投梭,此際溫存無計。怎奈沾衾汗流,堆枕綠鬟,撩人容易。莫教他、留戀高唐,還倩啼鶯喚起。
她笑著倚在東窗前,嬌柔困倦,如同半醉的海棠剛剛入睡。暫時卸下輕便的衣衫,平鋪開小竹席,還有繡著金縷鴛鴦的被子。試問在南柯夢中,巫山十二峰頭,是誰將歡會的人分成兩隊?想來多情的人能懂得,在這相思的旅途中,應一同尋歡共眠。我想趁著她星眼朦朧,在羅帳深處,輕觸她如桃的臉頰、如玉的手臂。只愁夢醒來時,像被打斷美夢般,此時再難溫存。怎奈她香汗沾濕衾被,烏發堆在枕上,如此撩人心弦。莫要讓她再留戀高唐的美夢,還是請啼鶯將她喚醒吧。
泥嬌:嬌柔黏膩的狀態,形容女子柔媚困倦之態。
南柯郡:化用“南柯一夢”典故,指虛幻的夢境。
十二峰頭:指巫山十二峰,典出宋玉《高唐賦》,代指男女歡會之地。
高唐:宋玉《高唐賦》中楚王與神女歡會的高唐之夢,此處指男女歡愛之夢。
折齒投梭:可能化用典故,指夢境被意外打斷,此處形容好夢難留。
綠鬟:烏黑的發髻,代指女子秀發。
此詞為宋代婉約風格作品,可能創作于文人雅集或私人生活場景中,聚焦男女歡愛中的細膩情思,反映宋代詞壇對閨情題材的關注,以及詞人對日常生活詩意化的捕捉。
全詞以“夢”為核心,上片寫醉眠之態與對歡會的想象,下片轉寫對好夢易醒的擔憂,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,展現對短暫歡娛的珍視與無奈。語言婉約細膩,是宋代閨情詞的典型代表。
傍湘筠、一痕夢雨,三生絮禪難證。十年恩怨鴛鴦褥,花底月明交影。眠未穩。倩金匼余香,融得相思凝。啼鶯喚醒。怎小倦搴帷,落英如雪,換卻好風景。青春事,準擬采芳幽徑。蘭苕翡翠相并。隨函喜鵲猜應到,倘有銀河中梗。人語靜。悵細雨紅梨,添了花枝病。霜鐘暮警。蕩宛轉吟魂,雙煙凌紫,繞遍翠鸞鏡。
茅屋低低三兩間,團團環繞盡青山。竹床不許閒云宿,日未斜時便掩關。
蜆子師螺街市食,小人咀嚼繞臺盤。近來豪貴尊榮者,嗜好成風總一般。
數畝非無負郭田,川途修阻故蕭然。得君遠勝子輿友,使我非無漂母憐。未擬更求佳傳報,且先分當酒家錢。親朋只愿長相見,歸飽豐穰不計年。
雪外樓臺玉幾重。六街鐙火澹連空。斜陽到海不成紅。過鳥影迷深淺霧,歸帆夢引去來風。倚欄人在鏡奩中。
寫書今日了,先生莫嫌遲。明朝是假日,早放學生歸。他道側書易,我道側書難。側書還側讀,還須側眼看。
去年春花少,開晚不及時。今年花開早,滿樹紅離披。多花豈不好,中有枯死枝。夏潦則秋旱,物理有盈虧。郁郁松與柏,收斂含華滋。嚴霜歲欲暮,蒼翠無時衰。
藤床紙帳朝眠起,說不盡無佳思。沈香斷續玉爐寒,伴我情懷如水,笛聲三弄,梅心驚破,多少春情意。小風疏雨蕭蕭地,又催下千行淚,吹簫人去玉樓空,腸斷與誰同倚,一枝折得,人間天上,沒個人堪寄。
年踰六十我何堪,心曲因君得縱談。閱史舊嘗疑夏五,參禪今遂薦前三。飲闌卻怪清樽惡,饑甚猶憐糲食甘。交態物情何足較,邇來爐鼎興方酣。
花磁綺石沈檀幾。微波漾出春痕細。湘女秀鬟斜。東風珠幕遮。明瓊輕約步。不受芳泥污。生長苧蘿鄉。相思煙水長。
獨占東風第一籌,孤芳不與眾芳侔。飄零猶待調金鼎,未逐凡花浪蕊休。
一片無塵新雨地,半邊有蘚古時松。目前景物人皆見,取用誰知各不同。
吳人信向更無加,可惜時中善愿差。手掐數珠忙念佛,一邊叫喚買魚蝦。
曾向新州食荔枝,黃堂酒罷即言歸。含香溫玉還相遇,定是恩光照客衣。
蕭條庭院,又斜風細雨,重門須閉。寵柳嬌花寒食近,種種惱人天氣。險韻詩成,扶頭酒醒,別是閑滋味。征鴻過盡,萬千心事難寄。樓上幾日春寒,簾垂四面,玉欄干慵倚。被冷香消新夢覺,不許愁人不起。清露晨流,新桐初引,多少游春意!日高煙斂,更看今日晴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