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軍六首 其二
落日更蕭條,北方動枯草。
將軍追虜騎,夜失陰山道。
戰敗仍樹勛,韓彭但空老。
落日更蕭條,北方動枯草。
將軍追虜騎,夜失陰山道。
戰敗仍樹勛,韓彭但空老。
夕陽西下,景象更加蕭條,北方的枯草在寒風中搖曳。將軍追趕敵人的騎兵,夜里迷失了陰山的道路。雖然戰敗了卻依然能建立功勛,像韓信、彭越這樣的名將卻只能白白老去。
蕭條:寂寞冷落;凋零。
虜騎:指敵人的騎兵。
陰山:山脈名,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。
樹勛:建立功勛。
韓彭:指西漢名將韓信和彭越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大致是詩人處于邊塞或關注邊塞戰事時期。當時邊塞戰事頻繁,詩人有感于戰爭中的種種現象和將領們的不同命運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揭示戰爭中命運的無常,將領雖戰敗卻能立功,而名將卻空老。其特點是通過鮮明對比突出情感,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戰爭和將領命運的思考。
少日沉迷汗簡青,
如今毀譽兩冥冥。
書生弄筆如何信,
只合花前醉不醒。
綠樹叢陰草屋春,
滿庭雞犬若無人。
入門卻恨逢君晚,
一笑驚看折角巾。
傾城美色競群芳,
品茗斗酒擅歡場。
欲共卿卿兩相悅,
不期魂魄歸帝鄉。
才作風花又水萍,
一生好計只飄零。
可憐憔悴章臺路,
送盡離人眼尚青。
芳姿格韻本如仙,
了卻春痕玉化煙。
手把定情團扇子,
九原辛苦尚流連。
撒手懸空萬仞崖,
方知佛祖絕梯階。
無端諸老爭呈丑,
未免將身一處埋。
籃輿屈曲上中巖,
峻壁危峰面面山。
心月亭前何世界,
不知天上與人間。
管弦車馬競華年,客路看春倍可憐。十載衣冠還舊侶,一時榆柳又新煙。晴郊日暖生芳草,故國花殘怨杜鵑。牢落王孫意無限,莫教長笛倚樓前。
處處控春兼上墳,人歌人哭隔溪聞。誰能不醉生前酒,肯信曾修地下文。世遠玉魚終啟柙,蓬深石馬自眠云。彭觴一笑無分別,且倒青尊對夕曛。
仁如堯舜圣天子,孝似騫參賢使君。
拜章北闕墨尚濕,刻印東州符已分。
從今歡笑對黃發,不復咨嗟看白云。
知公閉閣坐自了,比屋孝弟皆欣欣。
凜然孝子與忠臣,恩義雙全在一身。
來作會稽千里雨,去為東武萬家春。
定將清凈安齊俗,空有謳歌戴越民。
想過故鄉須少駐,曉行方見錦衣新。
紛紛博局迭贏輸,孰是真儒孰盜儒。
履道宅佳多輦石,輞川亭巧恰臨湖。
可無詩喚劉郎和,偶有錢同鄭老沽。
卻笑吳兒拚命者,潮頭如屋靠腰壺。
對孤檠、暗思前事,命途原自多舛。拚將結習消除盡,爭奈亂愁難遣。將骨換。待檢點生平,要入洪爐鍛。華予歲晏。更瀝膽披肝,深恩肯負,把筆正悽哽。
情長來。大好風光無限。乾坤日夕千變。旅行星際期非遠,催換素娥嬌面。宏圖展。信壓倒西風,六億人爭勸。醉紅自暖。記促膝燈前,沈吟今我,磨洗敢辭倦。
天空嘹唳鶴鳴皋,回雁峰前峰更高。
既同江子花生夢,又憶毛生穎脫毫。
片羽影隨編畫幅,斷腸聲到振江濤。
從來怕舞《霓裳曲》,冷落河山灑鳳毛。
長松無數護吟樓,一派濤聲枕上幽。讀罷「黃庭經」一卷,橫琴再鼓「碧天秋」。
雨后空山夜氣清,如銀月色遠峰明。翛然久坐云根上,云里幽泉自在鳴。
藤床竹檻晚涼多,無數嵐光四壁羅。坐愛午晴新夢覺,穿窗時有白云過。
成蹊瘦竹間寒梅,巖畔幽軒晚尚開。別有鐘聲清似水,竟隨歸鶴入林來。
抱膝長吟興不違,山居盡日掩荊扉。焚香默作楞嚴課,幾縷爐煙繞翠微。
盤根老樹倚云煙,斗室濃陰欲暮天。一道寒流穿石出,品茶喜有自來泉。
南渡《儒林傳》,先生第一人。
空山尚祠宇,眾口枉緇磷。
紅鶴有時去,青松終古春。
匡廬初識面,惟覺此間真。
昨夜雨綿綿。寒澀燈煙。薄衾蕭索不成眠。曉起床頭看歷日,換了秋天。
綠葉尚新鮮。猶想爭妍。教他知道也凄然。眼底韶光容易改,樹且堪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