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察院生日 其四
雨旸時若賴君侯,
萬室歡呼慶有秋。
不論高原并下隰,
民間稌黍一時收。
雨旸時若賴君侯,
萬室歡呼慶有秋。
不論高原并下隰,
民間稌黍一時收。
雨水和晴天都適時適度,這全依賴您這位長官。千家萬戶歡呼慶祝,慶幸迎來了豐收年。不管是高原還是低濕之地,民間的稻谷和黍子都在同一時間收獲了。
雨旸時若:雨,下雨;旸,晴天;時若,適時。指雨水和晴天都很合適。
君侯:對有地位者的尊稱,這里指虞察院。
萬室:指眾多人家。
有秋:有收成,豐收。
高原:地勢高的地方。
下隰:低濕的地方。
稌黍:稌,稻子;黍,黍子,泛指糧食作物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當地可能經歷了一段適宜的氣候,莊稼獲得豐收。詩人為了表達對虞察院的感激和贊美之情而創作此詩,或許虞察院在當地治理有方,使得風調雨順,百姓得以豐收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虞察院的功績,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、情感真摯。它反映了當時百姓對好官的期盼和感激,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,但能從側面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情感。
滄海橫流血作津,犬羊角出競稱真。中原豈是無豪杰,天遣群雄殺晉人。
脫屣浮云遠,幽居賦考槃。秋衣裁薜荔,長佩纈芝蘭。白日吟邊過,青山天際看。松風驚謖謖,吹我切云冠。
薄暮朱門并騎來,相看詞客共徘徊。孤亭迥對芙蓉出,一徑深從薜荔開。夜靜飛霜流玉斝,天空明月上瑤臺。風塵是處應劉合,肯讓當年鄴下才。
玉峰佳地小徘徊,霞氣丹光接上臺。白日山移蓬島去,紫宮花繞蕊珠開。云邊青鳥迎人語,溪上黃童采藥回。昭代衣冠非避世,憑軒志筆寫仙才。
雁向愁邊落。渺汀洲、孤云細雨,暮天寒角。有美人兮山翠外,誰共霜橋月壑。想朋友、春猿秋鶴。竹屋一燈棋未了,問人間、局面如何著。風雨夜,更商略。六州鐵鑄從頭錯。笑歸來、冰鱸堪膾,雪螯堪嚼。莫遣孤舟橫浦溆,也怕浪狂風惡。且容把、釣綸收卻。云外空山知何似,料清寒、只與梅花約。逋老句,底須作。
越女蘭舟泛綠漪,采蓮花露濕紅衣。萬荷影里歌聲過,驚起鴛鴦貼水飛。
彤云無際朔風高,萬竅噓聲正怒號。梅徑有香迷皓萼,漁舟堪畫壓洪濤。樵家束桂邀行祝,村館論錢吝薄醪。破臘莫嫌寒色□,會看禾黍滿東皋。
悠悠亂片花空舞,冉冉輕絲晴晝長。樓下怯寒香袖薄,破愁春酌濁醪香。
太任媚姜,涂山翼禹。慈祥曼衍,鴻儀迭舉。寶章奕奕,祲宮俁俁。帝用將之,于彼宮所。
日人行新法,中國始遣使。華民我自轄,諸國不得視。彼非不欲爾,實亦勢所至。來者更五公,交涉略可志。吾初檢案牘,抄撮取關系。會以事不竟,訖未就編次。又觀圖書館,典籍亦略備。盡蒐為目錄,頗足資考異。遷延顧莫往,尤未墜此意。
太武南征似卷蓬,徐陽兗蔡殺皆空。從來吊伐寧如此,千里無煙血草紅。
歸來甫可及春殘,丞相頻邀賞牡丹。遠處名園多不到,尊前日獻百馀盤。
海波咸苦帶流沙,島上清泉味最佳。莫笑行人不風韻,一瓶春水自煎茶。
山深不見寺,藤陰鎖修竹。忽聞疏鐘聲,白云滿空谷。老僧汲水歸,松露墮衣綠。鐘殘寺門掩,山鳥自爭宿。
二十年來塵影,而今回憶都難。天崩地坼海濤翻。與君俱過卻,何遇不心安。我愧山公豪縱,君如陶令貞艱。差池無處寄修椽。蓬蒿三畝宅,難似得江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