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門八詠 渡水
日暮下山來,千山暮鐘發。
不知波上棹,還弄山中月。
伊水連白云,東南遠明滅。
日暮下山來,千山暮鐘發。
不知波上棹,還弄山中月。
伊水連白云,東南遠明滅。
天色漸晚下山歸來,千山間暮鐘響起。不知那水波上的船槳,是否還在戲弄山中的明月。伊水連著白云,在東南方向時隱時現。
暮鐘:傍晚的鐘聲。
棹:船槳,這里代指船。
伊水:水名,在今河南西部。
明滅:時隱時現。
此詩為作者游覽龍門時所作。當時詩人置身于山水之間,被傍晚的景色所感染,從而創作了這首詩來描繪所見之景和內心感受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龍門傍晚渡水時的景色,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,語言自然。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描繪自然景色的高超技藝,增添了山水詩的魅力。
草綠荊門柳更濃,別來霄漢一萍蹤。馀寒四月衣初袷,落日孤舟路幾重。千里帆檣新禹貢,百年耕鑿舊堯封。美人自古傷遲暮,回首天涯可易逢。
柳下天分一曲流,幽居何事費牙籌。親賢別里青云路,蔥鬢三生白鶴儔。八十豈知花甲換,尋常亦見海山浮。青鞋白襪從吾好,桃任春芳桂任秋。
隔江畫舫重來約,深夜松燈共話人。肝膽每逢僧說盡,詩篇遙憶鳥鳴新。清風攜入羊蹄嶺,細草行看馬首春。早晚計程知不遠,開軒移榻凈流塵。
黃鳥鳴深林,往來疾于織。非無機杼聲,其奈不成匹。
注經筆繞三墳簡,炊茗煙籠五尺童。秋水瞳人雙眼白,春風剪子百花工。無權江夏今誰個,有用云林舊是公。欲扣比方應不對,子綦正在?然中。
神農嘗草木,濟世以仁愛。根源列郡出,品目成書載。中云萊菔根,試驗頗為大。昌谷嘔時須,文園渴嘗待。食異地黃并,效與蕪菁逮。豈惟齒眾藥,政自冠諸菜。五州風土宜,罫布畦壟對。墾鋤盡眾力,封培窮百態。翠角春雨中,黃花晚煙外。日送盤箸資,歲給瓶罌賴。片玉出頭顱,層冰起膚背。脆美掩莼葵,甘辛敵姜芥。物生貴有用,對此一何快。儲貯得沈涵,棄遺免狼狽。但足齊人餐,何慚楚臣佩。
倒樽醉臥菊籬邊,此段風流亦偶然。要識先生獨醒處,平生心事在寒泉。
十月登樓倍覺寒,鴻聲依例訴凋殘。搖檐銅鐸摧心裂,穿牖金風射目酸。幸睹夕陽溫大塊,頻燒楓葉煉層巒。客衣便覆霜塵里,也賦秋弦作一彈。
撚斷馀無幾,沉吟倚雪風。艱危辛苦里,五十二年中。勞落猶為客,蹉跎已是翁。漸知頭亦白,肝膽為誰紅。
蘊隆尤更覺天穹,誰道滂沱正伏中。風捲海潮雷助勢,夜占星畢月移宮。黃云轇轕村村喜,碧玉淙琤處處通。前日勤民均此念,尊前一笑大家同。江海人推百谷王,可無膏澤惠炎方。五龍行水蘇將槁,萬頃秧田喜寖昌。不用飲冰祛內熱,急須沽酒做新涼。卻愁好雨催詩句,愧乏良材取次裝。
四月維夏,浚室閑居。戶庭綠重,可以詩書。四月維夏,百卉俱開。清風直入,語鳥不猜。
春游到處景堪夸,厭戴名花插野花。笑語懶行隨鳳輅,內官催上駱駝車。
曾見齊山小九華,夢游縹緲羽人家。靈山面目忽相見,舟系梅根秋日斜。
金陵花月不曾空,粽汁曾經飲楮公。伏暑夢回茅屋底,何人酤酒話江東。
猿啼旅思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