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
花飛絮落水和流,
玉署詞臣奉詔游。
四面看人隨畫鹢,
不為禁鐘催入宿,
前峰月上未回舟。
花飛絮落水和流,
玉署詞臣奉詔游。
四面看人隨畫鹢,
不為禁鐘催入宿,
前峰月上未回舟。
花朵飛舞、柳絮飄落,隨著流水一同漂走,翰林院的詞臣們奉皇帝詔令去池上游玩。周圍的人看著裝飾華美的游船,他們不因宮廷禁鐘催促回宮住宿,直到前面山峰上升起月亮還未回船返程。
玉署:指翰林院。
詞臣:指文學侍從之臣,這里指李白等。
畫鹢:船頭畫有鹢鳥的船,后泛指裝飾華美的游船。
禁鐘:宮廷里的鐘聲,用以報時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推測是李白在翰林院任職期間奉詔游池,作者聽聞此事后寄詩表達相關情感。當時李白在長安為翰林,有機會參與宮廷相關活動。
這首詩主旨是寫友人奉詔游池的情景,突出游玩的閑適自在。其特點是畫面感強,語言優美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,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片段。
子政洵奇逸,妙算窮陰陽。
淮南枕中訣,養煉歲月長。
豈伊臭濁中,爭此頃刻光。
安知青藜火,丈人非中黃。
經過廢來久,有弟忽相求。
門外三竿日,江關一葉秋。
蕭疏悲白發,漫浪散窮愁。
世事江聲外,吾生幸自休。
太行西來萬馬屯,勢與岱岳爭雄尊。飛狐上黨天下脊,半掩落日先黃昏。
削成山東二百郡,氣壓代北三家村。千峰右卷矗牙帳,崩崖鑿斷開土門。
朅來城下作飛石,一??驚落天驕魂。承平百年烽燧冷,此物僵臥枯榆根。
畫師爭摹雪浪勢,天工不見雷斧痕。離堆四面繞江水,坐無蜀士誰與論。
老翁兒戲作飛雨,把酒坐看珠跳盆。此身自幻孰非夢,故國山水聊心存。
千古陵谷變,故宮安得存。
徘徊問耆老,惟有永安門。
游人雜楚蜀,車馬晚喧喧。
不見重樓好,誰知昔日尊。
吁嗟蜀先主,兵敗此亡魂。
只應法正死,使公去遭燔。
坐倚朱藤杖,行歌紫芝曲。
不逢商山翁,見此野老足。
愿同荔支社,長作雞黍局。
教我同光塵,月固不勝燭。
霜飆散氛祲,廓然似朝旭。
太倉失陳紅,狡穴得余腐。
既興丞相嘆,又發廷尉怒。
磔肉飼饑貓,分髯雜霜兔。
插架刀槊健,落紙龍蛇騖。
物理未易詰,時來即所遇。
穿墉何卑微,托此得佳譽。
異味誰栽向海濱,亭亭直干亂枝分。
開花樹杪翻青籜,結子苞中皺錦紋。
可療饑懷香自吐,能消瘴癘暖如薰。
堆盤何物堪為偶,蔞葉清新卷翠云。
吾聞君子,蹈常履素。晦明風雨,不改其度。
平生丘壑,散發箕裾。墜車天全,顛沛何懼。
腰適忘帶,足適忘屨。不知有我,帽復奚數。
流水莫系,浮云暫寓。飄然隨風,非去非取。
我冠明月,佩服寶璐。不纓而結,不簪而附。
歌詩寧擇,請飲相鼠。罰此陋人,俾出童羖。
楚山澹無姿,贛水清可厲。
散策塵外游,麾手謝此世。
山高惜人力,十步輒一憩。
卻立浮云端,俯視萬井麗。
幽人宴坐處,龍虎為斬薙。
馬駒獨何疑,豈墮山鬼計。
夜垣非助我,謬敬欲其逝。
戲留一轉語,千載起攘袂。
清溪電轉失云峰,夢里猶驚翠掃空。
五嶺莫愁千嶂外,九華今在一壺中。
天池水落層層見,玉女窗虛處處通。
念我仇池太孤絕,百金歸買碧玲瓏。
東坡信畸人,涉世真散材。
仇池有歸路,羅浮豈徒來。
踐蛇及茹蠱,心空了無猜。
攜手葛與陶,歸哉復歸哉。
朝市日已遠,此身良自如。
三杯軟飽后,一枕黑甜余。
蒲澗疏鐘外,黃灣落木初。
天涯未覺遠,處處各樵漁。
病骨瘦欲折,霜髯??更疏。
喜聞新國政,兼得故人書。
秉燭真如夢,傾杯不敢余。
天涯老兄弟,懷抱幾時攄。
一聲清蹕霧開天,百辟心莊豈貌虔。
回顧驚君珠玉側,同升愧我粃糠前。
徘徊月色留壇影,縹緲松香泛蠟煙。
莫嘆郎潛生白發,圣朝求舊鄙鳶肩。
少年好遠游,蕩志隘八荒。
九夷為藩籬,四海環我堂。
盧生與若士,何足期渺茫。
稍喜海南州,自古無戰場。
奇峰望黎母,何異嵩與邙。
飛泉瀉萬仞,舞鶴雙低昂。
分流未入海,膏澤彌此方。
芋魁倘可飽,無肉亦奚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