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莊即事
白云深處古田家
谷雨新晴課種麻
我亦芒鞋間不得
滿山開遍碧桐花
白云深處古田家
谷雨新晴課種麻
我亦芒鞋間不得
滿山開遍碧桐花
白云繚繞的深山里有古老的農舍,谷雨時節雨過天晴,農家正督促著播種麻。我穿著草鞋也閑不下來(投身其中),看那滿山都綻放著碧綠的桐花。
古田家:指山中歷史較久的農舍或農家。
谷雨:二十四節氣之一,春季最后一個節氣,此時降水增多,利于播種。
課:督促、安排,此處指農忙時的勞作安排。
芒鞋:用芒草編織的草鞋,多為農人或隱士所穿。
間不得:閑不下來,指參與勞作或游覽的狀態。
碧桐花:即梧桐花,花色淡紫或白,此處“碧”形容其茂盛鮮潤的色澤。
推測為詩人谷雨時節游覽山間村落時所作。此時雨過天晴,正值農忙播種,詩人見農家勞作、山景明麗,觸景生情,即興寫下此詩,記錄山莊即時的生活與自然之趣。
詩以“即事”為題,緊扣山莊所見,描繪了谷雨新晴時農家種麻的勞作場景與滿山桐花的自然景色,展現田園生活的寧靜與生機,語言質樸清新,情感明快自然,是一首典型的田園即景詩。
才聞歸馬駐雙輪,又見旌麾動去塵。廷尉由來須長者,武侯聊借服南人。昨經湘水洲蘭莫,今渡黃河岸草春。萬里波濤隨意挽,相逢處處有枯鱗。
習習谷風,維風及雨。將恐將懼,維予與女。將安將樂,女轉棄予。習習谷風,維風及頹。將恐將懼,寘予于懷。將安將樂,棄予如遺。習習谷風,維山崔嵬。無草不死,無木不萎。忘我大德,思我小怨。
牢落風塵事事慵,戒壇東畔息行蹤。老依佛火消千劫,寒并梅花過一冬。兩地分吟西郭月,隔城交聽上方鐘。瑤華折贈驚流徵,且摘蘭苕報遠公。
兩葉蓂開,千年桃熟,恰近秋期十三日。壽星輝映福星現,壽山高對城山立。蕊宮仙,王母宴,瑤池客。齊勸芳樽斟玉液。齊唱新詞翻玉笛。歲歲今朝陪燕集。榮華富貴長年出,重重錦上花添色。謝庭蘭,燕山桂,登科必。
布被烘來暖似湯,蒙頭高臥未昏黃。道人不是貪鼾睡,省事門中第一方。
大石樓居天大脩,玲瓏積翠空中浮。樓下王孫今不見,斜陽輸與落軥辀。
客館俯江郊,秋深不自聊。別來心更苦,思去路還遙。桐葉風俱落,菱花雨半銷。何由似流水,早晚赴歸潮。
風浪惡。東望海遼云邈。自古蓬萊無去鶴。行程應暫擱。何處仙山樓閣。莫管明朝哀樂。舉酒酌君君且酌。村醪休厭薄。
茲寺廢已久,經構昔未遑。一朝煥金碧,煌煌耀東崗。文母開大施,天廚來眾香。縈回轉佛閣,窈窕閟禪房。平地俯歸鳥,高齋在上方。宿云不歸山,野水自成塘。道人如水鏡,見者心清涼。理勝是非遣,慮淡形跡忘。歸鞍惜清境,佇立暮天蒼。
壯志銷磨盡,孤云獨自飛。平生遠游意,多半與心違。五岳我將去,三年君始歸。何時更來此,同采粵山薇。
老火已退師,寓客不憂瘴。靜坐窺物理,一一見情狀。用起舉拂子,功成卓拄杖。五行更主事,衰絕變生王。此身屬造物,窮健勝美恙。
岳色風煙望轉賒,秋光偏在拾遺家。何人渴倚金莖露,此地霜停玉蕊花。楓葉亂飛江浦暗,雁行遙入楚天斜。東山杖履能來往,應擬尊前醉孟嘉。
抱影無眠坐夜闌,窗風戰雨下瑯玕。我將好況供陪夢,只恐燈花不耐寒。明朝春在雨中看,心碎檐聲點滴間。蹤有酒能消熟恨,寧無花解怨生寒。
身心放下有馀閑,垂老生涯在萬山。不許白云輕出谷,好隨明月護柴關。
丈夫志四海,安能自結束。顧盻生雄風,意氣恒相逐。短褐不完膚,薄糜不充腹。貧窮遇所安,吾性乃自足。閉戶理典墳,古哲常在目。天地本為徒,六合縱遐矚。鄉譽非所榮,獨行甘累俗。寂寞守楊玄,窮途異阮哭。鯤鵬時負風,瞬息杳云陸。九萬脫榆枋,鴳雀詎同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