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陽臺·題塔影經緣圖卷。雷峰塔毀,出吳越小字刻經,陳仁先得殘本補完,畫圖裝卷,自題八聲甘州有云:漫等閒、擎天夢了,任長空、鴉陣占茫茫。從今后、憑誰管領,萬古斜陽。語甚悲壯。卷為邵伯絅所得,徵題。感而有作
龍象銷沈,人天慘淡,驚心此日湖山。塔去經留,休論霸業如煙。恒沙浩劫誰能算,嘆尋常、金椀人閒。任流傳。片楮凄涼,夢想華鬘。
難忘化鶴重來地,認斜陽南墅,古路西關。拾翠披榛,相逢總在鷗邊。飄零貝葉空王托,便銷他、射虎殘年。怕開編。訴盡興亡,畫里啼鵑。
龍象銷沈,人天慘淡,驚心此日湖山。塔去經留,休論霸業如煙。恒沙浩劫誰能算,嘆尋常、金椀人閒。任流傳。片楮凄涼,夢想華鬘。
難忘化鶴重來地,認斜陽南墅,古路西關。拾翠披榛,相逢總在鷗邊。飄零貝葉空王托,便銷他、射虎殘年。怕開編。訴盡興亡,畫里啼鵑。
曾經的佛法興盛景象已消逝,人天世界一片慘淡,今日面對湖山真讓人驚心。雷峰塔已毀,佛經卻留存,別再談論往昔霸業如過眼云煙。這無盡的劫難誰能算清,感嘆那平常的珍貴之物在人間也已變遷。任憑它流傳,那片殘紙透著凄涼,讓人還夢想著往昔的美好。難忘像化鶴歸來之地,能辨認出斜陽下的南墅,古老道路旁的西關。在荒榛中尋覓,相逢的總是鷗鳥相伴。貝葉經飄零只能托付給佛祖,就算消磨掉英雄的殘年。害怕打開畫卷,那畫中仿佛啼鵑在訴說著興亡。
龍象:佛教用語,比喻佛法高深、能力強大者,這里指雷峰塔曾經的興盛景象。
人天:佛教語,指六道輪回中的人道和天道,這里指世間。
恒沙浩劫:恒沙即恒河沙數,形容數量極多;浩劫指大災難。
金椀:珍貴之物,這里可能象征曾經的輝煌。
片楮:指殘紙,這里指雷峰塔中流出的殘經。
華鬘:美麗的花串,象征美好。
化鶴重來:用丁令威化鶴歸鄉的典故,表達對故地的感慨。
貝葉:古代印度人用以寫經的樹葉,這里指佛經。
空王:指佛。
射虎殘年:指英雄暮年,這里可能暗指作者自己。
啼鵑:杜鵑鳥啼聲悲切,常象征亡國之痛。
雷峰塔毀后,從中發現吳越小字刻經,陳仁先得到殘本補完并畫圖裝卷,題詩表達悲壯之情。此卷后為邵伯絅所得并征題,作者有感而作。當時社會處于變遷動蕩之中,雷峰塔的毀壞象征著舊事物的消逝,引發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思考。
這首詞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。其突出特點是借雷峰塔毀、經卷流傳等事,通過豐富意象和典雅語言表達深沉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時代變遷的敏感和反思。
桑麻田在水村中,千里歸來共阿戎。春水野航天上下,石橋林木岸西東。階除點火兒童喜,兄弟開門語笑同。三載客塵如夢事,明朝溪上看飛鴻。
此山之勝甲東吳,左帶三江右五湖。四海于今稱圣主,扁舟知得意應無。
福田爭說在修橋,附郭良疇水盡漂。歲歲老農曾頂禮,慈悲何以救青苗。
祖道鳴笳引,行塵疊鼓聲。椒涂非昔日,象服儼平生。誄冊陳金印,靈輀飾翠旌。婉儀將舊德,青史尚垂名。
明月在青天,借問今時幾。但見宵從海上來,不覺云間墜。流水古今人,共看皆如此。唯愿當歌對酒時,長照金尊里。
梅候苦歊蒸,幸得五日霽。涼風驅濕魑,奏功未全濟。眷言高山顛,有堂敞西翠。松篁作籟竽,蕭颯爽神智。乃偕二三子,掛絺于其地。買酒穿市中,炮鱉腥道器。止取醉飽為,安能謹趨避。袒跣擇樹依,叫號枕磚睡。郡邑迫東廂,狂來忘邏逮。冉冉日將傾,理邸方即邁。雷雨自西來,初尚雜晴蜺。一言未及終,振瓦落檐外。沖風捎健鶻,寸進得丈退。高景殊卑觀,竄鳥在眉際。本言逃炎苛,翻令詠奇致。百事兼熊魚,往往非著意。
海氣欲生塵,已無波浴日。終古黃木灣,猶有蛟龍窟。
夢里詩情遠,閒中筆力長。云邱本孤絕,更愛竹風涼。
錦鯉相思一水通,翩翩海曲見冥鴻。林間危坐西疇雨,窗里高眠夏月風。長劍舊沾遼雪冷,短筇曾掛岳云空。尊傾不厭疏狂客,綠鬢忘年對孔融。
晤言一室許誰親,相過無非我輩人。放浪形骸嗟老矣,仰觀宇宙尚艱辛。
亭山山下守陵戶,日久都忘陵下住。新蒲細柳掩松楸,綠墅青苗改封樹。春犁耕破壟頭云,梓宮棄擲由童豎。玉魚金盌出人間,白璧明珠委行路。自從眾寶盡輸官,剩有陰房穴狐兔。山前啼鳥不知名,相呼相喚歸何處。流花橋下水聲哀,素馨冢畔春光妒。袞衣玉食能幾時,白草黃壤等閒度。令人長憶古軒轅,鼎湖龍去無朝暮。
奇山若洗青,草木生石上。根萌不可窮,條蔓自增王。其陰有高僧,日食惟一盎。世人久已疏,猿鳥應相向。
壁立如天闕,三涂險在前。陸渾云晻曖,伊水雪潺湲。逐兔過雙澗,彎弓落一鞭。當時辛有淚,沾灑為東遷。
忽作霜松折,猶殘舊桂叢。仙山蕓閣冷,郎署粉闈空。節蕩函金虎,車轓掩畫熊。凄涼追往事,忍看一旌紅。門表尚巍昂,尊名擅一坊。珂鳴非故里,星聚有新堂。月暗烏啼夜,風高雁折行。吾生如寄耳,端是橘中藏。學省周旋地,三朝四紀中。同聽對床雨,共詠舞雩風。少日借千佛,殘年獨兩翁。那知有存沒,老淚落新宮。
孤城全在翠微間,九疊屏風繞郡環。紅樹作花欹粉堞,白云如畫寫青山。戴村人共秋空遠,嚴瀨潮隨暮雨還。自笑無才趨幕府,也從車騎得乘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