蔎林招集乳桐軒聽雨懷堇蒲謝山
一夜蕉窗雨,懷人五月秋。
江湖生遠夢,琴筑在高樓。
促坐剪殘燭,天涯共白頭。
遙憐吟眺處,冷月不禁愁。
一夜蕉窗雨,懷人五月秋。
江湖生遠夢,琴筑在高樓。
促坐剪殘燭,天涯共白頭。
遙憐吟眺處,冷月不禁愁。
一夜雨打芭蕉窗,在五月里卻有秋日懷人之感。江湖之景引發了悠遠的夢境,琴筑聲似從高樓傳來。我們曾促膝而坐,剪著殘燭,雖遠隔天涯卻仿佛共到白頭。遙想友人吟詩眺望之處,那清冷的月亮也禁不住這愁緒。
蔎林、堇蒲、謝山:人名。
乳桐軒:聚會的地點。
琴筑:兩種樂器,這里代指音樂。
促坐:靠近而坐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,但從詩中可推測,作者在五月雨夜與友人在乳桐軒相聚,雨引發了他對遠方友人堇蒲、謝山的思念,從而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懷人,通過雨夜之景和回憶,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與感慨。其情景交融的寫法和悠遠的意境,具有一定藝術價值。
北風送微寒,徒侶勤遠征。
憂人席不暖,殘月馬上明。
飄飄岐路間,長見日初生。
重嶂曉色淺,疏猿寒啼清。
人間多岐路,常恐終身行。
回見四方人,車輪無留聲。
空谷亦堪隱,下田非懶耕。
古人有遺訓,飽食非親榮。
我生禮義鄉,少小見太平。
圣賢猶羈旅,況復非其名。
朝草天子奏,夜語思憂琴。
因聲含香氣,其韻流水音。
仙樂朱鳳意,靈芝紫鸞心。
翻然遠求友,豈獨雙歸林。
松吹暑中冷,星花池上深。
倘俾有聲樂,請以絲和金。
憶昔開元天地平,
武皇十月幸華清。
山蒸陰火云三素,
仍聞老叟垂黃發,
猶說龍髯縹緲情。
魚鎖生衣門不開,
玉筐金月共塵埃。
青山石婦千年望,
雷雨曾知來不來。
婺女星邊氣不秋,
金華山水似瀛州。
含香太守心清凈,
去與神仙日日游。
青門佩蘭客,淮水誓風流。
名在鄉書貢,心期月殿游。
平沙大河急,細雨二陵秋。
感此添離恨,年光不少留。
柴煙衣上繡春云,
清隱山書小篆文。
明月在天將鳳管,
夜深吹向玉晨君。
南國春早暖,渚蒲正月生。
東風吹雁心,上下和樂聲。
繞水半空去,拂云偕相迎。
如防失群怨,預有侵夜驚。
渺邈天外影,支離塞中鶯。
自顧摧頹羽,偏感南北情。
乍甘煙霧勞,不顧龍沙榮。
雖樂未歸意,終不能自鳴。
喜去春月滿,歸來秋風清。
啼余碧窗夢,望斷陰山行。
不及瑤wG燕,寄身金宮楹。
日動蕭煙上泰壇,帝從黃道整和鑾。
風前貔武回雕仗,始知報本終朝禮,舊典時巡只自難。
塞草黃來見雁稀,隴云白后少人歸。
新絲強入未衰鬢,
更看出獵相思苦,不射秋田朝雉飛。
古鑒含靈氣象和,蛟龍盤鼻護金波。
隱山道士未曾識,世間縱有應難比,十斛明珠酬未多。
舊房西壁畫支公,
昨暮今晨色不同。
遠客閑心無處所,
獨添香火望虛空。
何響與天通,瑤箏掛望中。
彩弦非觸指,錦瑟忽聞風。
雁柱虛連勢,鸞歌且墜空。
夜和霜擊磬,晴引鳳歸桐。
幽咽誰生怨,清泠自匪躬。
秦姬收寶匣,搔首不成功。
吏散重門印不開,
玉琴招鶴舞裴回。
野人為此多東望,
云雨仍從海上來。
滿山雨色應難見,
隔澗經聲又不聞。
紫閣夜深多入定,
石臺誰為掃秋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