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《史記》四十首 其二十五 脫虎口
言盜受上賞,言反蒙顯誅。
二世昏庸不足論,先生之言何太諛。
倉黃亡命出關走,今日幾難脫虎口。
劉項交馳斗五年,流離轉徙亦可憐。
先生所事且十主,委蛇委蛇又何補。
君不見,儒冠儒服帝所嗔,短衣楚制聊逢君。
當年尚欲脫虎口,此日安敢披龍鱗。
言盜受上賞,言反蒙顯誅。
二世昏庸不足論,先生之言何太諛。
倉黃亡命出關走,今日幾難脫虎口。
劉項交馳斗五年,流離轉徙亦可憐。
先生所事且十主,委蛇委蛇又何補。
君不見,儒冠儒服帝所嗔,短衣楚制聊逢君。
當年尚欲脫虎口,此日安敢披龍鱗。
報告盜賊的人獲得重賞,報告反叛的人卻遭受公開誅殺。秦二世昏庸不值得多談,先生的話為何如此阿諛奉承。倉促逃亡出函谷關,如今幾乎難以逃脫虎口。劉邦項羽交戰五年,百姓流離失所也令人憐憫。先生侍奉過近十位君主,虛與委蛇又有何補益。你沒看到嗎?穿儒服的人被皇帝厭惡,改穿楚地短衣才勉強迎合君主。當年尚且想逃脫虎口,如今怎敢觸犯龍顏。
言盜:報告盜賊之事。
顯誅:公開誅殺。
諛(yú):阿諛奉承。
倉黃:同“倉皇”,匆忙。
虎口:比喻危險境地,此處指秦末動蕩局勢。
劉項:劉邦與項羽。
委蛇(wēi yí):敷衍應付,隨波逐流。
嗔(chēn):生氣、厭惡。
披龍鱗:比喻觸犯君主威嚴,典出《韓非子》。
此詩為作者讀《史記》時有感而發,借秦末歷史事件(如秦二世統治、楚漢相爭),反思統治者昏庸與士人無節的弊端。結合明末清初背景,或暗含對朝代更迭中士風的批判。
全詩以《史記》史實為依托,通過評述秦末至漢初的政治亂象,批判統治者昏聵與士人趨炎附勢,同時同情民生疾苦,體現了作者對歷史規律與士人氣節的深刻思考。
雨細煙霏日暮,小樓空斷魂。京華夢、迢遞相關,舊時燕、難認重門。驪駒記曾催唱,淚滿襟、蹙損雙黛痕。悵無端、滯跡湖山,又頻歲、六橋看送春。
爐火馀香半溫。連娟月色,瑣窗只照離人。詩酒情真。知刻燭、韻常分。新詞愁吟紅豆,誰記拍、和回文。箋成寄云,問何日花下,同擘尊。
春深皎皎月光寒
夜半無人獨倚欄
遙見籬邊花露重
清風撲面覺衣單
當日事,記陌上青絲,垂垂踠地。拖煙蘸雨,已解藏鴉未。真珠簾額香毬墜,做盡輕狂意。影濛濛、紅日三竿,白花十里。
水驛飄零子。謝青眼相看,綰人征騎。露葉如啼,直得消魂死。如今漸長黃金穗,不在長街里。羨畫樓有主,舞腰同倚。
昔賢臨泛后,重系木蘭舟。
山月此亭古,風煙何代愁。
鵲飛猶繞樹,杯渡欲隨流。
多少嬋娟恨,何須訪醉游。
由來對酒處,高詠渺難聞。
萬古青天月,清輝殊為君。
凄涼同逐客,悵望獨離群。
盈手猶堪贈,長歌寄碧云。
白水直上高山頭,花草團作云錦毬。六月氣候如晚秋,天邊美人清晝游。
金霞駐海凝不流,威鳳十二相夷猶。頭上自有裝,雙椎大秦珠。身上自有衣,半臂錦傅鞲。高靴窄其靿,蟠龍郁相糾。五花各有馬,黃金為后鞦。五石各有弓,青鏃為箭鍭。
跽而野享團欒周,屠酥白酒裁新篘。酒酣上馬疾不留,脫轡飛上山之陬。
十八女兒騎橐駝,穿花渡水歌胡歌。旃裘毳幕事征馱,胡雛束版為行窩。異俗近古差復訛,閼氏勞苦殷見多。
上界神仙府。誰移來、登瀛堂畔,五云深處。江水一弓山萬朵,竹外梅花千樹??炊既搿⒏呷送?。南北兩廳相對起,要門前、便是浮嵐路。依暖翠,開吟圃。
鶯遷喜奉高堂母。向銷金帳下,坐看秦歌趙舞。唐宋幾年名閥閱,到此步高一步。君聽取,邦人慶語。多少朱門隨世化,獨眼前、突兀新如許。真個是,擎天柱。
洛下書生譽,秦川公子豪。
飄零諸老恨,骯臟此生勞。
病臥分丹劑,魂游問室皋。
當時蠻紙在,絮酒共蕭騷。
高僧說法住名山,秪在孤燈雙樹間。怪底禪心猶未滅,雙移棕樹與云閒。
都門大隱喜看山,鶴榻時橫梵宇間。風動數聲棕葉響,卻驚清晝夢魂閒。
高秋匹馬賦西征,
萬里關河壯此行。
長揖軍門稱上客,
亂題詩壁有邊聲。
料量星海番戎界,
變置天山郡縣城。
期爾凌煙書姓氏,
他年誰識魯諸生。
新詩酬我佐瑤尊,
蘭比芳馨玉比溫。
江上春風開壽宇,
天涯芳草憶王孫。
故家喬木雙株矗,
老將韜鈐一劍存。
知否相思顏色在,
屋梁明月照黃昏。
黃君有術吾將面,
不似尋常問進身。
二頃良田數間屋,
幾時得作一閒人。
少長皆吾友,
相期滿百齡。
生分青白眼,
死隔短長亭。
蕉本身為幻,
藤床夢是醒。
中山醇酒在,
且醉學劉伶。
歷落乾坤一病身,爾時誰解念桓倫。
簪裾隱傍藤蘿密,簡牘交從薜荔新。
結客纻衣勞遠使,名家玉樹見斯人。
只今東望風云氣,猶有雙龍在劍津。
昭代詞名起石渠,兩朝曾此奉鑾輿。經筵舊有河清頌,史館新傳漢紀書。北伐武成頒上騎,南郊祀罷賜飛魚。從容扈蹕還能賦,不學相如獻子虛。
黃閣云深北斗遲,南都一別紫宸知。召還不比梁王傅,得告真如太子師。最憶天顏朝退后,猶傳日講夢來時。漢家災異頻相問,時有軒車到水涯。
瑯玕十二??瘫樾∶t閒翠。寄語春知。為惜年年長筍枝。
細香妝面。臨水隔花時一見。卻羨山花。得近釵鬟貼臉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