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兵
漸覺人心望息兵,老儒希覬見澄清。
正當困辱殊輕死,暫時胯下何須恥,自有蒼蒼鑒赤誠。
漸覺人心望息兵,老儒希覬見澄清。
正當困辱殊輕死,暫時胯下何須恥,自有蒼蒼鑒赤誠。
漸漸感覺到人心都盼望停止戰爭,我這老儒生希望能見到社會清平。在困境屈辱中更應看輕生死,暫時忍受胯下之辱又有什么可羞恥的,上天自會明鑒我的一片赤誠。
息兵:停止戰爭。
希覬:希望、企求。
澄清:指社會太平、政治清明。
殊輕死:特別看輕死亡。
胯下:指胯下之辱,出自韓信胯下受辱的典故。
蒼蒼:指天。
推測創作于社會動蕩、戰亂頻繁時期。詩人作為老儒,目睹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,心懷天下,渴望和平,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愿望和堅守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和平的期盼和個人的堅定信念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、用典恰當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,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擔當。
苻堅舉國出西秦,東晉危如累卵晨。誰料此山諸草木,盡能排難化為人。
群兇甘不赦,上逆在天靈。瓜瓞千年地,旄頭一夜經。風云忘護呵,神鬼不遑寧。坐令熊羆沒,何堪草木腥。同仇真刻骨,小丑尚藏形。率土王臣義,枕戈各涕零。
斗氣空遺劍,床燈不照琴。春懷不自得,老病忽相尋。事往浮云夢,山馀宿草心。平生孺子意,絮酒一何深。
裘馬翩翩四十秋,當時雙璧暫相留。于今客散平原館,說著還鄉已白頭。
兩朝參預慶源長,愧我蒹葭玉樹傍。先世幸聯龍虎榜,難兄復接鷺鹓行。江東連帥迎前纛,浙左侯藩餞去艎。每愧淡交無以報,愿聞所至有甘棠。夢草堂邊下榻時,隙駒四十五年馳。東嘉太守真知己,西里先生共賦詩。前輩風流元不遠,故家文獻未全衰。留耕相種書元帥,好與儒壇建鼓旗。
青青廟中槐,交交一雙禽。為巢育其兒,結構良苦辛。一朝驚彈羅,移棲向高林。我行適見之,嘆息空彌襟。
?騎生馬射雕兒,恰似征西小月氏。笑說漢家將野戰,得非是我受降時。雁門關北分降地,馬邑山南已拜旗。盡道漢家無顧藉,錦帆終不有迥期。
凌空高起玉梁橫,萬古桑干水自清。文軌會同當盛世,山河表里壯神京。幾株細柳藏鶯囀,一路飛花送馬行。今日重來迎鶴駕,春風陌上接珂聲。
十二官街底許寬,尋常塵土晝漫漫。晚來一雨春多少,唯有垂楊最好看。
潦倒胸懷吾自笑,支離身世或加哀。豈知蘇子逃禪地,可作周王避債臺。社肉難分思拔劍,春醪裁溢已空杯。夜深吟罷無歸處,醉倚疏梅幾點開。
坼壑危亭碧嶂重,慣看裂堞墜回風。曾幾雪沙憐白骨,下云穹。莫倚陰山歌與哭,安知世法幻耶空。陡望林墟蒼靄際,碧桃紅。
世路東西自此分,酒樽何日再論文。虎蹲山下一回首,望斷東岡是海云。
午時睡起忽心驚,一事關心太懶生。速摘荼糜薰白酒,不愁香重只愁輕。
黃塵百丈苦牽纏,何似山中日月妍。昨夜飄然飛客夢,一林紅欲上吟鞭。
王事賢勞白發新,承恩此日許為民。久操判筆初停手,還著儒衣卻稱身。惜別敬持杯酒餞,投閒暫卜草堂鄰。故園松菊催歸興,目送飛鴻北向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