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嘆四首 其一
陽烏虛擲嘆如梭,冷煖年來遍歷過。
諂笑夏蛙多病客,浮華春夢付村婆。
刀能繞指經錘鍊,鏡到明心費濯磨。
須把翟公為炯戒,門前方免見張羅。
陽烏虛擲嘆如梭,冷煖年來遍歷過。
諂笑夏蛙多病客,浮華春夢付村婆。
刀能繞指經錘鍊,鏡到明心費濯磨。
須把翟公為炯戒,門前方免見張羅。
太陽的光影虛度如飛梭,感嘆歲月如梭;一年來冷暖世態都已經歷。那些如夏蛙般諂媚嬉笑的,多是體弱多病之客;浮華的春夢,最終都交付給村婦般的平凡人。刀能柔軟繞指,是經過反復錘煉;鏡子能明心,需經洗滌打磨。必須以翟公的經歷為警示,門前才免得出現張網捕雀的冷清。
陽烏:神話中太陽里的三足烏,代指太陽。
虛擲:虛度,白白流逝。
冷煖:同“冷暖”,比喻世態炎涼。
夏蛙:夏天的青蛙,比喻見識短淺、喧囂無當的人。
浮華:虛浮的華麗,指世俗的虛榮。
繞指:形容刀劍等經過鍛煉后變得柔軟,典出劉琨《重贈盧諶》“何意百鍊剛,化為繞指柔”。
濯磨:洗滌打磨,指修養、磨練。
翟公:漢代翟公,曾任廷尉,失官后門可羅雀,復官后賓客復至,事見《史記·汲鄭列傳》。
張羅:張設羅網,指門庭冷落,可張網捕雀。
此詩或作于作者晚年,經歷世事變遷后。時作者退居鄉野,見證人情冷暖,故以“書嘆”為題,借個人經歷與歷史典故,抒發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及自我修身的感悟。
全詩以“嘆”貫穿,前兩聯嘆時光與世態,中兩聯述自我磨礪之悟,尾聯以翟公之事警世,主旨鮮明。既反映對人生的深刻觀察,亦體現堅守本心的處世態度,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。
湖岸見亭館,誰家長鎖門。
主人寧好事,淥水但名園。
借我安茅屋,容君共酒樽。
風波正奔走,獨立望江村。
晴林綠樹越江邊,聊泊東來倦客船。
風引花香微近酒,水浮月色澹連天。
驚心朋舊皆千里,回首光陰又五年。
莫笑相逢便離別,此生身計已飄然。
強學三冬足,高談四座傾。
書成唐北海,文似漢西京。
籌幄嘗裨畫,星曹僅掛名。
生芻才一束,聊寄淚縱橫。
前年邊馬飲江水,烽火瓜州一水間。
正使樓船多戰士,要須京峴作重關。
平戎得路可橫槊,佐郡經時應賜環。
把酒賦詩甘露寺,眼中那更有金山。
甲第神京冠,王封異姓優。
風云開杰閣,水月轉芳洲。
種玉階庭盛,揮金族緒周。
諸郎自持橐,袞袞尚公侯。
國朝御史府,一代名多傳。
暫退或久庸,始愚亦終賢。
得失安足論,俯仰歲已遷。
但存愛君心,豈憂時命邅。
憶昔聞君未相識,春雨系船吳市側。
逆風白浪不成行,坐聽親朋談歷歷。
豈意飄零晚相見,俱捧江東從事檄。
拙鳩未省厭榆枌,威鳳誰令安枳棘。
今年喜君若有遇,去我還為遠行役。
一樽忍話故園事,童穉吁嗟發今白。
君家聲名塞宇宙,翰墨縱橫富奇策。
未容世職踐明光,聊佐輶車司郡國。
衡山洞庭忽在眼,禹牒黃車有遺跡。
詩成不用吊靈均,為訪桃花招隠客。
喚渡春潭側,堤彎踏曉晴。
回舟動山影,映日見魚行。
墅遠孤煙出,江深白鷺明。
塵勞消底計,對此覺身輕。
獻納高門地,君王識履聲。
閩山歌惠政,蜀道憺威名。
逝矣嗟天命,誰歟總國成。
弟兄無六十,殄瘁亦堪驚。
烏鵲無聲夜向闌,空庭插竹巧誰看。
長生殿里金釵暖,百子池邊五縷寒。
夢破清風吹雨腳,醉余新月上林端。
閑來不辨論時節,賸喜秋花共夕餐。
紫陌猶千里,禪房自一家。
翠深穿小徑,紅濕動迷花。
絡石寒梢亂,欹巖碧干斜。
春江夜來雨,如為洗煙霞。
忠孝全家法,清修極道腴。
雍容調庶政,談笑靖邊隅。
許國心猶壯,安時貌不枯。
修齡才七十,誰為隔黃壚。
武夷仙人厭塵埃,金鞭白馬飛崔嵬。
丹砂已就不可識,尚有瑤草分靈栽。
千花剪巧綴密露,秀色不待春風催。
東溪路入三千里,山如舞鳳連翩來。
槍旗未動供采掇,壘鼓夜作空山雷。
蒼虬繞圭龍護璧,面為鐵石口瓊瑰。
烹煎鬭水出好事,珠瓔玉字相縈回。
已嗟雙井甘退步,況復日注真難儕。
我來竊食端為此,把玩一日三徘徊。
手??清泉吊陸子,底用濁酒窮歡咍。
頭風快愈春睡散,老眼尚為群書開。
知君此游更不惡,坐有纖纖時捧杯。
曲闌十里畫屏開,氣壓凌歊百仞臺。
不盡溪光空外見,無窮山色望中來。
旋規北檻栽新竹,更辟東窗對野梅。
老子興來真不淺,清秋忍負十分杯。
蚤歲聞嘉譽,論交鬢已絲。
長言雖面隔,千里但心期。
故壘生芻奠,塵編幼婦辭。
倚天長劍在,欲掛漫興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