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沙晚春
楚國皆奇秀,洞庭云最多。
胡為江上客,無奈晚春何。
潭影涵芳芷,山光帶女蘿。
紅蘭吹野艇,白鳥下青波。
響絕軒皇樂,悲連屈子歌。
自傷卑濕地,喪亂復經過。
楚國皆奇秀,洞庭云最多。
胡為江上客,無奈晚春何。
潭影涵芳芷,山光帶女蘿。
紅蘭吹野艇,白鳥下青波。
響絕軒皇樂,悲連屈子歌。
自傷卑濕地,喪亂復經過。
楚地山河都奇麗靈秀,洞庭湖上的云最為繁多。為何我這江上客子,面對晚春如此無奈。潭水倒映著香草的倩影,山光里纏繞著女蘿。紅蘭的香氣飄向野艇,白鳥飛落青色的水波。黃帝的仙樂已悄然斷絕,屈原的悲歌仍令人悲切。自傷身處這低洼潮濕之地,又經歷了戰亂的折磨。
奇秀:奇麗靈秀
胡為:為何
芳芷:香草,芷即白芷
女蘿:地衣類植物,常攀附樹木生長
軒皇樂:指黃帝(軒轅氏)的古樂,傳說黃帝曾在洞庭湖奏樂
屈子歌:指屈原的楚辭作品,屈原曾被流放至沅湘一帶
卑濕:低洼潮濕之地,長沙自古被認為是卑濕之地
喪亂:戰亂,指社會動蕩
此詩當為詩人客居長沙時作。長沙古屬楚地,多卑濕之氣,歷史上屈原曾流放于此。詩人晚春時節漂泊江上,面對明麗春景,聯想到楚地歷史文化(黃帝奏樂、屈原悲歌),又恰逢戰亂(“喪亂復經過”),故借景抒懷,寫下此詩。
全詩以“晚春”為線索,前半繪景(楚地奇秀、洞庭云多、潭山蘭鳥),后半抒情(客子無奈、追思先賢、自傷境遇),將自然之景、歷史之思與個人之悲熔于一爐,體現了詩人對景生情、因古傷今的創作特色。
樞掖調梅暇,林園種槿初。
入朝榮劍履,退食偶琴書。
地隱東巖室,天回北斗車。
旌門臨窈窕,輦道屬扶疏。
云罕明丹谷,霜笳徹紫虛。
水疑投石處,溪似釣璜余。
帝澤頒卮酒,人歡頌里閭。
一承黃竹詠,長奉白茆居。
鳳輦乘春陌,龍山訪故臺。
北宮才盡處,南斗獨昭回。
肆覽飛宸劄,稱觴引御杯。
已觀蓬海變,誰厭柏梁災。
代挹孫通禮,朝稱賈誼才。
忝儕文雅地,先后各時來。
上日登樓賞,中天御輦飛。
后庭聯舞唱,前席仰恩輝。
睿作風云起,農祥雨雪霏。
幸陪人勝節,長愿奉垂衣。
宇內文儒重,朝端禮命優。
立言多啟沃,論道盛謀猷。
顧日琴安在,沖星劍不留。
徒懷東武襚,更掩北原丘。
東城結宇敞千尋,北闕回輿具四臨。
麗日祥煙承罕畢,謬接鹓鴻陪賞樂,還欣魚鳥遂飛沉。
詰旦行春上苑中,憑高卻下大明宮。
千年執象寰瀛泰,此時朝野歡無算,此歲云天樂未窮。
洛渚問吳潮,吳門想洛橋。
夕煙楊柳岸,春水木蘭橈。
城邑南樓近,星辰北斗遙。
無因生羽翼,輕舉托還飆。
仙蹕九成臺,香筵萬壽杯。
一旬初降雨,二月早聞雷。
葉向朝霽密,花含宿潤開。
幸承天澤豫,無使日光催。
平陽館外有仙家,沁水園中好物華。
地出東郊回日御,
已慶時來千億壽,還言日暮九重賒。
涌塔臨玄地,高層瞰紫微。
鳴鑾陪帝出,攀橑翊天飛。
慶洽重陽壽,文含列象輝。
小臣叨載筆,欣此頌巍巍。
遠游冒艱阻,深入勞存諭。
春去辭國門,秋還在邊戍。
軒車行未返,節序催難駐。
陌上悲轉蓬,園中想芳樹。
蜀山自紛糾,岷水恒奔注。
臨泛多苦懷,登攀寡歡趣。
永夕飛淫雨,崇朝蒸毒霧。
不求綏嶺桃,寧美邛鄉蒟。
白浪行欲靜,驄馬何嘗驅。
愿接軺旆塵,聯翩東北騖。
清蹕幸禪樓,前驅歷御溝。
還疑九日豫,更想六年游。
圣藻輝纓絡,仙花綴冕旒。
所欣延億載,寧祗慶重秋。
金輿玉輦背三條,水閣山樓望九霄。
野外初迷七圣道,
回晚平陽歌舞合,前溪更轉木蘭橈。
桂宮明月夜,蘭殿起秋風。
云漢彌年阻,星筵此夕同。
倏來疑有處,旋去已成空。
睿作鈞天響,魂飛在夢中。
望幸紆千乘,登高自九重。
臺疑臨戲馬,殿似接疏龍。
捧篋萸香遍,稱觴菊氣濃。
更看仙鶴舞,來此慶時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