憶阿珍兼示四妹
吾弟有嬌女,名珍字掌珠。
在家頻汝顧,久客念余無。
襁褓離慈母,恩勤托義姑。
近來聞學步,應不倩人扶。
吾弟有嬌女,名珍字掌珠。
在家頻汝顧,久客念余無。
襁褓離慈母,恩勤托義姑。
近來聞學步,應不倩人扶。
我的弟弟有個可愛的女兒,名字叫珍,小字掌珠。在家時你常常照看她,我長久客居在外,不知她是否也想念我?她在襁褓中就離開了生母,養育的辛勞都托付給了義姑。最近聽說她開始學走路了,應該不需要別人攙扶了吧。
掌珠:掌上明珠,比喻極受疼愛的人。
頻汝顧:常常被你(四妹)照看。
久客:長期客居在外。
襁褓: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,代指嬰兒時期。
恩勤:指養育的辛勞。
義姑:非親生的姑母,此處指照顧阿珍的親屬(可能即四妹)。
倩:請,央求。
推測詩人客居在外,因思念弟弟之女阿珍,故回憶其幼年經歷(如襁褓離母、由義姑撫養)及近期學步的成長變化,寫詩寄四妹以表牽掛。
詩通過阿珍的名字、成長背景及學步等細節,展現平凡親情的溫暖。語言平實如話,情感真摯,是一首以小見大、充滿生活溫度的懷親之作。
別愁已萬緒,離曲方三奏。
遠宦一辭鄉,南天異風候。
秦城歲芳老,越國春山秀。
落日望寒濤,公門閉清晝。
何用慰相思,裁書寄關右。
路至墻垣問樵者,顧予云是太真宮。
太真血染馬蹄盡,朱閣影隨天際空。
丹壑不聞歌吹夜,玉堦唯有薜蘿風。
世人莫重霓裳曲,曾致干戈是此中。
金甲銀旌盡已回,蒼茫羅袖隔風埃。
濃香猶自隨鸞輅,恨魄無由離馬嵬。
南內真人悲帳殿,東溟方士問蓬萊。
唯留坡畔彎環月,時送殘輝入夜臺。
促剌復促剌,水中無魚山無石。
少年雖嫁不得歸,頭白猶著父母衣。
田邊舊宅非所有,我身不及逐雞飛。
出門若有歸死處,猛虎當衢向前去。
百年不遺踏君門,在家誰喚為新婦。
豈不見他鄰舍娘,嫁來常在舅姑傍。
天河漫漫北斗璨,宮中烏啼知夜半。
新縫白纻舞衣成,來遲邀得吳王迎。
低鬟轉面掩雙袖,玉釵浮動秋風生。
酒多夜長夜未曉,月明燈光兩相照,后庭歌聲更窈窕。
垅水何年垅頭別,不在山中亦嗚咽。
征人塞耳馬不行,未到垅頭聞水聲。
謂是西流入蒲海,還聞北去繞龍城。
垅東垅西多屈曲,野麋飲水長簇簇。
胡兵夜回水旁住,憶著來時磨劒處。
向前無井復無泉,放馬回看垅頭樹。
鳴珮隨鹓鷺,登堦見冕旒。
無能裨圣代,何事別滄洲。
閑夜貧還醉,浮名老漸羞。
鳳城春欲晚,郎吏憶同游。
館娃宮中春日暮,荔枝木瓜花滿樹。
城頭烏棲休擊鼓,青蛾彈瑟白纻舞。
夜天曈曈不見星,宮中火照西江明。
美人醉起無次第,墮釵遺珮滿中庭。
此時但愿可君意,回晝為宵亦不寐,年年奉君君莫棄。
隋堤望楚國,江上一歸人。
綠氣千檣暮,青風萬里春。
試才初得桂,泊渚肯傷蘋。
拜手終凄愴,恭承中外親。
六月晨亦熱,卑居多煩昏。
五馬游西城,幾杖隨朱輪。
西樓臨方塘,嘉木當華軒。
鳧鹥滿中流,有酒復盈尊。
山東地無山,平視大海垠。
高風涼氣來,灝景沈清源。
青衿儼坐傍,禮容益敦敦。
愿為顏氏徒,歌詠夫子門。
西域傳中說,靈臺屬雍州。有泉皆圣跡,有石皆佛頭。所出薝卜香,外國俗來求。毒蛇護其下,樵者不可偷。
古碑在云巔,備載置寺由。魏家移下來,后人始增修。
近與韋處士,愛此山之幽。各自具所須,竹籠盛茶甌。牽馬過危棧,襞衣涉奔流。草開平路盡,林下大石稠。
過郭轉經峰,忽見東西樓。瀑布當寺門,逬落衣裳秋。石苔鋪紫花,溪葉裁碧油。松根載殿高,飄飖仙山浮。
縣中賢大夫,一月前此游。賽神賀得雨,豈暇多停留。
二十韻新詩,遠寄尋山儔。清冷玉澗泣,冷切石磬愁。君名高難閑,余身愚終休。相將長無因,從今生離憂。
舊日相知盡,深居獨一身。
閉門空有雪,看竹永無人。
每許前山隱,曾憐陋巷貧。
題詩今尚在,暫為拂流塵。
山公訪嵇紹,趙武見韓侯。
事去恩猶在,名成淚卻流。
一官同北去,千里赴南州。
才子清風后,無貽相府憂。
柴桑官舍近東林,兒稚初髫即道心。
側寄繩床嫌憑幾,斜安苔幘嬾穿簪。
高僧靜望山僮逐,走吏喧來水鴨沈。
翠竹黃花皆佛性,莫教塵境誤相侵。
當時無外守,方物四夷通。
列土金河北,朝天玉塞東。
自將荊璞比,不與鄭環同。
正朔雖傳漢,衣冠尚帶戎。
幸承提佩寵,多媿琢磨功。
絕域知文教,爭趨上國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