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午天津雜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韻 其九
離家覺軒豁,望遠忽潛潸。
門祚驚心久,饑寒合眼間。
高天誰見影,集霰欲迷山。
廣漠吾從逝,先偷一夕閒。
離家覺軒豁,望遠忽潛潸。
門祚驚心久,饑寒合眼間。
高天誰見影,集霰欲迷山。
廣漠吾從逝,先偷一夕閒。
離開家后感覺心境開闊,眺望遠方卻忽然暗自落淚。家族的命運讓人驚心已久,饑寒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。高天之上誰能看見我的身影,紛紛揚揚的霰雪似乎要把山遮住。我愿在這廣漠天地中遠去,先偷得這一夜的清閑。
軒豁:開闊。
潛潸:暗自流淚。
門祚:家族的命運、福氣。
集霰:下雪,霰是雪珠。
廣漠:廣闊空曠的地方。
甲午年即1894年,這一年爆發了甲午戰爭,中國戰敗,社會動蕩不安。詩人可能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面對家族命運的起伏和社會的困境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當時心境充滿憂慮和無奈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對家族命運的憂心和現實困境的無奈。其特點是情感深沉,借景抒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時代動蕩下的心境。
博士本秦官,求才帖職難。
臨風曲臺凈,對月璧池寒。
講學分陰重,齋祠曉漏殘。
朝衣辨色處,雙綬更宜看。
外館嬪儀貴,中參睿渥深。初笄橫白玉,盛服鏤黃金。風度簫聲遠,河低婺彩沈。夜臺留冊謚,凄愴即徽音。
杳靄異湘川,飄飖駕紫煙。鳳樓人已去,鸞鏡月空懸。霧濕湯沐地,霜凝脂粉田。音容無處所,應在玉皇前。
建節出王都,雄雄大丈夫。除書加右職,騎吏擁前驅。
滿月張繁弱,含霜耀鹿盧。平明躍騕褭,清夜擊珊瑚。
定遠功那比,平津策乃迂。執心思報國,效節在忘軀。
破膽銷丹浦,顰蛾舞綠珠。危冠徒自愛,長轂事應殊。
成績封千室,疇勞使五符。收功輕驃衛,致埋邁黃虞。
開濟今如此,英威古不侔。閉關草玄者,無乃誤為儒。
淮水源流遠,涂山禮命升。
往年求故劍,今夕祔初陵。
鸞鏡金波澀,翚衣玉彩凝。
千年子孫慶,孝理在蒸蒸。
節變忽驚春,臨風騁望頻。
支頤倦書幌,步履整山巾。
時鳥漸成曲,雜芳隨意新。
曙霞連觀闕,綺陌麗咸秦。
天地今交泰,云雷背遘屯。
中孚諒可樂,書此示家人。
大婦刺繡文,中婦縫羅裙。
小婦無所作,嬌歌遏行云。
丈人且安坐,金爐香正熏。
磐石公封重,瑤山贈禮尊。歸全榮備物,樂善積深恩。雁沼寒波咽,鸞旌夕吹翻。唯余西靡樹,千古霸陵原。
銅壺曉漏初,羽翣擁涂車。方外留鴻寶,人間得善書。清笳悲畫綬,朱邸散長裾。還似緱山駕,飄飄向碧虛。
巖巖五岳鎮方輿,
八極廓清氛祲除。
揮金得謝歸里閭,
象床角枕支體舒。
元侯重寄貞師律,三郡四封今靜謐。丹轂常思闕下來,周王致理稱申甫,今日賢臣見明主。
拜恩稽首紛無已,昔歲褒衣梁甫吟,當時已有致君心。
專城一鼓妖氛靜,仙醞嘗分玉斝濃,御閑更輟金羈駿。
元正前殿朝君臣,萬年枝上東風早,佩玉晨趨光景好。
涂山已見首諸侯,雄詞樂職波濤闊,曠度交歡云霧披。
自古全才貴文武
華嵩為佩河為帶,
南交北朔跬步內。
搏鵬作臘巨鼇鲙,
伸舒軼出元氣外。
金蘭同道義,瓊簡復芝田。
平楚白云合,幽崖丹桂連。
松峰明愛景,石竇納新泉。
冀永南山壽,歡隨萬福延。
翊戴推元老,謀猷合大君。
河山封故地,金石表新墳。
劍履歸長夜,笳簫咽暮云。
還經誓師處,薤露不堪聞。
授律勛庸盛,居中鼎鼐和。
佐時調四氣,盡力凈三河。
忽訪天京兆,空傳漢伏波。
今朝麟閣上,偏軫圣情多。
金谷盛繁華,涼臺列簪組。石崇留客醉,綠珠當座舞。
絲淚可銷骨,冶容竟何補。竹林諒賢人,滿酌無所苦。
匏居容宴豆,儒室貴環堵。土鼓與污尊,頤神則為愈。
革道當在早,謙光斯可取。木雁才不才,吾知養生主。
十葉開昌運,三辰麗德音。薦功期瘞玉,昭儉每捐金。解澤皇風遍,虞泉白日沈。仍聞起居注,焚奏感人心。
孝理本憂勤,玄功在嗇神。睿圖傳上嗣,壽酒比家人。仙馭三清遠,行宮萬象新。小臣司吉從,還扈屬車塵。
候曉傳清蹕,迎風引彩旒。共瞻宮輅出,遙想望陵愁。弓劍隨云氣,衣冠奉月游。空余駕龍處,搖落鼎湖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