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青島晤劉幼云屬題潛樓讀書圖時歐洲搆兵島亦戒嚴
三年一面九回腸,樓外滄塵恐又揚。
四海曾無床可坐,群書容有壁能藏。
玄黃龍戰今方始,瀟晦雞鳴古所臧。
大好家居猶自壞,枝棲萍寄事尋常。
三年一面九回腸,樓外滄塵恐又揚。
四海曾無床可坐,群書容有壁能藏。
玄黃龍戰今方始,瀟晦雞鳴古所臧。
大好家居猶自壞,枝棲萍寄事尋常。
三年才見一面,讓人愁腸九轉。樓外的塵世恐怕又要揚起戰火煙塵。整個天下竟沒有安穩的地方可供安坐,還好眾多書籍或許能有墻壁來收藏。如今列強之間的戰爭才剛剛開始,就像古人所說在風雨如晦中仍有雞鳴報曉。自己好好的家園卻自己破壞,像鳥兒棲息在枝頭、浮萍四處漂泊這樣的事也成了平常。
九回腸:形容極其焦慮、憂傷。
滄塵:塵世的煙塵,這里指戰火。
玄黃龍戰:指列強之間的戰爭,玄黃,出自《易經》,象征天地、陰陽,這里指列強。
瀟晦雞鳴:出自《詩經·鄭風·風雨》“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”,比喻在黑暗中仍有堅守者。
枝棲萍寄:像鳥兒棲息在枝頭,浮萍四處漂泊,比喻生活漂泊不定。
此詩創作于歐洲發生戰爭、青島戒嚴之時。當時國際形勢緊張,列強紛爭不斷,國內也面臨著諸多問題。詩人與劉幼云相見,看到時局動蕩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。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,情感深沉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。
昨宵風雨是重陽,滿地黃花笑客忙。
飄泊遙憐知己在,登臨謾逐野僧狂。
白衣負我東籬約,烏帽從渠短發蒼。
湖上秋光未零落,不妨小艇載清觴。
爾等由吾道,須先自洗心。
雪消春動草,月上夜鳴琴。
杏腳書壇古,云根石室深。
幾人能到此,白發忽千尋。
白頭辜負好時光,收斂詩心舊日狂。
未有繁華終不散,絕無才思豈能長!
山中故婦蘼蕪老,澤畔孤臣蘭芷香。
作計不如歸去好,讓人「福祿」注鴛鴦!
鈍如出匣吹毛劍,
快似堅剛百煉錘。
直下低頭禮三拜,
得便宜處落便宜。
何須佳節亦招尋,此日團圞雪費吟。
天外鄉關誰更遠,籬邊菊淚我彌深。
一床新句添秋色,數枕寒泉浸道心。
趁此晚晴歸路白,棲烏未定響疏林。
新霜天氣菊花天,滿眼秋容淡掃煙。
隱逸自堪三徑里,孤高迥出眾芳前。
怡情取次成佳什,對景從容撫素弦。
此日若逢陶靖節,與他同結樂天年。
道山仙圣典刑真,
原廟功臣劍佩新。
歸掩柴門無此夢,
撚須畫腹對斯人。
昨夜馀寒斂,春開雨水門。
露生芳草苑,人約板橋村。
待雪前因失,尋梅舊跡存。
孤燈坐侵曉,不覺上朝暾。
春宵微雨后,香徑牡丹時。
雕闌十二,金刀誰剪兩三枝。
六曲翠屏深掩,一架銀箏緩送,且醉碧霞卮。
輕寒香霧重,酒暈上來遲。
席上歡,天涯恨,雨中姿。
向人如訴,粉淚半低垂。
九十春光堪借,萬種心情難寫,欲將彩筆寄相思。
曉看紅濕處,千里夢佳期。
度阡穿亂冢,倒眼舊過園。
斥廢留枯樹,追攀倚斷垣。
池魚吞石氣,籬犬吠詩魂。
滿抱纖兒恨,依稀故國痕。
三月十三小積肥,鍥人唯有蠛虻飛。
山中雪滿肩筐入,陌上開花荷插歸。
自讀馬恩列書后,漸知五十幾年非。
老農老圃都難學,學個詩僧老翠微。
榕樓飲日君豪甚,豈料凄涼雪滿頭。
橫鶚幾回賓上國,棲鸞一老殯南州。
拜經傳業源流在,作賦摩空取次休。
詩卷舊人無十九,簫笳何去暮云愁。
有子能賢知孝甚,新磨銘石以貧遲。
為君更作招魂些,此士無慚有道碑。
身老夢思埋玉處,客游憶到共燈時。
家成好入遺文去,乞與他年作瑞芝。
夕照漁歌入暮天,輕舟疾駛野鷗前。
疏星綴樹白如霰,螢火渡江紅上船。
近市人聲喧岸北,開窗夢影墮愁邊。
孤鐘遙響青峰外,不作楓橋夜半眠。
遠山如黛鬢云緘,
水學鹍弦因石巖。
薄暮征衣沾小雨,
猶疑當日濕青衫。
文園多病嘆相如,栗里何人問索居。
長樂稻田馀舊業,毗陵瓜地復新鋤。
看花況是春風后,歸棹偏逢夜月初。
何事都門又成別,臨岐無語獨躊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