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廬愛蒼招集江亭
萬葦搖春了不殊,西山如笑向髭須。
得乘佳日循城堞,誰料殘年見闕觚。
飲啖盡容吾輩健,行藏未悔半生迂。
盲僧能說同光盛,歌者何戡恐亦無。
萬葦搖春了不殊,西山如笑向髭須。
得乘佳日循城堞,誰料殘年見闕觚。
飲啖盡容吾輩健,行藏未悔半生迂。
盲僧能說同光盛,歌者何戡恐亦無。
春天里萬株蘆葦搖曳,景象與往昔并無不同,西山仿佛在笑著面對長著胡須的人。趁著這美好的日子沿著城墻漫步,誰能料到在晚年還能見到宮闕。吃喝之間盡顯我們這些人身體康健,對于半生的行止出處并不后悔自己的迂腐。瞎眼的僧人能講述同光年間的繁盛,只怕像何戡那樣的歌者如今也沒有了。
了不殊:完全沒有不同。
髭須:胡須。
城堞:城墻。
闕觚:宮闕。
飲啖:吃喝。
行藏:指出處或行止。
同光:指清同治、光緒年間。
何戡:唐代著名歌者。
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從詩中提及“同光盛”可推測,當時清朝已走向衰落,詩人與友人在江亭聚會,回憶起同光年間的繁榮景象,感慨時代變遷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代變遷和自身經歷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情感深沉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時代變化的感受和思考。
槭槭嚴風夕,煙含蕙炷清。
燈和花里艷,雨作雪時聲。
旅夢回殘角,吟懷繞廢城。
寂然群動息,吾亦世紛平。
玉華山形鬰崷崒,白晝莽蒼常生煙。
近村百家濕翠黛,陰崖千尺淙寒泉。
山根宛轉抱河曲,河流倒影浸碧巔。
文皇性熱不奈暑,當時宮此安徒然。
得非遍選天下勝,莫如茲地無煩喧。
??游已駭非俗骨,久駐直恐成真仙。
何當借得神畫筆,霜綃十幅圖孱顏。
十里山光翠障開,重游何事意徘徊。
石樓自向云中見,仙島誰知海上來。
丹灶尚能含日月,龍潭還解起風雷。
天南為郡空華發,十二年間到兩回。
玉華山來自何處,巉巉拔立陵紫煙。
上有干云切霄之蒼松,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。
長河西來嚙山足,燐火白日明峰巔。
浮嵐暖翠入窗戶,六月殿閣風泠然。
我來豈暇吊古跡,俛仰但喜遺囂喧。
心魂澄澈耳目醒,如脫世故游神僊。
平明卻入俗塵去,回首煙蘿羞滿顏。
徑尺千余朵,矜夸古復今。
錦城春物異,粉面瑞云深。
賞愛難忘酒,珍奇不費金。
應知色空理,夢幻即懽心。
守邊無一事,江上得閑吟。
醉囈歌微出,狂書墨不深。
潮痕沒高岸,月色透疏林。
此意無人解,宵分淚滿襟。
沖晦僧儒詩者豪,尤憐頼汝壯方袍。
一千篇興時無敵,三十年功格最高。
白髪逢春今更勇,清吟徹老莫辭勞。
何朝始肯將珠玉,卻報仙人換木桃。
風下平池水暈開,池邊露坐水風來。
草香冉冉生吟席,云影飛飛度酒杯。
荷葉偶成雙翠蓋,荔枝才似小青梅。
人間物靜兩相得,月色蒼涼始肯回。
訪隠尋幽緩著鞭,梅花初試小春天。
孤峰上下分三洞,一水縈紆溉萬田。
好向忙中拋俗事,卻來閑處覓神仙。
清虛不似人間世,野鶴飛雪遶檻前。
籃輿游古寺,危閣倚天外。
山川混一色,云霞忽萬態。
啼鳥聲交呼,牧豎歌相對。
憑欄增氣味,披襟絕埃??。
飛泉出陰窅,清風來相背。
文酒歡賓朋,樂哉時褫帶。
養志浮名外,潛神圣壺中。
誠心如自得,樂事固無窮。
齋靜橫賓榻,詩成促遞筩。
英瓊何以報,惟有四般同。
一錫游何處,巖端靜掩扃。
獨尋危石坐,閑把細泉聽。
野鼠緣齋缽,山花落靜瓶。
斜陽過溪去,回首亂峰青。
近海江聲急,孤舟下杳冥。
峽泉飛暴雨,灘石走群星。
水有瀟湘色,猿同巴蜀聽。
令人思舜德,一望九嶷青。
寒光萬頃淡高秋,粉壁朱欄凈客愁。
晚月蕭蕭聞落葉,晴天歷歷數飛鷗。
煙橫絕島疏難卷,月在平波瑩不流。
懷抱未忘知有處,且吟風笛醉滄洲。
廣右開炎服,思剛置縣衙。
羈縻唐世及,正朔圣朝加。
鄉分今賀水,邑隸古瑯琊。
泉脈通明鏡,封鄰接鏌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