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興二首 其一
偃息林皋與世違,興來長嘯不妨癡。
素懷欲辟留侯谷,僻性耽茹角里芝。
漫謂五湖真樂事,須誇三徑足幽棲。
時人何用訊名氏,久矣迂疏不自知。
偃息林皋與世違,興來長嘯不妨癡。
素懷欲辟留侯谷,僻性耽茹角里芝。
漫謂五湖真樂事,須誇三徑足幽棲。
時人何用訊名氏,久矣迂疏不自知。
在山林水澤間安閑休息,與世俗相違;興致來了長嘯一聲,不妨算作癡狂。平素的心愿是像留侯張良那樣辟得山谷隱居,性格孤癖,沉溺于采食角里先生所食的芝草(過著隱居生活)。不要說退隱五湖真是樂事,更要夸贊庭院三徑足以幽靜棲息。世人何必詢問我的姓名?我早已迂闊疏放而不自知。
偃息:安臥休息,此處指隱居。
林皋(gāo):山林與水澤,泛指自然山野。
留侯谷:留侯指漢代張良,封留侯,傳說其功成后隱于山谷;留侯谷即張良隱居的山谷,代指隱居住所。
角里芝:角里指角里先生,秦末漢初隱士“商山四皓”之一;芝指靈芝,代指隱士的清苦飲食,借指隱居生活。
五湖:指太湖及其支流,傳說春秋時范蠡助越滅吳后泛舟五湖隱退,后以“五湖”代指隱士的泛舟之樂。
三徑:漢代蔣詡隱居后于院中開三徑,只與求仲、羊仲往來,后以“三徑”代指隱士的家園。
迂疏:迂闊疏放,指不合世俗、不拘小節的性格。
此詩當為詩人向往或踐行隱逸生活時所作,反映了古代文人厭倦世俗紛爭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。
詩以“漫興”為題,隨意抒寫隱逸興致,通過隱逸意象及歷史典故,表達對幽居生活的向往與滿足,是典型的隱逸主題詩作,語言質樸,情感淡泊。
清世家聲萬石參,占星岱北斗之南。
似從彪史開班掾,又溯龍門到馬談。
魯國詩書歸大雅,漢官遺從啟遺函。
擬將銀管編家譜,有道碑文豈得慚。
左掖高名自象賢,共言表海太公先。
跡因不朽堪千古,知有無涯足大年。
蘋藻并隨洙水薦,丹砂或化稚川玄。
遼城何日歸來鶴,寧待招魂宋玉篇。
恨少垂楊柳,
殷勤系玉鞍。
夕陽鴉背暖,
春雪馬蹄寒。
入世逢迎拙,
依人去住難。
癡兒啼向我,
昨夜夢長安。
村巷冬年見俗情,
鄰翁講禮拜柴荊。
長衫布縷如霜雪,
云是家機自織成。
嗟余嗜前訓,
蚤歲得明模。
中年困離索,
舊學日荒蕪。
檐角彤云欲雪天,
繩床轉側未成眠。
寒宵真覺衾如鐵,
獨客難眠夜似年。
夢待尋春蝴蝶杳,
足先警冷鷺鷥拳。
扶頭強約梅花睡,
已聽晨鐘到枕邊。
馮將軍,英名天下聞。將軍少小能殺賊,一出旌旗云變色。江南十載戰功高,黃袿色映色翎飄。中原蕩清更無事,每日摩挲腰下刀。
何物島夷橫割地,更索黃金要歲幣。北門管鑰賴將軍,虎節重臣親拜疏。將軍劍光方出匣,將軍謗書忽盈篋。將軍鹵莽不好謀,小敵雖勇大敵怯。
將軍氣涌高于山,看我長驅出玉關。平生蓄養敢死士,不軒樓蘭今不還。手執蛇矛長丈八,談笑欲吸匈奴血。左右橫排斷后刀,有進無退退則殺。
奮梃大呼從如云,同拚一死隨將軍。將軍報國期死君,我輩忍扳將軍恩。將軍威嚴若天神,將軍有令敢不遵,負將軍者誅及身。
將軍一叱人馬驚,從而往者五千人。五千人馬排墻進,綿綿延延相擊應。轟雷巨炮欲發聲,既戟交胸刀在頸。敵軍披靡鼓聲死,萬頭竄竄紛如蟻。十蕩十決無當前,一日橫馳三百里。
吁嗟乎,馬江一敗軍心懾,龍州拓地賊氛壓。閃閃龍旗天上翻,道咸以來無此捷。得如將軍十數人,制梃能撻虎狼秦。能興滅國柔強鄰,嗚呼安得如將軍!
華發相將五十年,飄飄劍佩向淮天。床頭一卷春秋學,夢里猶聞殿下宣。
夢里猶聞殿下宣,春明曾到禁廷前。錦床繡褥親王座,聽說遺經二百年。
夢里猶聞殿下宣,內庭曾記秩初筵。香粳軟飯傳恩賜,飽德謳歌既醉篇。
夢里猶聞殿下宣,曉云咫尺晉陽天。山河表里藩維壯,樂只邦家憶萬年。
夢里猶聞殿下宣,莊生蝴蝶正翩翩。詞臣識得君王意,有作應須進一篇。
憐君雙鬢已蒼浪,意氣能如客豫章。惟是長干顧新曲,有人知是舊周郎。
十載南州徐孺子,幾回梁月夢魂新。因君忽得雙魚信,一日真逢兩故人。
畫舫香車玉琯樓,
綠楊城頭是揚州。
遺民豈系隨家種,
天子風流尚口頭。
野色映湖芳,
行藏付一航。
按琴看鶴舞,
把酒對鷗嘗。
景外塵寰遠,
吟邊島嶼長。
昔人曾市隱,
誰道是真狂。
啞啞返哺烏,得食不果腹。
一枝有安巢,山飛復山宿。
念茲心衋然,得養不在祿。
山田瘠可耕,馀事及樵牧。
東風秀百草,春山上黃犢。
蒼蒼者壽松,青青者慈竹。
山高蓄靈秀,自結云中屋。
采得千年芝,持為高堂祝。
圣主出矣千載遇,
王言大哉萬口夸。
聞道朝廷卻苞篚,
更無方鎮進鞭靴。
不見當年劉克猷
西風吹淚過黃州
舊時江路能來否
落日招魂古驛樓
幕府風流舊泛蓮,
裔孫家世掩青錢。
別開眼界霞爭爛,
分得秋光菊未鮮。
燈陣有心欺醉帽,
珠盤何日瀉歸船。
錦囊示我鏘金句,
空愧巴吟綴后篇。
尋云路公榭,招鶴路家池。記取還山客,風流此一時。
衣拂京洛緇,窗含齊魯黛。因君思故山,驅車火云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