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武昌阻雪仲和王孫邀登黃鶴樓
洞庭東下楚天浮,
掛席西過黃鶴樓。
千載白云寒冉冉,
一江巴水碧悠悠。
波搖鸚鵡洲前月,
霜落芙蓉鏡里秋。
何事王孫邀授簡,
不堪乘興雪中舟。
洞庭東下楚天浮,
掛席西過黃鶴樓。
千載白云寒冉冉,
一江巴水碧悠悠。
波搖鸚鵡洲前月,
霜落芙蓉鏡里秋。
何事王孫邀授簡,
不堪乘興雪中舟。
從洞庭湖順流東下,楚地的天空仿佛在水面浮動;張起船帆向西而行,途經黃鶴樓。千年的白云帶著寒意緩緩飄動,一江巴水碧綠悠長。波浪搖晃著鸚鵡洲前的明月,秋霜落在如鏡的江面上,映出芙蓉般的秋景。為何王孫邀請我執筆題詩?只可惜我正乘興而來,卻被阻于雪中的舟船。
掛席:掛起船帆,指行船。
冉冉:緩慢流動、飄動的樣子。
巴水:指長江上游的水,因古代巴地(今重慶、四川部分地區)而得名。
鸚鵡洲:武漢長江中的沙洲,東漢禰衡曾作《鸚鵡賦》,后以此代指文人雅集之地。
芙蓉鏡:比喻秋江水面如鏡,映出芙蓉(荷花)或秋景。
王孫:古代對貴族子弟的尊稱,此處指仲和王孫。
授簡:指邀請他人執筆寫作,源自古代文人聚會時授簡題詩的典故。
乘興:趁一時興致,此處指乘興而行的旅途。
此詩當為詩人途經武昌時遇大雪受阻,貴族友人仲和王孫邀請其登黃鶴樓賞景題詩,詩人觸景生情所作。創作背景緊扣“阻雪”與“邀登”二事,反映了古代文人旅途遇阻時的交游與雅集場景。
全詩以阻雪遇邀為線索,描繪秋江寒雪之景,借景抒情,既展現了黃鶴樓一帶的壯麗風光,又暗含旅途受阻的悵惘,語言工整,意境幽遠,是一首融景、事、情于一體的紀游佳作。
風神元在妍媸外,妙處還歸一點靈。試問希夷今在否,耳邊惟熟柳山名。
昔年髫稚頗好奇,先達示我磨崖碑。是時未識六書故,豈知中有千古悲。蹉跎塵世逾半百,鏡中白發看成絲。朅來薄宦向南紀,葉舟夜泊清湘湄。道傍巨石屹千尺,舟人指此為浯溪。呼兒篝火徑登岸,草樹蒙密無旁蹊。回舟終夜四五起,仰視清漢聽晨雞。遲明攀援陟巘崿,石磴仄足難階梯。平生兩目久昏眊,大字盈尺無由窺?;洀纳傩∨颊b億,口占夢想心追惟。乃知天寶全盛日,宴安酖毒鐘菑危。華清十月車馬集,漁陽一夕煙塵飛。馬嵬倉皇六軍發,靈武偪側千官隨。俯從人望計良是,不稟君命禮則非。三綱蚤失開國日,萬事寧論叔世時。翠華東還果天意,白首西內非人為。閹豎竟一竊國柄,牝雞幾再鳴宮闈。向非奸黨自魚肉,禍患正恐無時衰。中興功名屬李郭,致治政績慚皋夔。藩鎮侵尋事倔強,朝廷姑息惟羈縻。唐家由此訖不振,百年禍亂基于斯。邇來涉世六百載,當時舊物無一遺。高崖峭壁亦消泐,大字深刻生瘢胝。古今幾人此游歷,賦詠往往興嘆咨。豫章歌詩明大義,廬陵作賦推事機。人情天理兩曲盡,嗟我欲詩難措辭。江風東來飽帆腹,舟人告我行路遲。攝衣登舟亟就枕,回首百里浮煙霏。古來變故亦何限,貽厥事業須良規。周宣一去不可作,三復常武車攻詩。
小子伊川后,先生魏武孫。家聲都不墜,友道正堪論。杯酒城南驛,杖藜山下村。相看忍相別,后約在王門。
久聞作縣有清聲,三載惟圖答圣明。忽向青云辭宦轍,深懷白日照忠誠。東風酌酒金陵館,夜月揚帆白下亭。此別應須重相見,懸知鶚薦有公卿。
窮秋邊馬肥,向塞甚思歸。連鑣渡蒲海,束舌下金微。已卻魚麗陣,將摧鶴翼圍。彌憶長楸道,金鞭背落暉。
優恩不與外庭同,詔墨親頒出九重。鐘鼎承家能兩大,詩書教子得三從。葭莩密接椒房慶,脂澤頻增石窌封。千里歸來鳴鶴野,湘江正繞墓前松。
白頭人所賤,綠發人須戀。君如戀綠發,莫到白頭變。
藏室仙經玉作函,一編當復翠鸞銜。即今尚喜觀書眼,月射清池電耀巖。
當時諍臣論,夫豈謗書函。執政寬相假,流言轉自慚。本應呼第五,不合受朝三。遂我初衣后,秋風農圃諳。
萬業空存尚玉韜,四民驚懼憶前朝。劇憐南海狂濤沸,忍令西江烽火遙。深澤幸逢曹惠武,路人空盼霍嫖姚。蜀先蜀后終成讖,怪底山中待解嘲。
姑射仙人挾曲生,醉鄉寄跡類浮萍。影沈若水驚橫玉,香散黎云夢吸鯨。止渴屢呼仙掌送,和羹錯訝素娥擎。傾杯片片沿流去,應誤漁郎放棹行。
商羊戲舞不曾休,黑蜧潛波太自由。頹壁半緣苔蘚蝕,荒庭惟有泡漚浮。鄰翁扶棟先防撓,稚子持竿未覺愁。斗米數錢難再得,安廬燥壤向誰求。
近代詩人鄭海藏,字標一格集蘇黃。太阿剎截勢莫比,昂首若無人在傍。
莫倚浮生牽俗恨,一番時事一番春。防胡未必無長算,厝火由知慎積薪。漢苑鶯花偏著意,秦樓煙月倍傷神。無端更動文園思,涓滴何曾慰渴塵。
不向廬山久,回頭五十秋。羨君聯騎去,顧我幾時游。五老想如故,二林應更幽。無因陪后乘,神往但形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