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苑
城南御氣動昭回,
羽葆參差帳殿開。
落日歸來盤馬埒,
春風吹上晾鷹臺。
長楊苑側金笳發,
細草原頭畫鼓催。
自有詞人夸羽獵,
眼中多少上林材。
城南御氣動昭回,
羽葆參差帳殿開。
落日歸來盤馬埒,
春風吹上晾鷹臺。
長楊苑側金笳發,
細草原頭畫鼓催。
自有詞人夸羽獵,
眼中多少上林材。
城南帝王的氣象動蕩而光輝流轉,羽飾的車蓋參差不齊,帝王的帳殿已經打開。落日時分狩獵歸來,在跑馬的場地上盤旋;春風輕拂,吹上晾鷹的高臺。長楊苑旁,金笳吹奏出響亮的樂聲;細草原頭,畫鼓聲聲催促。自然有文人為帝王的狩獵盛景歌詠贊嘆,眼前又有多少如同上林苑中良材般的杰出事物。
御氣:帝王的氣象、氣勢。
昭回:光輝流轉,形容氣象宏大。
羽葆:用鳥羽裝飾的車蓋,帝王儀仗之一。
帳殿:帝王出行時臨時搭建的行宮。
馬埒(liè):跑馬的界限或場地,此處指狩獵后跑馬的區域。
晾鷹臺:古代帝王狩獵時用于晾曬獵鷹的高臺,為南苑標志性建筑。
長楊苑:漢代皇家宮苑名,此處借指清代皇家苑囿。
金笳:用金屬制成的胡笳,古代軍中或儀仗樂器。
畫鼓:繪有彩飾的鼓,用于儀仗或狩獵助威。
羽獵:帝王出獵時以羽飾車蓋,故稱羽獵。
上林材:漢代上林苑多奇木,此處借指優秀人才或美好事物。
南苑為明清皇家苑囿,是帝王狩獵、閱兵的重要場所。此詩應創作于清代帝王行獵南苑時,詩人隨侍觀察,以宮廷詩人視角記錄狩獵盛景,反映當時皇家禮儀與苑囿文化。
詩中通過對南苑狩獵場景的細致描繪,展現了皇家儀仗的恢弘與狩獵活動的熱烈,末句以“上林材”收束,既呼應狩獵主題,又隱含對人才輩出的贊譽,是清代宮廷詩中典型的應制之作,兼具紀實性與文學性。
詞臣漢廷出,邸第魏王開。地即清漳郡,人同鄴下才。月中游桂苑,風里宴蘭臺。宣室如相訪,長沙去復來。
朝來請急壚頭眠,安得尺書置我前。中原未遮鴻雁道,滄海故發龍蛇顛。可憐國事寄肉食,欲飲山人微酒錢。躍馬乘風去何限,胡為盜賊俱殘年。
物微深可憫,畏雨復兼風。適見傳呼寵,俄成撲地空。
慣向花間夸獺祭,怯于海底聽龍吟。皇叔因劉炫正統,狂言吾起十年喑。
試問江干老樹神,寒花何事獨純真。詩仙去后無賓侶,禪友歸來有主人。道向雪霜修白業,曾于劫火脫紅塵。月中世界如銀色,誰解清香帶得春。
高閣秋登第一回,頓令心目豁然開。山騰翠靄浮空去,水引清風入座來。九夏炎光今已矣,一時佳興更悠哉。和君妙句如冰雪,想見胸中絕點埃。
冷看俗態詼嘲里,緩閱年光醉夢間。想得酒瓢詩卷外,此生無物更相關。
萬山晴色沁秋寒,去住浮云任我看。不盡登臨今古意,何人林外夕陽殘。
蛙聲閣外噪春殘,賺得疏星落寞間。還勸遇時休得意,暮秋零落倩誰憐。永夜長宜舞燕衣,仍須點鼓助氛圍。情知此物非仁者,總向群芳落處啼。
濟南女兒解歌舞,計年十四復十五。搴簾一笑入重幃,手抱琵琶低不語。一彈再彈猶未終,含羞面壁泣春風。自言本是良家子,一朝墮落倡樓里。去年六月河決堤,黃河之水東復西。稻田漠漠成滄海,茅屋重重浮夏畦。阿娘抱弟攜女走,阿父阿兄沒河口。農家兒女無貴親,此日流離盡饑人。有弟有弟才尺半,口不能言啼且喚。晨鴉呀呀霜欲來,夜猿啾啾腸幾斷。浮云萬里初日陰,水波不動天宇沉。白骨橫江沒沙淖,紅顏滿地棲岑嵚。死者無棺生無室,山頭朝暮作寒食。殘羹冷飯貴于金,破裙敗絮僵如蟄。可憐白發死頻生,忍餓號寒泣水濱。行行顧兒問生計,欲言不言淚下巾。飄零何處求嘉耦,欲鬻娉姈值一斗。春風十里大堤邊,婀娜無限青青柳。楊柳青青重結樓,樓中夜夜彈箜篌。明珠翠羽坐相向,王孫胡姬不識愁。開顏發艷驚美玉,梨花一枝春水曲。倚欄強笑釣黃金,母不愁寒弟不哭。調歌弄色才幾時,官吏呼奴逐麗姬。終年不見安瀾頌,比戶爭傳禁艷詞。河水彌漫不求治,欲歸田里耕無地。欲食無食衣無衣,今年河水又將至。吁嗟乎,今年河水又將至。
湖暖開冰已借春,山晴留雪要娛人。昨游未當清奇在,踏凍重來眼卻新。紫陌微乾未放塵,青鞋不惜涴泥痕。春風已入寒蒲節,殘雪猶依古柳根。冰壺底里步金沙,真到林逋處士家。未辦寒泉薦秋菊,且將瘦句了梅花。道堂高絕俯空明,上下躋攀取意行。凈閣虛廊人寂寂,鶴聲斷處忽琴聲。
林花落盡意蕭然,舊喜圖書病亦捐。宛轉閑愁如蔓草,蹉跎春事到啼鵑。縈空淑氣游絲困,停午清陰碧樹圓。怪底叩門都不應,北窗無事正高眠。
二憶所歡時,緣山破芿荏。山神感儂意,盤石銳鋒動。曖曖日欲冥,歡騎立踟躕。太陽猶尚可,且愿停須臾。
去年春正月,南泛彭城舟。今歲值秋暮,北上溯長流。蹤跡信往復,景物愜觀游。風寒堤柳落,波減岸石稠。白見高城堞,蒼出遠山丘。何處戲馬臺,彷佛燕子樓。化遷無停軌,事往不可求。陳跡竟泯泯,虛名但悠悠。覽今亦懷昔,發聲遂成謳。
南原失利忌書頻,請室初收誤國臣。輕甲未能航日本,重兵猶喜宿天津。軍聲夜擲波濤壯,陣氣寒生岱岳新。安得老成趙充國,分屯坐擬凈征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