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黃龍清老三首 其二
風前橄欖星宿落,日下桄榔羽扇開。
昭默堂中有相憶,清秋忽遣化人來。
騎驢覓驢但可笑,非馬喻馬亦成癡。
一天月色為誰好,二老風流只自知。
風前橄欖星宿落,日下桄榔羽扇開。
昭默堂中有相憶,清秋忽遣化人來。
騎驢覓驢但可笑,非馬喻馬亦成癡。
一天月色為誰好,二老風流只自知。
風里的橄欖如星宿般落下,陽光下桄榔樹像羽扇般展開。昭默堂中有人在相憶,清秋時節忽然派遣使者前來。騎著驢去找驢實在可笑,用非馬來比喻馬也成了癡愚。滿天空的月色是為誰美好呢,兩位高雅灑脫之人的風流韻事只有他們自己知曉。
橄欖:一種果實。星宿落:形容橄欖落下的樣子像星宿墜落。
桄榔:一種樹木。羽扇開:形容桄榔樹展開的樣子像羽扇。
昭默堂:可能是黃龍清老所在之處。化人:指使者。
騎驢覓驢: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里,還到處去找。
非馬喻馬:出自《莊子》,這里指用不恰當的比喻。
二老:指作者和黃龍清老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。大致是作者與黃龍清老有一定交往,在某個清秋時節,黃龍清老派人來,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,可能當時作者心境閑適,對禪理也有一定思考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對禪理的感悟。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禪理巧妙融合,語言質樸又富有哲理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宋代詩歌中禪意表達的特色。
風回急有聲,欲住更娉婷。
頃刻增奇觀,依稀得細聽。
空庭禽啄樹,吟屋凍生瓶。
多是鄰僧愛,柴扉晚不扃。
君子如真金,真金剛不改。
小人如浮云,瞬目多變態。
隨世良獨難,殉道乃無悔。
近日崔菊坡,堅臥辭鼎鼐。
等閑成小集,危眺豁幽情。
四面畫圖出,一襟天地清。
晚云山晻靄,夜月??彰?。
自有茲樓景,輸君第一評。
歷陽風土秀,清氣在梅山。
自古英靈出,垂名天地間。
相傳司業句,又逐省郎還。
歲歲春消息,寧忘問故關。
俱有萱庭念,相依歲月深。
平時行樂地,此夜別離心。
曉渡吳云濕,秋生楚岫陰。
獨憐烏鵲喜,不到我家林。
攜琴入空山,修竹翠相倚。
一曲千古心,泠泠寄流水。
拂云臥白石,冥搜契玄理。
有時采薪人,歌聲隔林起。
善行無轍跡,善系無繩縛。
二大老突出本分鉗錘,不勞余刃。
叢林后世,追風捕影。
要見古人,遠之遠矣。
蹋雪南征靡憚勞,此公端不為錐刀。
能行所學官無小,茍利于民譽自高。
鞭算何須窮孔穴,荊班且共說風騷。
吏奸民蠹渾閑事,臨政先教立腳牢。
淡煙疎雨杏花天,回首春光又一年。
月桂香中方并駕,嶺梅陰里競揚鞭。
覺來始悟他人夢,著罷傍觀國手先。
一動靜間知造化,吟情渾寄柳絲邊。
合浦歸來久,遲敲月下門。
今朝隔生死,無處問乾坤。
斜日寒天短,愁云遠水吞。
湖趺溪畔石,空憶系舟痕。
江臯秋意足,倚策送君行。
戍皷聲方斷,登樓賦已成。
野潮漫曉白,鄉岫出煙迎。
只有津亭柳,搖搖系別情。
商山黃綺信清流,自合相從鶴禁游。
鄴架爛觀三萬軸,莊椿行老八千秋。
高懷莫遣群兒覺,佳句那無半語酬。
我亦諸侯老賓客,更將墨守問何休。
雪峰峰頂寺,來此定詩盟。
山瀑分云影,松風亂雨聲。
眼明春樹綠,心醒曉鐘清。
未好言歸去,塵中事又生。
人世還如客路同,可堪垂老尚飄蓬。
舊年兩向吳中見,今日相思白下東。
烏鵲橋邊望明月,鳳凰臺上詠秋風。
滿題紅葉隨流去,惆悵才高命不通。
世態從渠炎更涼,蕙蘭元不為人香。
時憑酒挹圣賢味,閑借茶搜文字腸。
靴笏豈能拘野性,莼鱸終是憶家鄉。
小需歸作天臺隠,長嘯松風臥石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