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三首
老師身今七十六,老師心亦七十六。夢中沈卻大法船,文殊頓足普賢哭。
一拳打破鬼門關,一笑吐卻野狐涎。四海崢嶸龍象眾,鼻頭只用短繩牽。
海風吹落楞伽山,四海山徒著眼看。一把柳絲收不得,和風搭在玉闌干。
老師身今七十六,老師心亦七十六。夢中沈卻大法船,文殊頓足普賢哭。
一拳打破鬼門關,一笑吐卻野狐涎。四海崢嶸龍象眾,鼻頭只用短繩牽。
海風吹落楞伽山,四海山徒著眼看。一把柳絲收不得,和風搭在玉闌干。
老師如今已七十六歲高齡,老師的禪心也如年齡般純粹無染。夢中仿佛沉沒了度化眾生的大法船,連文殊菩薩都跺腳,普賢菩薩也悲泣。一拳擊碎生死的鬼門關,一笑吐盡邪妄的野狐涎。四海中杰出的龍象眾僧,只需用短繩便能牽引其鼻(喻指輕易教化)。海風吹落了楞伽圣山,四海的山僧們只是眼睜睜看著。一把柳絲無法收束,和風吹拂搭在玉欄桿上(喻自然任運)。
黃龍心禪師:指北宋臨濟宗黃龍派祖師慧南(1002-1069),世稱黃龍慧南禪師。
大法船:佛教比喻佛法如船,度眾生出生死苦海。
文殊、普賢:佛教兩大菩薩,文殊表智慧,普賢表行愿。
鬼門關:喻生死輪回的障礙。
野狐涎:禪宗指邪見、似是而非的禪法(典出“野狐禪”)。
龍象眾:喻指修行高深的僧人(龍象為大力之獸)。
楞伽山:佛教圣地,《楞伽經》所說之處,喻指佛法根本。
此詩為黃庭堅為黃龍慧南禪師燒香時所作頌偈。黃龍慧南是北宋禪宗重要人物,開創黃龍派。黃庭堅與禪宗關系密切,常參訪禪師。此詩應作于慧南圓寂后,追思其禪法,表達對其境界的推崇。
詩通過三組意象,分別從禪師法身與禪心、破除執著的禪機、任運自然的境界三個層面,展現黃龍心禪師的禪法精髓,語言質樸而機鋒深刻,是禪詩中“以詩說禪”的典型之作。
衡茅隨力葺幽居,掃地焚香樂有馀。分食時能下檐鵲,作洲常悔誑池魚。游歸又失相尋客,睡起重開未了書。袖手悠然便終日,不辭世俗笑迂疏。北窗最與懶相宜,世上紛紛了不知。露井甘寒初浚后,小山蔥茜乍晴時。粗餐豈復須鮭菜,蓬戶何曾設扊扅。幸有床頭藤杖在,登臨未遽嘆吾衰。
幽人在何所?紫巖有仙躅。月下橫寶琴,此外將安欲。材抽嶧山干,徽點昆丘玉。漆抱蛟龍唇,絲纏鳳凰足。前彈廣陵罷,后以明光續。百金買一聲,千金傳一曲。世無鐘子期,誰知心所屬。
遺構黃公塢,余風白社春。古松流水外,誰是葛天民。歲月詩篇老,煙霞道氣甄。諸君當盛世,令我一沾巾。
百年形役勞般擔,豐此嗇彼猶原蠶。自非培風有厚力,北徙安可兼圖南?與君生長山水窟,霜發乃共塵中毿。弈棋轉燭送身世,剩作遺事開天談。君師與我故莊惠,石廠留墨同捫探。年來丘壑亦遂廢,辱為點筆滋吾慚。故山人夢怪慘澹,矧更聞雁哀江潭。君雄于文老益壯,萬言但見唾地三。丹青馀事且自課,坐待取醉朝朝堪。昨詩惠我一再至,卜宅顧擬從羅含。無涯世患漫蒿目,去住展轉春波藍。讀書博塞等傷性,多文雖富君勿貪。
九月風光又一年,君家無酒坐無錢。翠微雖負菊花約,安樂應甘飲米權。舉世方爭沈醉境,誰人能顧獨醒賢。兩從事□聊相諗,會取一般平淡天。
竹底衙人吏,花間押簿書。
野眺登山閣,閒情象外添。松風清梵宇,花雨暗湘簾。壁墮丹青影,峰攢紫翠尖。今寬九農望,穫稻兩秋兼。
敗屋長松碧蘚滋,野人相見說當時。摩挲尚記兒童戲,盤屈惟應鬼物知。長恐風雷騰老干,每因賽社斫新枝。近來時有遼東鶴,飛下寒梢欲語遲。
山茶開后又聞鶯,一種相思淚欲傾。萬里遼陽書不到,憑誰傳語此衷情。
春恨壓屏山。細雨欺花困牡丹。雨若再晴花再艷,應難。喚起雙鬟摘下看。憑軟曲闌干。曉逗微光似不寒。忽地玉階風過,覺衣單。重入羅幃又懶眠。
雙雁云中來,雍雍揚鳴音。念子中路散,一飛與一沉。冥冥江湖道,思歸苦不早。昔為并棲禽,今為特飛鳥。飄沙戀故浦,別流思故河。奈何同溝水,翻作異派波。鳥悲多苦音,客悲多苦言。弦爾孤桐琴,操我雙雁篇。
候纊良已窅,叩音亦云寂。昔日深閨人,今為泉下客。芳華猶未歇,零露忽成夕。重衿結羅襦,珍重藏遺魄。黃腸一以掩,百年不復覿。欲掩還踟躕,臨訣重悽惻。
武山曾共賦仙游,按節傳觴夜不休。恨殺春寒花雨濕,時時吹笛上西樓。
柳堤煙斂春風靜,鼻孔遼天一牯牛。拽轉通身依舊黑,野花芳草轉風流。
竹生大夏溪,蒼蒼富奇質。綠葉吟風勁,翠莖犯霄密。霜霰封其柯,鹓鸞食其實。寧知軒轅后,更有伶倫出。刀斧俄見尋,根株坐相失。裁為十二管,吹作雄雌律。有用雖自傷,無心復招疾。不如山上草,離離保終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