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棹送家次辰南歸
蕭蕭補被寄星艭,
脈脈離情恨未降。
帆掛曉風吹落月,
棹分秋水渡澄江。
遠山青處勞雙屐,
霜葉紅時醉一缸。
此去苕溪何日到,
好遺尺素慰寒窗。
蕭蕭補被寄星艭,
脈脈離情恨未降。
帆掛曉風吹落月,
棹分秋水渡澄江。
遠山青處勞雙屐,
霜葉紅時醉一缸。
此去苕溪何日到,
好遺尺素慰寒窗。
蕭瑟的補丁被子寄放在星夜的小船上,默默的離情別恨仍未平復。船帆掛起,曉風吹落殘月;船槳劃開秋水,渡過清澈的江。遠山青翠處,你將辛勞地拖著雙屐;霜葉紅時,或許能醉飲一缸。此去苕溪何日能到?望你寄來書信安慰我這寒窗之人。
補被:打補丁的被子,指簡樸的行裝。
星艭(shuāng):星夜的小船,艭為小船的別稱。
脈脈:靜默含情的樣子。
棹(zhào):船槳,此處代指船。
雙屐(jī):一雙木底鞋,代指旅途行走。
苕溪:水名,在今浙江湖州一帶,此處指友人南歸的目的地。
尺素:古人用白絹寫信,代指書信。
寒窗:指清苦的讀書或生活環境,此處詩人自指。
此詩為送別同族友人(家次辰)南歸苕溪所作。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但從‘買棹’(雇船)、‘南歸’等詞推測,當是詩人與友人在江邊話別時,因離情觸發而作,反映清代文人交游中常見的贈別主題。
全詩以送別為核心,通過行裝、江景、旅途想象等細節,層層遞進地渲染離情。既寫眼前之別(曉風落月、棹分秋水),又念及未來(遠山雙屐、霜葉醉缸),末句以盼信作結,情感真摯,結構圓融,是清代贈別詩中細膩傳情的佳作。
兼旬病目成鴆媒,竟日掩書風為開。
端如猩猩畏機穽,愛酒著屐須一來。
信手翻書未終葉,春風已覺生牙頰。
笑同黃卷且尋醫,免使鷦鷯翳蚊睫。
狂暖釀成雨,逆風搖斷橈。
寂談王舍衛,悶想鬰臺蕭。
游興孤芒??,歸期數翠翹。
推篷占霽色,木末散聲招。
手織天孫錦,胸吞海若洋。
官卑材不盡,年往慮空長。
啼鳥呼春夢,飛花餞夕陽。
唯余君子澤,插架簡編香。
四明瀛海壖,大田沃多稼。三江納行潦,九谷偏畏夏。
治水宜講行,時哉及閑暇。方當暑如惔,孰謂晴可乍。
十雨非所憂,一暴良已怕。東有錢湖浸,寒玉渺無價。
西有它山源,盈科通晝夜。維此兩支邑,厥田俱下下。
問之何因爾,水道無所舍。河伯空望洋,旱魃巧乘罅。
緬思井田規,畎澮分溆汊。培浚儻高深,怒潮敢雄跨。
官但督賦輿,誰肯趨田駕。六輔能即功,百泉豈難壩。
愿言均此施,利澤侔造化。盡復淮南陂,端可儕杜亞。
生死何時了,盈虛祇足傷。
誰能一刻靜,大勝百年忙。
反己求中帝,逢時說外王。
紛紛徒借借,踽踽亦涼涼。
落花流水何紛紛,三分春色二分塵。黃鸝繞樹戀不得,蝶蜂浪作花都巡。
昨日繁華今寂寞,飄零多屬風雨晨。金谷無人粉香死,錦蹤繡跡俱成陳。
世人重花不重葉,林園自此無精神。
東君年少時,酷愛枝頭花。庸奴桃李妾姚魏,滿蹊未數黃娘家。
一朝棄背春風老,懶踏長門階上草。芳菲特暫歡,顏色不長好。
白頭事人那可期,不堪重賦章臺詩。
草平不斷瑤池路,樓礙東風花滿樹。
綠眉素頰澹裙裳,月華暖透三更露。
雙成飛瓊妬高妍,引梢搖月分嬋娟。
云璈一曲迸空碧,青鸞驚起花翩翩。
石田磽確萬山隈,逢著荒年更可哀。
盡日幾人擔米上,長年何處得錢來。
扣門強貸刑難逭,閉戶清饑死又催。
不是乾坤芻狗汝,要令個個學顏回。
玉壺仙骨產蓬萊,客授京璜雋武開。
曾向西山傳墨印,好游東觀??蘭臺。
青云直上輕余子,黑發誰量未易才。
側耳韶簫充雅奏,愿同觀樂詫州來。
讀書避世喧,結廬五云表。
澹泊足生涯,詰曲藏深杳。
仰觀紅日近,俯視眾山小。
滄溟舞澎湃,云氣度浩渺。
喬松蔓翠蘿,絕壁掛啼鳥。
一派從天來,長練掛木杪。
海鷗忘機智,峝蝶驚飛繞。
亦知山房靜,而被俗客擾。
作詩寄殷勤,努力須壯少。
他年騰踏去,蕙帳猿驚曉。
溪山民物古,政理器能寬。
平易見眉睫,明清生肺肝。
春風簾影暖,霜月研聲寒。
野老自相語,元豐崔長官。
莫怒狙公賦芧慳,萬緣一定不容干。
老便窗下迷離暖,醉愛尊前郭索寒。
屑玉晨光明沆瀣,流珠夜氣鬰蘭玕。
但能飽吃長年飯,射虎南山有分看。
鳣堂心醉經,精神應滿腹。溫飽非所志,飲食不以目。
說詩稱解頤,善問待攻木。頗愁百斛量,孔庭惟立獨。
俎豆答衛問,筐瓷欠鄒漉。曾子非養口,漆園且尊足。
時于清夜分,酌以翠勺綠。聊澆磊磈胸,不廢吾伊讀。
每篇亦作句,如對紀書竹。相逢蓋初傾,一別桑重沃。
融尊慚坐滿,魯餽疎拜仆。衛生不自寶,抑首親患玉。
囊無諛墓金,米乏佳傳斛。廚煙爨人凊,蔬課園夫督。
粟缾收秫田,黍釀用陰曲。解同杜陵襟,期醉昌黎菊。
赤手當縛菟,白眼謾嗔俗。莊虛左氏宴,觴肯西子屬。
酒債負尋常,會期遭百六。要須中圣賢,庶以展伯叔。
醉入無功鄉,醒豈屈原族。岸幘一笑粲,共賦醽酒醁。
老色蒼蒼耳向聾,秋聲欺得白頭翁。
已甘草詔元無分,只苦耽詩久欠功。
引興從容風月足,放懷浪宕水云空。
雨余涼意生庭戶,夜半天河鵲信通。
旌車勤雨拂參旗,大士圓通現白衣。
爐穟輕煙方先路,雷門急令已宣威。
為霖賸作西成計,書歲誰云大有稀。
賢守劬躬民國念,食言應笑魯臣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