戲和舍弟船場探春二首
雨馀禽語催天曉,月上梨花放夜闌。莫聽游人待妍暖,十分傾酒對春寒。
百舌解啼泥滑滑,忽成風雨落花天。城南一段春如錦,喚取詩人到酒邊。
雨馀禽語催天曉,月上梨花放夜闌。莫聽游人待妍暖,十分傾酒對春寒。
百舌解啼泥滑滑,忽成風雨落花天。城南一段春如錦,喚取詩人到酒邊。
雨后禽鳥的鳴叫聲催促著天色破曉,月亮爬上梨花枝頭時夜已將盡。不要只聽游人說要等待溫暖的天氣,應滿斟美酒直面這料峭的春寒。百舌鳥正婉轉啼鳴,泥路濕滑難行,忽然風雨驟起吹落了滿天花雨。城南的一段春光如錦繡般絢爛,快喚來詩人共赴這酒邊春宴。
戲和:游戲酬和,指以輕松的筆調回應唱和。
舍弟:對自己弟弟的謙稱。
夜闌:夜將盡。
妍暖:天氣晴暖。
百舌:鳥名,善鳴,因聲多變化得名。
泥滑滑:擬聲詞,形容泥濘濕滑的狀態,亦指鷓鴣等鳥的鳴叫聲。
此詩為作者與弟弟在船場(可能為地名或停泊船只的場所)探春時的酬和之作。早春時節天氣多變,作者以“戲”的筆調回應弟弟,既記錄探春所見,又暗含兄弟間唱和的雅趣,反映出閑適的生活狀態。
全詩通過探春過程中的細節描寫,展現早春天氣的變化與春光的美好,既捕捉自然之趣,又傳遞及時賞春的生活態度。語言輕快活潑,“戲和”二字點明創作背景,體現兄弟間的溫馨互動,是一首兼具畫面感與生活意趣的春日即景詩。
太華天下特,故作四岳冠。深深括神秀,眠到不忍換。卷命付鐵鎖,墜魄化白汗。險極豈不知,其奈癖未斷。會心難措辭,靜處自把玩。厚哉丘丈德,遺此青玉案。我若圖報之,豈可錦繡段。拾遺老關陜,祇得平地看。乃知希世緣,不在計與算。古今多少慕,往往交臂散。吾緣獨何深,乃愿在一日。歸鄉五千里,日夕方寸亂。嵯峨仙掌巖,縹緲云臺觀。會訪扶搖公,與我分一半。
天街立爾矛,夜直敢言休。步急足連足,衣鉤頭觸頭。餓焦腸似線,凍裂頸生疣。終不思為盜,竊君狐白裘。
眾芳蕪穢。楚殿一枝誰與佩。紅淚汍瀾。莫作倡條冶葉看。含情動操。集雪委霜猶茂茂。分付春光。水涘山涯浩蕩香。
渴龍飲海海水寬,鐵網下截珊瑚寒。道人醉臥叫寒玉,金粉亂落松花壇。
五山秀峙若飛騰,下有澄潭百丈清。不用燃犀窺秘怪,從來神理惡分明。
歷說諸侯七十馀,絕糧桑落尚歡娛。不容而后知君子,方笑南冠駕乘駒。鄭莊推士古無倫,置驛諸郊日日新。去病魏公俱改節,一生惆悵杜陵人。固安功次異蕭陳,深怪材官亦致身。高臥閉鉗天下口,不憂圣主責愚臣。
城南天尺五,祇樹給孤園。甲第王侯去,精藍帝釋尊。老僧誇塔影,稚子斲松根。何日天臺路,相從一問源。
陰澗殘梅蘗,臨流一向欹。但存孤注在,敢恨一生遲。凍雨如相喣,春寒不受吹。后時翻見獨,宰物遂成私。
明河如練月娟娟,坐對清光只自憐。夜久不知沾白露,夢回猶記到鈞天。汝南遺老推黃憲,海內諸公憶鄭虔。萬里歸來無寸補,論交慚愧到忘年。
蝸角橫戈不解,羊腸覆轍相尋。爭似藏明納智,淡然高臥山林。
朔氣頻南下,楓林暗自紅。蘆深多聚雁,露冷少吟蟲。去住誰無跡,逍遙或有窮。予懷殊渺渺,游目向天東。
木之有本,其干乃強。水之有源,其流乃長。吉士好脩,德日以茂。德為本源,克昌厥后。猗歟林氏,奕奕名門。維祖維禰,曰子曰孫。匪德之來,曷裕其昆。斯堂翼翼,以示將來。保而勿射,維德是積。我言爾銘,于堂之壁。
七敘書能續,何堪待孟堅。偶來尋舊侶,猶得寄新篇。歲晏梅梢冷,天寒雁影懸。片心逐明月,長傍草堂前。
西園高宴月華濃,咫尺臺垣并過從。座上儒冠容一鹖,尊前神劍合雙龍。陰森棠樹春光滿,燦爛薇花夜色重。最是胡床清興劇,羊裘何惜醉蒙茸。
曾會汪家賢弟兄,三年獨見忽心驚。順風斜日飛帆度,三十六峰無限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