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韓編修奉使朝鮮
使臣銜命詔殊方,
邊塞間關去路長。
季札素聞周禮樂,
夷陬行睹漢冠裳。
旌旗曉度遼陽月,
劍佩朝凌鴨綠霜。
役竣旋鑣須計日,
詞垣猶待賦長楊。
使臣銜命詔殊方,
邊塞間關去路長。
季札素聞周禮樂,
夷陬行睹漢冠裳。
旌旗曉度遼陽月,
劍佩朝凌鴨綠霜。
役竣旋鑣須計日,
詞垣猶待賦長楊。
使臣接受使命前往遠方傳詔,經過邊塞艱難的道路,行程漫長。朝鮮素來聽聞周朝的禮樂制度,邊遠之地即將見到中原的衣冠禮儀。清晨旌旗在遼陽的月光下前行,早晨佩劍迎著鴨綠江的寒霜。任務完成后很快就能返回,翰林院還等著您撰寫頌揚的文章。
銜命:接受使命。
殊方:遠方異域。
間關:形容道路艱難曲折。
季札:春秋時吳國公子,以通曉禮儀著稱,此處借指朝鮮。
夷陬(zōu):邊遠地區。
遼陽:今遼寧一帶,當時屬中原與朝鮮邊境要地。
鴨綠:鴨綠江,中朝界河。
旋鑣(biāo):掉轉馬頭返回。
詞垣:翰林院,韓編修原職所在。
賦長楊:漢代揚雄作《長楊賦》頌揚朝廷,此處指撰寫頌揚使命的文章。
此詩應為明代詩人送別同僚韓編修出使朝鮮所作。明朝與朝鮮關系密切,常派文臣出使宣詔。韓編修以翰林院編修身份奉命前往,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其傳播中原文化、完成使命的期望,反映了當時中朝文化交流的頻繁。
詩寫送別韓編修出使朝鮮,既描繪行程艱辛,又贊揚其傳播禮樂文化的使命,最后期待其早日歸來獻賦,體現了對中朝友好交流的肯定及對使臣的重視,是明代外交詩的典型之作。
憶到梯云巷,哀傷韡鄂叢。舞鸞悲引鏡,傷雁落空弓。清夢回時雨,繁聲發夏蟲。情鐘正吾輩,匡坐泣薰風。
吾宗鮮兄弟,何事日飄零。凋落皆鹓鳳,相從謝鹡鸰。世緣那可了,魂夢也非寧。屈指傷心事,端如欲曙星。
政報朱轓起,旋驚丹旐歸。
死生何忽忽,聞見悉依依。
獻納名元在,吟哦事已非。
清風端可繼,黃發獨成違。
論文傾滿座,嗜酒見天真。
舊愜李君馭,今懷王翰鄰。
歡情知老大,詩話倍清新。
莫作懸車念,滔滔且問津。
五色旗飄古象坊。馬龍車水忒匆忙。為言軍國費平章。
遺恨那堪重記取,空聞揖讓說黃唐。議郎終是怕兒郎。
眾樂亭前月滿洲,
雨馀風靜正中秋。
桂華冷射千尋碧,
十頃湖光爛不收。
風急雁聲遙,
懷君酒一瓢。
吟情臨皓月,
離思壓秋潮。
大澤書來遠,
丹臺葉亂飄。
云帆三百里,
夜夜夢難消。
西湖萬頃,樓觀矗千門。春風路,紅堆錦,翠連云。俯層軒。風月都無際,蕩空藹,開絕境,云夢澤,饒八九,不須吞。翡翠明珰,爭上金堤去,勃窣媻姍。看賢王高會,飛蓋入云煙。白鷺振振,鼓咽咽。
記風流遠,更休作,嬉游地,等閑看。君不見,韓獻子,晉將軍,趙孤存。千載傳忠獻,兩定策,紀元勛。孫又子,方談笑,整乾坤。直使長江如帶,依前是、□趙須韓。伴皇家快樂,長在玉津邊。只在南園。
鐵馬顫樓陰。風撼疏林。荒煙滿地亂蛩吟。街鼓迢迢更漏轉,月色將沉。
何處搗寒砧。搗碎秋心。天邊孤雁遞哀音。啼徹城烏雞動野,好夢難成。
薰風南苑翠斿回,
處處連云暮色催。
夜火輝煌盈帳幕,
離宮長待萬幾來。
余幼好奇偉,不畏俗子詈。食其雖儒冠,仲翔有高氣。偪側閭里中,恥顧蝸蚓餌。長懷千載友,寧論一室事。弱齡經喪亂,樓船管書記。老彭曾競走,壯王時并騎。不能從俯仰,頗復多慢易。尚枉孟公留,甘作楊津避。忽逢長沙友,邀共泉陵轡。飽看山水歸,窮途亦高致。隴西開幕府,陜南佇儒帥。中道有分張,微材免瑕累。梁公實桓桓,膽氣固少二。抗手杯酒間,披肝野營次。大江平若席,酣臥有余地。諜報群撚來,早市纏妖燧。深宵呼起起,草檄不成睡。尚想九真役,兇徒俄蟻萃。元戎空瞋目,老將或垂淚。飛炮鳴我前,高唱倚薄醉。突圍走天門,道左紛賊幟。湖橋中夜斷,縱馬泅更墜。移軍蘄水縣,張幄孤峰翠。炙背當驕陽,披襟逐涼吹。習勇喜觀陳,受降甘報使。蹴踏骸骨場,見慣了不異。顧慚百煉質,庶獲一割利。何期忝高科,謬得陪清位。低心就繩墨,眵目覷文字。肉食遠謀虛,頭銜流俗貴。悠悠世事改,冉冉頹年至。方隅空砥平,瀛海競鼎沸。我如祖士雅,時有聲警寐。又似曹景宗,尚憶火出鼻。事愿每自違,身世已無系。由來撫髀嘆,不溷洗耳志。艱難況飽歷,生死久慭置。天公不見收,水伯亦屢棄。長歌射虎山,奮袖啼猿寺。悠哉復游哉,終已快吾意。
誰割棧云青?
移來大劍形。
雙扉開絕壁,
一線走滄溟。
鑿破疑鬼斧,
削成煩巨靈。
但有飛鳥外,
積鐵插空冥。
紫燕重來日,青春欲半時。泥融巢未葺,風細語還遲。豈戀華軒穩,應懷故主知。夙心異蜂蝶,冷煖逐花枝。
對語音還滑,幽飛態自生。樓檐營壘易,舞席落花輕。皎月莊姜恨,回風漢后情。等閑春意滿,哺子巳雙成。
天倫父命未分明,
又值商辛歷數更。
才智云興方應運,
黃農歌罷已捐生。
西山岫聳當年綠,
灤水波流萬古清。
野曲至今傳牧豎,
悽哀如聽采薇聲。
十月南風不受呼,
須將短日赴長途。
僧鐘已及午時飯,
官舫才過丁字沽。
新月此回真見汝,
故鄉何處尚遲吾。
關河百里南來雁,
欲問平安有字無。
收拾眉尖眼尾情。當筵相見便相親。偷傳翡翠歌中意,暗合鴛鴦夢里身。
云態度,月精神。月流云散兩無情。覺來一枕凄涼恨,不敢分明說向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