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嵬坡
佛屋前頭野草春,
貴妃輕骨此為塵。
從來絕色知難得,
不破中原未是人。
佛屋前頭野草春,
貴妃輕骨此為塵。
從來絕色知難得,
不破中原未是人。
佛屋前的野草在春天里生長,貴妃輕盈的身軀已化作塵土。自古以來都知道絕美佳人十分難得,但如果不導致中原破敗,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美人。
佛屋:寺廟。
輕骨:輕盈的身軀,指楊貴妃。
絕色:指楊貴妃的美貌。
不破中原未是人:意思是如果沒有引發安史之亂使中原破敗,就不能凸顯楊貴妃的影響力。
此詩創作背景與安史之亂及楊貴妃之死相關。安史之亂時,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賜死。詩人可能是在游覽馬嵬坡時,有感于歷史事件而創作此詩,當時社會對楊貴妃多有指責,認為她是導致國家動蕩的紅顏禍水,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對將國家興衰歸咎于女性的傳統觀念進行批判。其突出特點是觀點新穎,反傳統思維。在文學史上,它以獨特視角對歷史事件進行反思,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。
閑游冶,最是艷陽時。
烏巷諸郎蘭槳筏,青溪小妹竹燈祠。
隊隊使人疑。
忠靖由來世不殊,
昔年我亦見今謨。
至今猶有家風在,
卻恨丘原起日無。
與君數載游,同作天涯客。
山色異鄉青,歸情江水白。
今予獨處時,念子寒風夕。
秋盡猶未還,愁見庭楓赤。
沙門高士兩難爭,太息千秋論未平。
妙總恰為文字累,寂音偏受黨人名。
酒醒旅館離初地,吟繞空床雜梵聲。
我是懶殘方墮此,十年宰相識平生。
十五為僧二十歸,
途中莫比在家時。
老僧留浙汝回蜀,
三昧從來古不知。
銀河高掛玉樓前,
笑拂彤云尺五天。
幾處關山明月好,
何人終夜不成眠。
百尺危欄倚翠眉,天風吹動繡羅衣。孤高直對嫦娥闕,縹緲平攀織女機。月下時聞簫一弄,春來還見燕雙飛。寄言芳歲須行樂,金谷迷樓事已非。
誰道長虹有美人,游魚爭識曉妝新。佳期豈待招靈鵲,微步偏憐賽洛神。濯濯金蓮初出水,盈盈羅襪不沾塵。采芳拾翠閑來往,珍重休過妒婦津。
借問纖腰大幾圍,嬌跨駿馬弄春輝。不隨暮雨朝云去,卻作追風逐電飛。紅粉殘香沾汗血,桃花淺色上緋衣。五陵年少相逢處,共道明妃塞外歸。
湛湛菱花絕點埃,雙雙寶靨笑顏開。遠山忽向湘波現,孤影疑從月殿來。金鵲難逢張敞筆,綵鸞空憶太真臺。清心一片寒如水,為報君王且莫猜。
香風送上木蘭船,水映紅妝更可憐。西子錦帆遙出浦,趙姬新曲正懷仙。煙銷菡萏偏能語,沙媛鴛鴦不獨眠。日暮輕橈徐轉去,紫騮多在綠楊邊。
伎衣搖曳掛雕楹,彼美娉婷隔夜明。不見玉顏翻舞袖,但聞檀板度歌聲。珠光欲滴巫山雨,燭影空垂楚殿纓。芳宴漸闌渾似夢,滿堂實客若為情。
月度空庭鵲繞林,美人閑立罷清砧。歡娛正憶乘鸞舞,幽怨長懸竊藥心。萬里關山人杳杳,雙星河漢夜沉沉。刀頭破鏡何須問,近日遼陽絕信音。
燦爛銀缸照玉人,殘妝未卸翠蛾顰。九微忍看膏成淚,五夜誰憐影伴身。鴛帳承恩他日夢,燈花送喜近來頻。君心好似光明燭,長信昭陽本隔鄰。
懶出芳郊逐伴游,惜花巡檻漫夷猶。寶妝檐下因誰點,玉笛池邊為你留。獨對天香矜國色,難將紅雨洗春愁。不知情緒還多少,戲蝶狂蜂舞未休。
日暮瞞得眾人行,
卻向寵犬語叮嚀。
慎勿說道人已去,
歸時禪院近黎明。
腰金入侍身逢主,裂郡疏封祿逮親。
雅俗坐如周重魯,偷兒爭似晉奔秦。
年來輦轂富歡聲,囹圄經今四度清。
路上遺金人不拾,獄中茂草月長生。
大道周廬滿帝京,怪來無訟里閭清。
數行詔令家家有,到處如逢大尹行。
少見奸人探赤白,都無惡少擲梟盧。
西鄰礿祭東鄰學,看卻肥牛不敢屠。
長庚燦爛彩云邊,甲子盈籌頌大年。重九萸囊曾系佩,秋三菊酒正開筵。
仁恩遠播群黎洽,德政覃敷五福全。彭澤高風猶未邈,遐齡永享繼名賢。
崧岳降神宰此間,仁心仁聞播鄉關。椿萱長茂祥麟毓,蘭桂騰芳瑞鳳還。
酒飲黃花傾北海,庭盈赤舄頌南山。有功文教銘鐘鼎,萬古英賢共仰攀。
八片尖裁浪作毬,
火中燖了水中揉。
一包閑氣如長在,
惹踢招拳卒未休。
翡翠樓頭風幾陣。斷送殘紅盡。
薄暮掩羅幃,睡鴨香寒,冷卻沉檀印。
夢回寶枕垂云鬢。愁壓蛾彎損。
窗外雨聲疏,響入芭蕉,又是黃梅信。
反虜鯨鯢世共讎,
漢公勛業過伊周。
市門灑淚塵埃里,
誰與朝廷植委裘。
聚坐松林下,遙聽遠浦歌。
夕陽明古樹,微露引疏荷。
鳥噪暮山靜,風生秋水波。
揚亭容問字,呼酒興偏多。
夾道分堤翠浪生,
湖山歌舞總堪驚。
只今一片斜陽樹,
剩有宮鴉啼數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