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法華寺絕頂禪家壁
蒼翠岧峣逼窅冥,下方雷雨上方晴。
飛流便向砌邊掛。
只應禪者無來去,坐看千山白發生。
蒼翠岧峣逼窅冥,下方雷雨上方晴。
飛流便向砌邊掛。
只應禪者無來去,坐看千山白發生。
法華寺絕頂一片蒼翠高聳,直逼深遠幽渺之處,山下雷雨交加,山頂卻晴朗無云。瀑布就像掛在臺階旁邊。只有那參禪之人能超脫塵世,無拘無束,靜坐著看千山萬景,不知不覺間頭發已變白。
岧峣(tiáo yáo):高聳的樣子。
窅冥(yǎo míng):深遠幽渺的樣子。
禪者:參禪的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推測詩人在游覽法華寺絕頂時,被眼前的自然美景和禪院的寧靜氛圍所觸動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詩人或許在尋求心靈的慰藉,對禪意生活有所向往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,通過描繪法華寺絕頂的景色,表達對禪者境界的追求。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,意境深遠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情感表達。
雨過高峰霧忽開,月明照影一徘徊。醉余揮灑天山上,似向瑤池洗硯來。
鶴來松有客,苔去石無衣。黃金浮世在,白發故人稀。
萬法是心光,諸緣唯性曉。衲僧恁么會,鉆頭入荒草。
幽人薄世味,耕牧山之陰。自抱村野姿,常懷畎畝心。行行南山歌,落落《梁甫吟》。掛書牛上角,揮鋤瓦中金。飽飯黃昏后,力田春云深。四體勤樹藝,三生悟浮沈。巢父世高尚,德公人所欽。伊人去已遠,高風邈難尋。撫卷空嘆息,俯仰成古今。
黃宮初氣重氤氳,喜色朝來便著人。知有歸期親望我,更無它事我思親。堂前獻壽開金盞,嶺外蒙恩戴玉宸。一笑承顏勝六印,功名豈復羨儀秦。
繡幕圍香,金尊勸酒,舞衣輕約柔肢。璧月長圓,宵宵還照瓊姿。多才自結行云伴,笑人閒、幾輩傷離。又爭知、好夢先醒,佳會仍稀。春情不似雙棲燕,似闌前柳絮,陌上花枝。望斷征輪,金錢未告歸期??褊檻獞T成飄泊,算啼鵑、空到天涯。寫新詞、十幅巴箋,難寄相思。
長松系馬駐吟鞭,水殿沈檀一樹煙。苔破閑階幽鳥立,草芳深院老僧眠。桃花欲放條風后,茶蕊新供谷雨前。衰會賞詩多狎客,我無岐路近神仙。
飛度天山往復還,今來真是識天顏。云中瀑布冰期雪,月下瑤池雨后山。行遠方知騏驥貴,登高那計鬢毛斑。夜深惘惘情難已,萬木啼號有病杉。
步沖晴雪過前灘,鶴跡云蹤孰可攀。也似來時無一物,卻疑歸去是三山。
身心一如,身外無馀。便恁么會,緣木求魚。
良人有行役,遠在天一方。自期三年歸,一去凡幾霜。登山凌絕巘,引領望歸航。歸航望不及,躑躅空傍徨?;魃筋^石,兀立倚穹蒼。至今心不轉,日夜遙相望。石堅有時爛,??莩商锷?。石爛與???,行人歸故鄉。
當關無復守門催,欲曉雞聲喚起來。一炷壽香瞻白發,三杯賀酒寫紅灰??磁锷幸刑旖至?,恩信先通桂嶺梅。但喜奉身歸膝下,自馀皆是魯禽杯。
無情有情。憐卿怨卿。尊前低按銀箏。寫清商數聲。鐙殘夢醒。更深淚零??沼鄮庄B云屏。似江南去程。
山后白云起,山前白云迎。云合作微雨,寒氣相與生。高峰懸萬樹,佛祖綴珠瓔。樹樹如寶塔,卓立向天爭。牧草正肥美,牧兒歌且行。笑指天山說:吾之夏令營。髯也頻來此,為吾平不平。
金晶鑄就斗星懸,掛向瓊樓知幾年。好是五更殘夢里,一聲敲透白云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