頌古二十五首 其九
京師出大黃,見賊便見贓。
竹杖化龍去,癡人戽夜塘。
京師出大黃,見賊便見贓。
竹杖化龍去,癡人戽夜塘。
京城產出大黃這種藥材,就像見到賊人就能找到贓物一樣明顯。竹杖能變化成龍飛走,而癡傻的人卻在夜里用水斗戽干池塘。
京師:京城。
大黃:一種中藥材。
竹杖化龍:傳說中仙人能使竹杖變化成龍。
戽(hù):用水斗汲水。
由于資料有限,難以確切知曉該詩具體創作背景。從詩的風格看,可能是作者在日常觀察或感悟中,對一些現象有所思考,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某些行為或觀念的看法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諷刺愚笨、不明事理的行為,其突出特點是通過鮮明的意象對比和直白的語言表達深刻哲理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,但體現了古代詩歌以小見大、勸誡世人的傳統。
南州有高士,食力事耕稼。優游聊卒歲,不矯亦不隘。大木行欲顛,紼纚豈足賴。何為諸老翁,棲棲不遑舍。斯言非無見,明哲自高邁。誰能懸一榻,待子來稅駕。
一從東別長安道。西住磻溪廟,漸扣南山名跡杳。洪溝冷淡,土龕瀟灑,北府何曾到。夜深陌上行人悄。獨聽巖前子規叫。切切松梢啼到曉。聲聲相勸,不如歸去,爭奈功夫少。
殘香和雪隔簾櫳,只待江頭一笛風。今夜回廊無限意,小庭疏影月朦朦。
天上麒麟豈混塵,籠中翡翠不由身。那知昨夜香閨里,更有偷啼暗別人。
天陰十日不見星,蟄龍欲起驅雷霆。大風五月忽動地,急雨三更如建瓴。剪燭西窗還獨坐,辟兵南國幾時寧。可憐骨肉求相隔,滿樹秋聲誰與聽。
相公一身兼,爵德齒俱全。劍履登金殿,山川錫土田。龜游蓮葉露,蟻泛菊花天。白鷺洲邊守,重賡綠竹篇。
良人何事滯京華,日醉青樓不顧家。獨宿空閨今幾載,又驚秋色上蘋花。
晚來騎馬過仙壇,寶笈靈文試一看。月度三花瑤殿靜,風吹獨鶴玉階寒。漫聞天籟知秋遠,共酌霞觴坐夜闌。會待他年游汗漫,武夷相約訪還丹。
古洞堂隍敞,危巔戶牖開。陰靈藏雨雹,清絕雜塵埃。破靜幽禽響,臨深騎鹿回。百年山下路,未省使車來。
爛枝空有色,飛羽本無情。獨立春風里,如聞三兩聲。
采衣新兮,歸子舞于庭兮。母兮母兮,壽且貞兮。羞子珍兮,子之樂也真兮。
春日山亭飯,青枝古樹陰。親朋知老病,田舍豈初心。月白水泉瑩,花多煙霧深。酒邊防惡俗,醉語費披尋。
獨自攜文校短長,隔簾人靜雨滄浪。龍公倒捲西湖水,一夜滿城荷氣香。
萬壑千厓曉霧消,琳宮弘敞映仙桃。路通絕頂青冥闊,鳳噦朝陽紫殿高。林下每看羊化石,松間時見鶴歸巢。我今欲借登山屐,來訪安期不憚勞。
華山畿,勞勞渚,割棄父母恩,相隨黃泉去。男婚女嫁當及時,標梅不見周南詩。王風蕩蕩散荊棘,帷薄日夕生狂癡。當歌悵然有所思,華山畿,何足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