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后一日下沙
微風吹□幸陰晴,笑側吟鞭十里行。
時節早蠶生谷雨,人家新火接清明。
袞衣犢鼻均無物,籬鴳云鵬各有情。
欲挹浮丘挽春馭,尊罍定得瀉東瀛。
微風吹□幸陰晴,笑側吟鞭十里行。
時節早蠶生谷雨,人家新火接清明。
袞衣犢鼻均無物,籬鴳云鵬各有情。
欲挹浮丘挽春馭,尊罍定得瀉東瀛。
微風輕拂,天氣時晴時陰,我笑著側持馬鞭前行十里。此時正值谷雨時節,早蠶開始生長,家家戶戶在清明后重新生火。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同樣一無所有,籬間的小鳥和云中的大鵬各有自己的情懷。我想拉住浮丘公挽留春天,那酒樽里的酒定能像東海之水一樣傾瀉。
□:此處原文缺失,推測可能為‘弄’等字;‘吟鞭’:詩人的馬鞭;‘谷雨’:二十四節氣之一;‘新火’:唐宋習俗,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,到清明節再起火,稱為新火;‘袞衣’: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,這里代指達官貴人;‘犢鼻’:犢鼻裈,一種短褲,借指平民百姓;‘浮丘’:浮丘公,古代傳說中的仙人;‘尊罍’:泛指酒器;‘東瀛’:東海。
暫未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應是詩人在清明后一日出行下沙時所作。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,詩人在旅途中感受自然和生活,從而引發感慨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清明后出行所見所感,表達對自然、人生的思考。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人生感悟結合,語言質樸又有深意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創作風格。
已聞黎火燒蠻村,更報閩航嘯海門。坊市近來多夜禁,無人攘鬼賽梨園。
大兵如市,人死如林。持金易粟,粟貴于金。
桃花映溪水,溪水亦何情。精舍有高人,端默觀化生。
江西清絕處,頻賞厭還休。快作坤維去,閑為丙穴游。百牢山倒拔,三峽水橫流。未有人收拾,公其與筆謀。
烽火連三月,兵戈有歲年。無家問消息,累月斷人煙。雄劍四五動,茅齋八九椽。何鄉為樂土,此別竟茫然。
丹青明滅,霜著誰家樹。滿眼風光向誰許。送寒鴉萬點,流水孤村,歸來晚,月影三人夜舞。金英秋已老,蠟綴寒葩,空里時聞暗香度。任一枝瓶小,數點釵寒,佳人笑,飲盡床頭玉露。看紗窗、紅日上三竿,把蝶影捎空,在花深處。
百尺樓高臥,宜乎造物游。衛青開幕府,李廣不封侯。世界乾坤在,邦家歲月流。遙知水心老,歷歷志諸幽。
青云白發太難平,去雁來鴻亦世情。我亦少時曾得意,十年回首是浮名。
柳外田園耕野苔,長安誰又棄官來。黃花亦謂先生死,歲歲重陽少得開。
綰髻花宜汝,新簪露不勝。那教香玉墜,自有膩云承。贈去愁恩重,擎來恐冷凝。未開名絕似,贏得美人稱。不愁簪鬢后,玉重膩難勝。朵朵如鏤雪,莖莖似插冰。暮嫌風半吐,朝愛露全凝。自向臣冠掛,頻來好色稱。
盡日蒙頭巖戶扃,停云何處最關情。坐忘自覺元和復,夢破誰知寵辱驚。短榻風連南岳秀,長筇月漾粵江清。何時載酒償前約,看竹亭修近落成。
風便小舸輕如楂,中流浪平無驚嗟。溪女捕魚水禽起,野叟賽神村鼓撾。丹書剝壁見古廟,雞犬上樹知人家。秋江景物看不厭,霜菊掛巖開紫花。
數良辰、又逢春晚,茸茸嫩碧初齊。前年南浦別,去年南浦別,怕重提。今年南浦上,惹離情、錦字慵題。楊柳外、山羊曖臥,駿馬驕嘶。萋萋。誰家閑姊妹,襯蓮步、綠軟紅低。桃花人面好,杏花云髻重,踏遍長堤。俊游應記取,占芳蹤、十里香泥。歸來夢、謝家池畔,宋玉墻西。
丹青隨處寫煙霞,旅泊蕭然閱歲華。日月有天因可附,乾坤無地不為家。計如鳩拙愁鳴鵲,身似藤延恥系瓜。自信去留非定著,擬從星渚借靈槎。
南州推望士,北闕仰良臣。風誼高閭里,聲名藹搢紳。課兒千卷古,與友一堂新。石折符幽讖,山頹喪哲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