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平王孫種菜歌
高皇初定江南日,采石磯頭功第一。橫行十萬常將軍,帶礪河山永無失。
滄桑抱節有賢孫,鐘阜秋青入淚痕。飄零大樹不復見,憔悴故侯安足論。
中山同志深閨婦,曲折天吳移舊繡。誰知偕隱灌園人,俱為異姓分茅后。
幾棱荒畦非賜田,晚菘早韭資寒泉。可憐一紙鋤奸疏,卻裹長街賣菜錢。
歸來偃仰棲衡宇,猶勝貂蟬輿皂伍。鳳臺園里鬼迷化,雞鳴廟前狐嘯雨。
漫向金陵吊夕曛,百年寂寂但孤墳。籬邊尚發東風菜,一任空原野火焚。
高皇初定江南日,采石磯頭功第一。橫行十萬常將軍,帶礪河山永無失。
滄桑抱節有賢孫,鐘阜秋青入淚痕。飄零大樹不復見,憔悴故侯安足論。
中山同志深閨婦,曲折天吳移舊繡。誰知偕隱灌園人,俱為異姓分茅后。
幾棱荒畦非賜田,晚菘早韭資寒泉。可憐一紙鋤奸疏,卻裹長街賣菜錢。
歸來偃仰棲衡宇,猶勝貂蟬輿皂伍。鳳臺園里鬼迷化,雞鳴廟前狐嘯雨。
漫向金陵吊夕曛,百年寂寂但孤墳。籬邊尚發東風菜,一任空原野火焚。
明太祖剛平定江南的時候,采石磯頭功勞數第一的是常遇春將軍。他率領十萬大軍縱橫馳騁,國家承諾其家族世代享有封爵,永保富貴。世事變遷,有堅守氣節的賢孫,鐘山秋景映入眼中,不禁落淚。曾經的豪門大族已不復存在,昔日的王侯如今憔悴不堪,不值一提。中山王的眷屬,把舊日繡品都改變了樣式。誰能想到一同隱居種菜的人,都是異姓封爵者的后代。幾塊荒田并非朝廷賞賜的田地,靠晚菘早韭從寒泉中汲取養分生長。可憐那一張彈劾奸臣的奏疏,如今卻裹著長街賣菜的錢。歸來后在簡陋的房屋中安閑度日,這也勝過那些達官貴人的卑賤侍從。鳳臺園里鬼魂迷惑幻化,雞鳴廟前狐貍在雨中悲嘯。不要只是在金陵對著夕陽憑吊,百年過去,這里只剩一座孤寂的墳墓。籬笆邊還開著東風菜,任憑野火在原野上燃燒。
高皇:指明太祖朱元璋。
采石磯:在今安徽馬鞍山市長江東岸,為長江下游江防要地。
常將軍:指常遇春,明初名將,采石磯之戰立首功。
帶礪河山:比喻功臣的爵位、封邑永傳不變。
鐘阜:即鐘山,在今江蘇南京。
故侯:指失去爵位的人。
天吳:神話中的水神,這里指精美的刺繡。
分茅: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,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,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。
賜田:帝王賞賜的田地。
晚菘早韭:泛指蔬菜。
鋤奸疏:彈劾奸臣的奏疏。
偃仰:安居,游樂。
衡宇:簡陋的房屋。
貂蟬:漢代侍從官員帽上的裝飾物,后用作達官貴人的代稱。
輿皂:古代對賤役的稱呼。
鳳臺園:不詳。
雞鳴廟:在南京。
東風菜:一種野菜。
此詩創作于明清易代之后。明朝滅亡,許多功臣后代失去了往日的榮華富貴,生活陷入困境。詩人目睹這一社會現實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表達對朝代興衰和人生無常的感慨。
這首詩以開平王孫種菜為線索,反映了明清易代的滄桑巨變。詩中通過對功臣后代衰敗的描寫,揭示了歷史的無情和命運的無常。在文學史上,它是反映時代變遷的佳作,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。
湖上訪高士,徑深行綠苔。
應聞山犬吠,知是野人來。
岸幘出相接,柴門自為開。
林閑清話久,薄暮榜舟回。
顏如童子發如黳,卜筑深當太白西。
身上祇衣粗直掇,馬前長帶古偏提。
鹍鵬懶擊三千水,龍虎閑封六一泥。
幾度枕肱人跡外,半窗松雪論天倪。
毛竹千叢蔽野亭,曉猨驚后亂峰青。
漢庭已奏三千牘,周室仍繙十二經。
紫殿深沉頻視草,緇帷寂寞自飛螢。
振衣本為蒼生起,肯向荀家祇聚星。
東閣留嘉客,寒葩艷晚光。
秋風自蕭瑟,臺座對熒煌。
麗奪雙南價,清含九畹香。
嵰州霜薦味,太液鵠分裳。
已助蜂成蜜,還隨蟻泛觴。
俯臨輝艾綬,佩服間萸房。
節物傳荊俗,詩情掩謝塘。
更期松偃蓋,永奉太清方。
兼琴枕鶴經,盡日臥林亭。
啼鳥自相語,幽人誰欲聽。
半闌花籍白,一徑草盤青。
何必對樽酒,此中堪獨醒。
舜栢森森拂絳霄,薰風瑟瑟動云璈。
琳房遍設沉榆席,金檠齊燃綠桂膏。
秘冊十行開鳳檢,靈輝三燭駐霓旄。
香飄員嶠空歌歇,北斗闌干月殿高。
南國古來風物好,早時游覽熟登臨。
青山滿路人家遠,丹橘隔江秋色深。
官況暫應勞折獄,病懷終自重分襟。
三年解罷當求試,多草新文慰我心。
葛蔓煙枯束六經,高廉渾與昔賢停。
黃牙稚子跨牛犢,白眼山人識劍形。
寒睡草旁林酒壯,曉思河曲雨槎腥。
傳聞曾說平生事,不要清朝夢武丁。
掩映軍城隔水鄉,人煙景物共蒼蒼。
酒家樓閣搖風旆,茶客舟船簇雨檣。
殘笛遠砧聞野墅,老苔寒檜看僧房。
狎鷗更有江湖興,珍重江頭白一行。
教戰誠無敵,充庭實可嘉。
指蹤知拜處,服習認葩花。
遠視慙剛鬣,深藏惜素牙。
十牛雖此夭,可奈可巴蛇。
遶舍青山看未足,故穿林表架危軒。
但將松籟延佳客,常帶嵐霏認遠村。
吳榜自能凌晚汰,湘累何苦屬芳蓀。
余生多病期怡養,聊此棲遲一避喧。
晚來山北景,圖畫亦應非。
村路飄黃葉,人家濕翠微。
樵當云外見,僧向水邊歸。
一曲誰橫笛,蒹葭白鳥飛。
竹下經房號白蓮,社師高行出人天。
一齋巾拂晨鐘次,數禮香燈夜像前。
瞑目幾閑松下月,凈頭時動石盆泉。
西湖舊侶因吟寄,憶著深峰萬萬年。
石岸盤危磴,煙和曉日濃。
長桐應待鳳,占水必藏龍。
老樹籐多附,層崖路莫從。
平磯看浪沒,峭壁任苔封。
簫韻生群籟,嵐光簇眾峰。
何時有達士,棲此信疏慵。
剪綃零碎點酥干,向背稀稠畫亦難。
日薄從甘春至晚,霜深應怯夜來寒。
澄鮮衹共鄰僧惜,冷落猶嫌俗客看。
憶著江南舊行路,酒旗斜拂墮吟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