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入松
一峰晴翠暖煙熏。游冶趁殘春。
玉人笑語朱闌畔,依稀似、放誕文君。
短簿祠前相見,武當山后愁分。
錦鴛雙履躡輕云。出沒艷綃裙。
分明眾里重回首,像多處、依戀斜曛。
應恨蘭舟催發,整釵一照波紋。
一峰晴翠暖煙熏。游冶趁殘春。
玉人笑語朱闌畔,依稀似、放誕文君。
短簿祠前相見,武當山后愁分。
錦鴛雙履躡輕云。出沒艷綃裙。
分明眾里重回首,像多處、依戀斜曛。
應恨蘭舟催發,整釵一照波紋。
一座山峰在晴朗天氣里翠色蔥蘢,暖煙裊裊。人們趁著暮春外出游玩。美人在朱欄旁笑語嫣然,隱約好似那放誕不羈的卓文君。曾在短簿祠前相見,又在武當山后惆悵分別。她穿著繡有鴛鴦的雙履如踏輕云,身影在艷麗的綃裙中若隱若現。在人群中她分明多次回頭,像是在很多地方都留戀著那夕陽余暉。她應該怨恨那蘭舟催促出發,整理發釵時映照在波紋之上。
游冶:出游尋樂。
殘春:暮春。
玉人:美人。
放誕文君:指卓文君,她與司馬相如私奔,行為放誕。
短簿祠:蘇州的古跡。
錦鴛雙履:繡有鴛鴦的鞋子。
艷綃裙:艷麗的薄紗裙子。
斜曛:夕陽余暉。
蘭舟:船的美稱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詞的內容推測,可能是詞人在暮春時節外出游玩,邂逅一位美人,與之有短暫相處后分別,從而創作此詞以表情感。
這首詞主旨是表達詞人對美人的情感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優美,意境豐富,生動描繪出相遇與分別場景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,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。
薄暮杳何適,高高登古亭。
地無南國瘴,簾卷半空星。
石痩長人立,潭春皓雪停。
短才吟不就,終欲付丹青。
開亭當險絕,疑有百神扶。
江靜群鷗集,天空一鶚孤。
落英紅錦碎,狂絮白氈鋪。
試問江南信,歸帆至自吳。
發為煙嵐禿,愁因患難添。
徑荒無過客,筍迸任穿簷。
啅雀誰能遣,驚烏不用占。
有巾堪漉酒,聊欲效陶潛。
珠簾高卷倚危欄,望盡方知出世間。
江海交流云縹緲,樓臺相映月回環。
薰成香界渾無地,化作天宮別有山。
京口瓜洲竟安在,夢醒卻欲泛舟還。
形壞影亦滅,有神竟何依。
漠漠空木中,豈知經四時。
以此為長年,誰人不同歸。
兒孫汝勿泣,朋舊汝勿悲。
歲月易經過,冥默終相期。
山雨連朝注,溪流沒草亭。
蛟鼉方洶洶,鴻雁自冥冥。
只恐翻河漢,終當見日星。
波瀾平地作,嗟嘆未曾經。
讀君小山詩,語勢欲飛舞。
乃知甘與賈,年少心則古。
又如東方生,用之必為虎。
予方坐空谷,屏息避煩暑。
開緘揖清風,不覺生毛羽。
攜之出人間,瑤池贈王母。
二子皆攀桂,一生唯好吟。
夜臺如得句,泉路孰知音。
飲態思頹玉,交情失斷金。
奠芻何以報,折盡老夫心。
聲名入洛弟兄傳,出擁旌旗老集仙。
挹月珠璣光射海,凌秋雕鶚氣橫天。
文章落筆元無敵,器宇藏春豈有邊。
一見音容聊莞爾,卻攜樽酒共頹然。
金門曾奏相如賦,水閣重吟杜牧篇。
強駕蹇驢追逸驥,已知霄壤不相連。
游人隨處踏青時,日永天低樂奏遲。
水上往還多翠碧,盤中光潔盡琉璃。
重山復嶺爭侵戶,淺杏深桃半出籬。
正是鮮春堪愛惜,勸君莫作送春詩。
曲水浮基竹遶簷,月華初度晚涼添。
羽觴滟滟荷敷綠,象箸森森筍迸尖。
白眼傲時饒阮籍,素琴調曲慕陶潛。
城居樂隱能如此,中散風流友弟兼。
乍出鋒铓贛石來,仙都忽見五云開。
霓幡閃閃排真馭,珠網重重復絳臺。
照水碧蓮猶未變,遶壇紅杏亦新栽。
劉郎去后誰行樂,壁上龍蛇半紫苔。
屋漏沿窻玉篆斜,索居蒸濕度年華。
銜冤欲訴中都獄,抱義難酬漂母家。
地隔五湖秋雁絕,草荒三徑曉猿嗟。
幸君數送瓊瑤句,枯枿蒙春亦吐花。
亭上客送客,江頭山映山。
白醪須酌盡,彩鳳欲飛還。
帆轉疏林外,煙生遠渚間。
離愁自堆積,輒莫唱陽關。
寺當南北二禺間,合翠全清總見山。
一石尚存垂釣處,五羊時載老仙還。
金流月影真盤谷,黛漲嵐光小劍關。
安得鵲橋橫絕頂,下臨河漢瀉潺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