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(同黃主簿登清風峽劉魁讀書巖賦水調歌頭調)
解變西昆體,一賦冠群英。清風峽畔,至今堂已讀書名。富貴輕于塵土,孝義高于山岳,惜不大其成。陵谷縱遷改,草木亦光榮。 與仇香,穿阮屐,試同登。石龕雖窄,可容一幾短檠燈。千仞蒼崖如削,四面翠屏不斷,云霧鎮長生。最愛巖前水,猶作誦弦聲。
解變西昆體,一賦冠群英。清風峽畔,至今堂已讀書名。富貴輕于塵土,孝義高于山岳,惜不大其成。陵谷縱遷改,草木亦光榮。 與仇香,穿阮屐,試同登。石龕雖窄,可容一幾短檠燈。千仞蒼崖如削,四面翠屏不斷,云霧鎮長生。最愛巖前水,猶作誦弦聲。
惜與幽人別,停舟對草堂。
湖云侵臥位,杉露滴茶床。
山月吟時在,池花覺后香。
生涯無一物,誰與讀書糧。
四面垂條密,浮陰入夏清。
綠攢傷手刺,紅墮斷腸英。
粉著蜂須膩,光凝蝶翅明。
雨中看亦好,況復值初晴。
從得高科名轉盛,亦言歸去滿城知。
發時誰不開筵送,
鄉中后輩游門館,半是來求近日詩。
之官未入境,已有愛人心。
遣吏回中路,停舟對遠林。
島聲淮浪靜,雨色稻苗深。
暇日公門掩,唯應伴客吟。
記得早年曾拜識,便憐孤進賞文章。
免令汩沒慚時輩,
云泥雖隔思長在,縱使無成也不忘。
亭與溪相近,無時不有風。
澗松生便黑,野蘚看多紅。
雨足秋聲后,山沈夜色中。
主人能守靜,略與客心同。
罷相恩猶在,那容處靜司。
政嚴初領節,名重更因詩。
公事巡營外,戎裝拜敕時。
恭聞長與善,應念出身遲。
堂閉仙人影,空壇月露初。
閑聽道家子,盥漱讀靈書。
四面無炎氣,清池闊復深。
蝶飛逢草住,魚戲見人沈。
拂石安茶器,移床選樹陰。
幾回同到此,盡日得閑吟。
仙觀曾過知不遠,
花藏石室杳難尋。
泉邊白鹿聞人語,
看過天壇漸入深。
桑柘駢闐數畝間,
門前五柳正堪攀。
尊中美酒長須滿,
于焉已是忘機地,
何用將金別買山。
不知來遠近,但見白峨峨。
風雨驅寒玉,魚龍迸上波。
聲長勢未盡,曉去夕還過。
要路橫天塹,其如造化何。
獨在御樓南畔住,生涯還似舊時貧。
全無竹可侵行徑,
近來漸覺青莎巷,車馬過從已有塵。
出入門闌久,兒童亦有情。
不忘將姓字,常說向公卿。
每許連床坐,仍容并馬行。
恩深轉無語,懷抱甚分明。
山色滿公署,到來詩景饒。
解衣臨曲榭,隔竹見紅蕉。
清漏焚香夕,輕嵐視事朝。
靜中看鎖印,高處見迎潮。
曳履庭蕪近,當身樹葉飄。
傍城余菊在,步入一仙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