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別米雍丘二首 其二
好住楚公子,
山林何處逢。
官身須自乞,
俗眼可相容。
叔夜懶猶鍛,
伯鸞傭且舂。
多慚方祿隱,
爾汝傲吳儂。
好住楚公子,
山林何處逢。
官身須自乞,
俗眼可相容。
叔夜懶猶鍛,
伯鸞傭且舂。
多慚方祿隱,
爾汝傲吳儂。
好好保重啊楚地的公子,日后在山林中何處才能重逢?為官之身只能自己求取,世俗的眼光能否相容?嵇康雖懶還能鍛鐵,梁鴻為傭尚且舂米。多有慚愧我正以俸祿為隱,與你親昵不拘禮節,傲視世俗之人。
好住:唐代常用告別語,意為保重。
楚公子:指米雍丘(米芾),其為襄陽人,古屬楚地,故稱。
官身:指為官之身。
叔夜:嵇康,字叔夜,三國魏名士,《晉書》載其‘性絕巧而好鍛’,常于樹下鍛鐵。
伯鸞:梁鴻,字伯鸞,東漢隱士,曾為人舂米謀生。
祿隱:以俸祿為隱,指居官而不廢隱趣。
爾汝:朋友間親昵不拘禮節的稱呼。
吳儂:吳地人,此處泛指世俗之人。
此詩為作者與友人米雍丘(疑為米芾)離別時所作。米芾為襄陽人(古屬楚地),二人相交甚篤。詩中既含離別不舍,亦借歷史隱士典故,反映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及不愿迎合世俗的心境。
全詩以離別為引,通過典故與對比,既表惜友之情,更顯隱逸之志,語言含蓄而意旨鮮明,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的品格。
木德新回律,瓊壺暖不冰。舉頭聞鵲喜,翔舞下觚棱。
肅肅清廟,巖巖寢門。欹器防滿,金人戒言。應朄懸鼓,崇牙樹羽。階變升歌,庭紛象舞。閑安象設,緝熙清奠。春鮪初登,新萍先薦。僾然入室,儼乎在位。凄愴履之,非寒之謂。
憶昔先皇臨紫極,軺車屢降徵山澤。君時年少挾奇才,徒步觀光來上國。萬言策進蓬萊宮,劍花出匣森詞鋒。九重非常賜顏色,一朝聲譽凌長虹。玉堂初秉絲綸筆,金豸俄遷烏府秩。廷臣俊乂數千人,當代諫書推第一。殿前端立近宸旒,西風雕鶚橫清秋。片言直折田丞相,幾度請斬安昌侯。貴戚勛臣金與霍,終年陪從親帷幄。長安市上多家奴,一日聞風皆膽落。天恩旋許歸寧親,放跡西江山水濱。長讀南陔采蘭句,繡衣晴炫斑衣新。陽春明月秋風夜,憶簉鹓行侍龍駕。中天回首五云高,清夢長飛雙闕下。鼎湖白日嘆龍升,君亦倉皇西北行。孤臣遙望帝鄉遠,血淚如雨沾長纓。萬里棲棲復歸日,弊裘羸馬無人識。玄都觀里看桃花,總是劉郎后來植。我皇繼統傳萬年,囊括四海收英賢。賈生遂膺宣室召,諸葛不顧南陽田。含香重入鑾坡直,屢草丹書宣帝德。金雞銜出紫泥書,蓮炬照還青瑣夕。先皇盛業超虞唐,命君紀述開秘藏。編成再拜獻中禁,敕賜文綺兼緋黃。萬機燕閒宮漏夕,東閣西清常侍側。恭承顧問進嘉謨,上補袞衣無闕職。明良際合古今稀,況復兩朝蒙眷知。子房一遇赤龍子,倒海傾心山不移。嗟余識君雖恨晚,君常顧我多青眼。大夫傾蓋即情親,結交何必論深淺。勸君松柏勵貞心,歲晚不為霜霰侵。投軀盡悴報明主,袖拂五湖煙水深。
怪底官勞萬里行,天涯此際是何程。胡嫌老鶴依人瘦,雅愛梅花照眼清。浪有新題留敗壁,愧無長策衛蒼生。巡檐鎮日閑排遣,多謝烽墩為息兵。
與君林下久相從,蔬筍由來嗜好同。不餉腥膻惟餉此,想應知我舊家風。滿合圓如玉箸勻,一開喜氣頓生春。非君與我誰知味,俗客惟誇嗜八珍。
為誰拋撇,似海燕初分,林鶯乍別。回首天涯,滿目云山愁絕。東風不憐春色,把一枝、楊花吹折。直恁粘煙帶雨,更盈盈似雪。奈夢兒、相隔恨難說。想昨夜孤衾,今朝雙頰。比這青衫上,有幾重啼血。一聲晚鐘動了,又送人、斷腸時節。莫把琵琶亂撥,正春江潮咽。
聽風聽雨敲青瓦,亂了弦音,亂了儂心。驚落青絲一玉簪。花殤應此瀟瀟夜,怕是秋臨,偏又秋臨,儂似殘紅力不禁。
憐予棲遁處,谷口四無鄰。白鷺須孤往,青山少一人。弄書兒女小,為道歲時新。未有蠲愁物,憑君賦絕倫。
歷盡巴山白發新,西風何處不傷神。馬曹蹭蹬官難起,鳥道艱危老更貧。九派長江春后雁,一年芳草夢中人。相思況是無消息,徙倚天涯涕淚頻。
念子能迂闊,謀生拙似予。老親須祿養,游子莫居諸。世態浮云似,高名畫餅虛。無言揚得意,方始識相如。
清如玉壺冰,直若朱絲弦。明心炯自鑒,希音誰當傳。伊人秉淵尚,植志本貞堅。作政遵愿樸,理物恒身先。古行寡眾識,遲仕及今遷。去矣勵令績,毖終勤始宣。
千里竹林幾夢尋,西行此日愜塵襟。孤舟夜泊風前笛,兩岸秋聲月下砧。霧宿山光時隱現,嵐飛野色半晴陰。柳江若過曾游地,應笑當年種柳心。
清閑未許住深山,手種桃花溪幾灣。回顧落花紅片片,不隨流水到人間。
雙槳春風款款移,斜陽平半落芳池。不妨暫向橋邊駐,更為桃花了一詩。
洋洋長江水,渺渺漲平湖。田田青茄荷,艷艷紅芙蕖。酣酣斜日外,苒苒涼風馀。茜茜誰家子,裊裊二八初。兩兩并輕舟,笑笑相招呼。悠悠波上鴛,潑潑蒲中魚。采采不盈手,依依欲何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