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太尉惠穆公三首 其二
四塞宣皇武,殊庭遠世機。
如何梁木夢,不待袞衣歸。
門戶傳蘭玉,忠勛載鼎旂。
空馀殿楹字,鸞鳳五云飛。
四塞宣皇武,殊庭遠世機。
如何梁木夢,不待袞衣歸。
門戶傳蘭玉,忠勛載鼎旂。
空馀殿楹字,鸞鳳五云飛。
四面關塞宣揚著皇帝的武威,遠方異域遠離塵世的機巧。為何會有棟梁摧折的夢境,等不到您身著禮服歸來。您家中人才輩出如蘭似玉,忠誠功勛銘刻在鼎旗之上。只留下宮殿楹柱上的字跡,如鸞鳳在五彩云中飛逝。
四塞:指四面的關塞。宣皇武:宣揚皇帝的武威。
殊庭:遠方異域。世機:塵世的機巧。
梁木夢:典出《禮記·檀弓上》,孔子自嘆將死,以“泰山其頹乎!梁木其壞乎!哲人其萎乎!”為喻,后用“梁木夢”指人死亡。
袞衣: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。
蘭玉:芝蘭玉樹,比喻優秀的子弟。
鼎旂:鼎和旗幟,象征功勛。
殿楹字:宮殿楹柱上的字跡。
鸞鳳:鸞鳥和鳳凰,常比喻賢才。
具體創作時間與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是在太尉惠穆公去世后,作者為表達對其哀悼與敬意而作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階段,太尉惠穆公生前為朝廷立下諸多功勛,其離世是朝廷的一大損失。
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太尉惠穆公。突出特點是將對逝者功績的贊頌與哀傷之情融合,語言典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對逝者追思的文學表達。
天涯除客子,何者卻飄蓬。病待微陽起,詩憐小至窮。峰陰分鬼火,溪北斷漁筒。悶坐梅花下,吹來釀雪風。
我歸君即至,倍覺此心長。小飲宜佯醉,清狂但見莊。獨存肝膽古,一笑世情涼。今夜喬齋月,高吟興未央。
誰染銀鱗琥珀濃,光搖鬐鬣映芙蓉。清池躍處桃生浪,綠藻分開金在镕。丙穴靈源隨地涌,離宮正色自天鐘。群魚漫爾同游泳,□見飛空化赤龍。
灼灼園中花,念我初種植。杖藜遍九垓,搜撿窮目力。偶自赤城回,沿山看蒼壁。山中草木荒,百卉無顏色。因過山人家,山人供酒食。出自傍舍花,有眼初未識。異香世不傳,秀色天上覓。回視桃李姿,相去豈千億。徘徊舉相贈,得之如珙璧。持攜自千里,敢為辛苦惜。開我南山囿,甃以端溪石。樹之白玉盤,摩挲自朝夕。栽培任沃瀼,灌溉還膏液。生意初勃然,月異而歲易。垂青兩相顧,長寸猶望尺。視彼若忻然,謂我得所宅。期以百年間,相看共頭白。那知如愿少,至寶難收拾。慢藏終誨盜,毒手勞相逼。去時若低回,出門若珠滴。無情亦有情,入念已切骨。一朝遠別離,誰能滅心跡。望望不復回,行行竟悽惻。可憐天上姿,今作人間物。百草同妖妍,眾芳等儔匹。摩尼委糞坑,沆瀣投溝洫。天亦不管人,浮云變蒼黑。嗟哉此何言,老矣中懷窄。
癯然鶴骨若為支,又向秋風話遠離。遙請梵書來藏閣,便從匡岳臥茅茨。吳謳越榜添吟韻,瀑雨松濤助寂思。夢里溪山成獨送,暮天愁擬碧云期。
富山直。幾案螺春泛碧。何戡在、仙樂乍揚,急管繁弦動眉色。櫻花迷島國。曾識。游梁倦客。中年入、絲竹寫陶,別意幽情織千尺。芳塵渺無跡。任雪印翩鴻,香冷瑤席。齊邦三月忘鮮食。憶狛樂來獻,雅音傳至。邊城迢遞并水驛。引腔會南北。清惻。斷云積。聽帛裂聲收,梁繞歌寂。崢嶸歲月情何極。對玉軸圖記,恍聆長笛。桓伊誰是,帶望眼,淚暗滴。
司徒始受命,朝野賀得人。兩邊數萬騎,所望公一身。公囊無芻糧,公心有經綸。亦有為國念,對越天與神。豈不知匱乏,鞠躬在茲辰。公復不自用,乃薦一二臣。遺事旁搜閱,微言博咨詢。稽首殿陛下,豐儀動高旻。登車向西郭,尊俎羅朝紳。慨然盡馀酌,老眼無邊塵。謂公唐室晏,謂公漢家恂。千載有韓范,公也真其倫。公有激眾義,公有撫眾仁。未至百草秋,既至萬卉春。緩急在公手,瑣瑣何足陳。
不識邊州雪,何知瘴海花。三秋兼楚笛,五月伴胡笳。一一隨粱稻,雙雙宿渚沙。生來自飄泊,形影老天涯。
晦朔相環周,良辰已復至。開軒候良朋,一斗徑先醉。衣帶乘不理,杯盤亂無次。龍蠖自有時,人豈能賤貴。但愿餔其醨,獨醒豈知味。
數聲雁送故鄉愁,喚起滄江萬頃秋。料想日寒風色慘,可堪寂寞冷沙洲。有腹夫誰肯貯愁,笑他宋玉浪悲秋。征鴻縱使聲多恨,怎得無聲過小樓。
重奠麻筵一束芻,往來曾此醉茱萸。未能默記書千篋,空憶通靈畫一廚。座上琴亡悲子敬,家中硯去吊林逋。銅臺淚眼猶西望,分得名香在也無。
平生耽山水,素性愛奇石。奇石產英山,半歸千金宅。六月入湞陽,沿厓探深僻。采之愿過奢,選一每棄百。舟次沙溪頭,短衣乘淺屐。澗壑飛寒泉,泉聲咽唧喈。殘霧撥不開,著手得盈尺。峰并兩巉巖,外著山乳積。三浣露光華,桃花是顏色。十日住舟中,珍重齋圭璧。圭璧易喪亡,賈禍徒惋惜。何如爾潛光,抱真全精魄。世事難免磨,不磷信堅瘠。攜歸置虛窗,與爾性所適。右有青花硯,左有古圖籍。松竹一徑深,風雨共岑寂。闌干圖云煙,會心豈形跡。
雨過林梢鳥漸喧,春風猶自弄花幡。新蟬驚定尚藏影,苦李啄殘多帶痕。竟夕相思眊眸子,終朝清坐對衡門。鸞鳴忽喜單車入,流潦何妨半尺渾。
樹葉陰陰鳥亂啼,客攜尊酒過園西。窗前莫管花開落,惹得閒情趁馬蹄。
投老西游志不成,死生貧賤見交情。江頭昨夜潮聲怒,卻為先生氣不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