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趙北口
堤邊楊柳拂征驂,
堤外湖光皎鏡涵。
無數打魚人放槳,
綠蓑煙雨似江南。
堤邊楊柳拂征驂,
堤外湖光皎鏡涵。
無數打魚人放槳,
綠蓑煙雨似江南。
堤岸旁的楊柳枝條輕拂著遠行的馬,堤外的湖光像明亮的鏡子般映照萬物。無數打魚人劃動船槳,穿著綠蓑衣在煙雨里,宛如江南景色。
征驂(cān):遠行的馬,驂指拉車的三匹馬,此處代指馬。
皎鏡:明亮的鏡子,形容湖水清澈如鏡。
涵:包容、映照,此處指湖水倒映萬物。
綠蓑:用草或棕編成的綠色雨衣,代指漁人的裝束。
趙北口(今河北任丘)為清代南北交通要沖。詩人途經此地時,見堤岸楊柳、湖光漁舟與煙雨交織,景致似江南般靈秀,故即興創作此詩。
此詩以輕快筆調描繪趙北口的堤柳、湖光、漁舟等景象,展現北方水鄉獨特風光,語言清新,意境優美,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與贊嘆。
十年孤旅偶還家,童子窺簾母遞茶。卻睹棠紅心自憮,事親不及一庭花。
萬壑千山到此寬,邊城極目望長安。平生自許捐軀易,遙制從來報國難。尚有二毛驚歲變,偶聞百舌送春寒。廟堂只恐開邊釁,疏草空教午夜看。
點綴鶴膝枝,無謂花萼小。亦有鼎實存,相期春事了。
真館何沈沈,寥廓神明居。陽庭肅宏敞,丹林郁扶疏。眷言茲游息,脫屣榮利區。檐榱初日麗,池臺涼雨馀。焚香破幽寂,飲水聊舒徐。潛心觀道妙,諷詠古人書。懷澄神自怡,意愜理無虛。誰云黃唐遠,泊然天地初。回首撫八荒,紛攘蚍蜉如。愿從逍遙游,何許昆崙墟。
東林溪上暮云飛,寶地焚香送衲衣。行處不須勞借問,野花山鳥即禪機。
探幽隨徑入祠來,隱逸鄴侯安在哉!一個芋渠人易啖,十年宰相任難推。圖書雅慕名山業,風月宜將濁酒杯。嵩華何如此間樂,東南佳氣入樓臺。
不并難飛繭里蛾,有花芳處定經過。天風相送輕飄去,卻笑蜘蛛謾織羅。
桃花慣聽玄都觀,萬樹梨花是壓沙。一夕春風俱埽地,雪香庭下盡桑麻。
穆穆蒼山染黛痕,陌頭萬紫灼重門。殘春尚有花能護,錦字初成月漸昏。不忍歲華馀綺思,剩邀鴻影慰冰魂。依依別夢蓬萊近,怕遇薰風夢不存。
三山回望暮云平,巖石嬴鐫傲吏名。玉漏乍趨新建禮,金波猶戀舊承明。帆拖霧色臨滄海,旆擁霞標向赤城。一笑季方重握手,夜床風雨二龍鳴。
野寺荒臺餞客游,江湖城郭暫消憂。危檐獨趁翩翩燕,細浦雙行宛宛鷗。人世舉杯俱勝跡,風林長夏有清秋。情來不用重翹首,西北浮云是帝州。
每到塘橋月色昏,兩燈扶幼自應門。如今怕向西州路,舟過楊林淚暗吞。
菱葉風來水氣浮,桂花露濕月明秋。此時身在銀河上,不躡仙槎駕玉虬。
上苑曾承雨露私,繁華凋謝幾經時。梅因墮蕊偏沾額,柳為垂條定畫眉。對景自添懷舊恨,閒情聊復賦新詩。鶯啼燕語渾無賴,粉蝶黃蜂總未知。
深炷一爐香,孤吟夜正長。山虛風落木,云破月窺房。老驥志千里,越禽思故鄉。羈棲兩寂寞,坐嘆鬢毛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