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晦日侍宴浐水應制賦得長字
御輦出明光,乘流泛羽觴。
珠胎隨月減,玉漏與年長。
寒盡梅猶白,風遲柳未黃。
日斜旌騎轉,休氣滿林塘。
御輦出明光,乘流泛羽觴。
珠胎隨月減,玉漏與年長。
寒盡梅猶白,風遲柳未黃。
日斜旌騎轉,休氣滿林塘。
皇帝的車駕駛出明光宮,乘船順流而下,眾人在船上舉杯飲酒。月亮漸缺如珠胎隨月消減,計時的玉漏顯示著時間慢慢變長。寒意已盡但梅花依舊潔白,春風遲緩柳樹還未泛綠變黃。夕陽西斜,旌旗和坐騎開始回轉,祥瑞之氣充滿了樹林和池塘。
晦日: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。
浐水:水名,在今陜西。
應制:指應皇帝之命而作詩文。
御輦:皇帝的車駕。
明光:漢代宮殿名,這里借指唐宮。
羽觴:古代飲酒用的耳杯,作鳥雀狀,有頭尾羽翼,這里指酒杯。
珠胎:指月亮。古人認為月為蚌蛤的精氣所化,月滿則珠胎結,月缺則珠胎減。
玉漏:古代計時的漏壺。
休氣:祥瑞之氣。
此詩為應皇帝之命而作,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當時皇帝在正月晦日于浐水設宴,詩人參與其中并奉命賦詩。在宮廷的宴游活動中,詩人以詩歌展現宮廷的富貴祥和與春日的生機。
這首應制詩主旨是贊美宮廷宴游活動,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、對仗工整。它體現了當時宮廷詩歌的創作風格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宮廷文化和社會的繁榮景象。
日月往來轂,乾坤生殺機。江春蛟妾舞,塞暖雁奴歸。逆旅詩添債,愁城酒破圍。如何秦相國,昨夜熓韓非。
丹丘迥聳與云齊,空里五峰遙望低。雁塔高排出青嶂,禪林古殿入虹蜺。風搖松葉赤城秀,霧吐中巖仙路迷。碧落千山萬仞現,藤蘿相接次連溪。
十萬馀工造羽儀,夾堤浮浪去參差。堂堂送入江都去,渾忘當年攬頸時。
鑿破蒼崖俯碧流,石埼竹筏艤行舟。已邀明月來同宿,下數層瀾寸寸秋。
先朝遺殿閉塵埃,零落空勞過客哀。五夜銅壺乾罷滴,六宮金鎖澀難開。翠華去后全無影,羅綺焚馀尚有灰。弓劍盡埋煙雨冷,椒房一半上蒼苔。
密片無聲急復遲,夜來誰向月中歸。江湖不見飛禽影,寒鎖侯門見客稀。
遍汀洲,漁火淡,鷗盟何處。一聲初趁,長天云凈澄潭露。羃秋夜清徂。排就行行箏柱。韻遠不嫌孤舞。落葳蕤雪響過埼蘆。若問平生爪跡,有極天關塞,滿地江湖。只嬉游晴昊,休帶玉門書。算擔住歲寒景色,待江南、暖意入煙蕪。依前讓烏衣,兩兩花雨將雛。
生憎白云春去,無奈黃鶯晝啼。欲采芙蓉贈遠,北湖蓮葉初齊。
吏散長安日杜門,故人相見暫開尊。人情棘上青繩變,身事池邊老鳳蹲。閱盡世途惟自信,別來幽抱可誰論。留都知舊勞相問,渭樹冮云入夢魂。
望望三秋雁,誰傳上國書。氣橫龍劍外,天遠鳳簫馀。歲月身還健,風云計自疏。瓊筵多勝事,詞客復何如。
畫省開邊鄙,郎官選俊才。臂鷹過雁磧,走馬上龍堆。氣候調中律,星辰接上臺。何當瓜及日,卻向晉陵回。
溪嶺無千里,崎嶇半月間。事機須勇退,天意許生還。順處從多厄,趨時免強顏。越禽忻我往,長路語關關。
何處殘春夜,和花落古宮。
當年正覺此韜藏,巖穴于今尚有光。特特捫蘿訪遺跡,龍神何事報支郎。
萬里長江水,春深可染衣。天涯何處客,遙逐北鴻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