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大駕出敘事寄懷(見《文苑英華》)
紫臺宵漏竭,青門曙鼓通。輕霞照復道,徐吹轉相風。 玉鸞光萬騎,金輿郁五戎。鳴笳猶度闕,清蹕尚喧宮。 云旗亂陌紫,羽旆雜塵紅。百城歸北麗,兩漢久慚雄。 吾曹陋薄技,馀慶洽微躬。平源已起洛,印手亦還豐。 得奉衣冠盛,仍觀書軌同。猶言待封告,未忍向華嵩。
紫臺宵漏竭,青門曙鼓通。輕霞照復道,徐吹轉相風。 玉鸞光萬騎,金輿郁五戎。鳴笳猶度闕,清蹕尚喧宮。 云旗亂陌紫,羽旆雜塵紅。百城歸北麗,兩漢久慚雄。 吾曹陋薄技,馀慶洽微躬。平源已起洛,印手亦還豐。 得奉衣冠盛,仍觀書軌同。猶言待封告,未忍向華嵩。
南北征途莫問年,但教意氣每翩翩。人情到老方知味,世態無端尚有天。
蕉夢甫殘仍澤國,粱炊未熟已桑田。邊書不至昏鐘起,獨抱丹忱付篆煙。
棱撐余骨不勝裘,又說添庚到白頭。日日衰容隨病改,年年旅況付愁收。
笙歌天上方辭臘,士馬邊間正佩鉤。春至九重多雨露,敢辭膏血灑軥辀!
秣陵舊是圖王地,此日鸞旗列隊過。
一代規模成往跡,六朝興廢逐流波。
宮墻斷缺迷青瑣,野水灣環剩玉河。
治理艱勤重殷鑒,斜陽衰草系情多。
三輔東西幾驛程,太行山翠撲飛旌。
灑途雨為諸郎送,入部星占二使行。
鵲下橋堪通漢渚,鳳鳴臺自傍秦京。
洞簫總待王褒奏,早擅南宮作賦名。
秋風何時來,午暑忽已散。
娟娟木犀花,弄蕊亦璀璨。
清香不自惜,擁鼻得奇觀。
古來達道人,至樂在山澗。
藝蘭與種蕙,采掇契幽愿。
置此勿復言,吾方困游宦。
斷霞明渚。墟煙外,群峰爭斗眉嫵。綴霜蕃錦在寒枝,鳥弄春晴誤。聽瑟瑟、清商自語。河山如此成遲暮。
看亂拂蒼巖,間瘦碧衰黃,料理夕陽紅苦。
還嘆過隙駒光,朱顏愁老,秀靨空憶前度。杜鵑啼恨下平蕪,夢遠吳江路。漫一逐、荒波去住。
人間多少消魂處。倘載將、相思字,流到天涯,教伊知否。
寶釵分,桃葉渡,煙柳暗南浦。怕上層樓,十日九風雨。斷腸片片飛紅,都無人管,倩誰喚流鶯聲住?
鬢邊覷,試把花卜心期,才簪又重數。羅帳燈昏,嗚咽夢中語:是他春帶愁來,春歸何處?卻不解將愁歸去?
十載羈湘兩鬢華,輕裝細雨出長沙。
半帆紅日催歸客,一路青山送到家。
江上忍攀新種柳,籬邊待看故園花。
同舟琴鶴增行色,情話蓬窗興倍賒。
漠漠洞壑云,
蕭蕭蘆荻岸。
月明天宇空,
孤鶴橫霄漢。
麥茁猶藏綠,梅苞尚掩紅。
祇言晴作病,何意雪爭功。
擁褐朝慵起,扶藜晚漸通。
林行語鴉舅,溪立漾鳧翁。
凋零門戶不成家,
骨肉相看空自嗟。
愁到夜深渾欲寐,
杜鵑啼破綠窗紗。
村北村南麥正秋,石榴開遍屋西頭。
槐陰午院初移榻,山色晴簾不下樓。
書卷愛儲高士傳,酒錢堪博醉鄉侯。
草衣木食平生足,不愧當年馬少游。
驚雷飛雹起無端,
五月披裘怯夜闌。
獨有故人知傲骨,
葛衣能敵九邊寒。
畫堂開處,杯泛紅霞,卻好晴晝。握手論心,座上春風親授。更閑行,抄幽徑,綠陰如水涼衣袖。太匆匆,嘆十年塵夢,青山依舊。
忽地覺、煩襟洗盡,詩思添濃,人意銷逗。只怪斜陽,紅上眉棱催走。重把西溪期后約,瓜皮艇子招漁婦。問人生,這清狂,幾番消受。
開濟堂前送棹歌,淵淵船鼓伐靈鼉。云埋白帝千山小,浪拍青天一葉過。
解后天涯驚易別,顧瞻水劑得如何。惟馀報國忠肝在,鐵石云堅尚可磨。
成都別酒幾何年,再見江漘豈偶然。胡不握蘭居紫界,卻來轉粟上青天。
鵬圖海澨騫新味,雁斷衡陽感舊聯。國子先生書在笥,愿從熟路力加鞭。
三十年交云已亡,那禁風雨到胡床!中宵徒有空梁淚,候雁應無遠字將。天縱神駒方騁足,星搖寶劍遽韜芒!欲征世業君堪慰,三署猶虛鹓鷺行。
長干盡是少年行,老大重懷白馬生。夢杳蓬萊聞鶴語,別深滄海失鷗盟。誰知楚服天猶妒,自擬玄經日已成。一代風流看欲盡,秋原未到不勝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