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庭芳 其三 再疊前韻,答申鳧盟
三載傷離,一丘甘老,名山近業如何。孤臣再錄,慚負主恩多。
忽爾驚心投杼,空翹首、雙闕嵯峨。春將半,浮蹤久滯,鄉夢繞滹沱。
良朋重念我,齊紈麗句,來自煙蓑。奈縈眸家岫,行矣風波。
舊日酒壚客散,燕市里、曾否悲歌。關情處,伊人宛在,殘月滿青蘿。
三載傷離,一丘甘老,名山近業如何。孤臣再錄,慚負主恩多。
忽爾驚心投杼,空翹首、雙闕嵯峨。春將半,浮蹤久滯,鄉夢繞滹沱。
良朋重念我,齊紈麗句,來自煙蓑。奈縈眸家岫,行矣風波。
舊日酒壚客散,燕市里、曾否悲歌。關情處,伊人宛在,殘月滿青蘿。
三年來感傷離別,甘愿在山林終老,名山的事業進展如何呢。我這孤臣再次被錄用,慚愧辜負了君主的恩情太多。忽然像聽到投杼的謠言而驚心,徒然翹首望著巍峨的宮殿。春天已過一半,我行蹤漂泊已久,思鄉的夢縈繞著滹沱河。好朋友還掛念著我,那如齊紈般美麗的詩句,從煙霧籠罩的蓑衣處傳來。無奈家鄉的山巒總在眼前縈繞,前行又有風波。舊日酒肆的客人都已散去,在燕市中,是否還會有人悲歌。最讓人動情的是,那個人仿佛還在,殘月下滿是青蘿。
三載:三年。
一丘甘老:甘愿在山林終老。
孤臣:孤立無助或不受重用的遠臣。
投杼:指謠言多次傳播后,能使人信以為真。
雙闕:宮殿前兩邊供瞭望的樓,代指宮殿。
浮蹤:行蹤漂泊不定。
滹沱:河名。
齊紈:齊地出產的白絹,這里形容詩句精美。
家岫:家鄉的山巒。
酒壚:酒店。
伊人:那個人。
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從詞中可推測作者經歷了三年離別,后被再次錄用。當時可能處于社會政治環境變化中,作者心懷復雜情感,既對君主有愧疚,又思念家鄉,好友的問候引發了他諸多感慨,從而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圍繞作者的人生境遇和情感展開,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且細膩,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展現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作者在詞創作上情感表達和意境營造的能力,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創作風格。
蠶性由來苦畏寒,深垂簾幕夜將闌。爐頭更爇松明火,老媼殷勤日探看。
百年詩老臥空山,猶憶當時語帶酸。贏得兒童喚夫子,可憐名位祇都官。手編新史唐文備,骨立殘碑漢籀漫。落日牛羊上丘隴,草埋翁仲獨峨冠。宛陵城南柏山寺,行到西廂見舊祠。人物欲觀嘉祐老,銘文空有醉翁辭。銀章粉墨誰舒卷,金薤琳瑯自陸離。每見河豚起春岸,永懷風致細哦詩。
天意真難測,仁人竟不延。長辭淮水月,何賴攝山泉。尊滿仍馀酒,囊空豈剩錢。想應生滅際,已悟大乘禪。玄度先朝露,逢時輒損歡。城春花月慘,江晚水云寒。苦調悲鄰笛,清風憶素冠。山南多舊寺,那忍過長干。感激投膠契,酸凄屬纊言。白頭馀積恨,黃壤誓酬恩。往事成今古,交情接子孫。獨憐孤鳳羽,能慰九泉魂。
接壤渠陽郡,咸歌別駕賢。薦書曾列上,除日聽爭傳。水疾山危處,風高木落邊。棲棲憐倦客,渺渺送歸船。
池魚豈足較浮沉,邱貉何曾異古今。末路長憐鞭馬腹,淡交端可炙牛心。山方高臥云長亂,松本忘言風自吟。昨日溪南雞酒社,長卿多病不能臨。
三年兩見客車來,貂敝咸陽我未回。載酒晴光連睥睨,出城秋色郁崔嵬。上方臺殿諸天遠,大漠風煙萬里開。作賦登高吾豈敢,逢時真羨大夫才。
結靷沖寒落日微,昔年煙火望全非。空林鳥雀饑啼急,荒磧牛羊晚下稀。投宿問年心欲折,探囊呼酒興還違。中宵展轉愁難寐,颯颯風聲浩雪飛。
天造鐘圣明,敷求極南海。先皇留舊德,蒼生望槐宰。蹇蹇志匪他,憂國我心痗。聞變已趣裝,主恩況踰倍。出處有大義,報稱如靡逮。新銜例有辭,良亦臣丹在。小子庸何知,遠咨及微猥。途次奉誨言,跂予望風采。叱馭正駪駪,云臺方灑灑。宏贊愿蚤聞,旂常炤千載。驅車靡晨夕,川原不我與。行行度贛關,計旬已盈五。緬昔發珠江,聞者相枝拄。夫子未心許,乃亦不色拒。躍冶固所矜,譬之狂狷侶。道路阻且長,江皋日延佇。珍重書中理,進退慎所處。匪為一身謀,而以觀干蠱。古人有大略,九九尚可舉。言有重百朋,亦有輕一羽。孤懷惟自靖,遑知吐與茹。傳聞多異辭,沉憂切中腑。勉旃卜此行,豈必吟梁父。
云流三更月,天馀幾夕秋。呼童煎石髓,放眼上蓬樓。況有黃花對,安知白發羞。所嗟人異水,不向故園流。
照水粉梅開盡。春殘峭寒猶甚。秋氣著人衣,斗帳玉兒生暈。那更。那更。簾外月斜風橫。
烽火移家各一方,他鄉翻覺勝家鄉。昔年奔走同辛苦,此日親朋半死亡。孰肯預為身后計,那堪回憶少年場。繁華歷盡風情減,況復蒼蒼兩鬢霜。
桃李嬌嬈似舊妍。那堪弄景碧池前。從來絢爛招時輩,滿路衣冠已可憐。春似夢,夢如煙。斜風攪雨度城邊。英雄白發渾無賴,如此登臨又一年。
睢陽書家流,作畫如作草。松根石崚嶒,健筆凌絕島。垂蘿飄人衣,盤石坐不掃。鳴琴聲差差,石籟風稍稍。君看蕭散姿,稱彼林下老。遺縑百年內,嵐氣濕不槁。陳郎湖海情,得此恨不早。我生不學畫,入眼分丑好。嘗觀耆舊傳,嘆息風流少。此意君獨知,丹青安足道。
平明一雨阻重游,風縐前溪綠謾柔。況已上元連夜出,不如寒食看春休。弄珠灘漲平侵岸,摸石江深抹盡洲。自是苦陰無意思,莫將潮信枉陽侯。
霜馀不用怨年華,已有寒梅一兩花。眼冷故知春意動,瓦瓶終日看橫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