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字令 其一 題宗梅岑東原草堂
東原何處,向宜陵南去,修篁低屋。別墅芙蓉嬌欲語,露下曉妝新沐。
遠樹平堤,雜花依砌,來往幽禽熟。孤樹夕照,亂鴉棲遍喬木。
中有才子閑居,牙簽棐幾,歌嘯真清福。射策雄心渾似舊,陳亮暮年還讀。
抱膝吟成,曲肱睡起,好醉籬邊菊。秫田耕罷,柳陰長臥黃犢。
東原何處,向宜陵南去,修篁低屋。別墅芙蓉嬌欲語,露下曉妝新沐。
遠樹平堤,雜花依砌,來往幽禽熟。孤樹夕照,亂鴉棲遍喬木。
中有才子閑居,牙簽棐幾,歌嘯真清福。射策雄心渾似舊,陳亮暮年還讀。
抱膝吟成,曲肱睡起,好醉籬邊菊。秫田耕罷,柳陰長臥黃犢。
東原在哪里呢?朝著宜陵往南走,能看到修長的竹子掩映著低矮的房屋。別墅邊的芙蓉花嬌俏得好像要說話,帶著清晨露水就像剛梳洗過一樣。遠處的樹木與平坦的堤岸相連,各種花朵依傍著臺階,來來往往的鳥兒也十分熟悉這里。傍晚夕陽照著孤獨的樹木,亂鴉棲息滿了高大的喬木。這里面有位才子閑適居住,用牙簽插著書籍放在棐木幾案上,吟詩長嘯真是清福。他像當年一樣有著射策求仕的雄心,如同陳亮暮年還在讀書。他抱膝吟詩,曲肱而睡,睡醒后就在籬邊賞菊醉酒。種完高粱地,就在柳蔭下躺著看黃牛。
東原:地名。
宜陵:地名。
修篁:修長的竹子。
芙蓉:荷花,這里指木芙蓉。
牙簽:書簽,這里指書籍。
棐幾:棐木做的幾案。
射策:漢代考試取士方法之一,這里指求取功名。
陳亮:南宋思想家、文學家,一生渴望恢復中原,多次上書朝廷。
抱膝吟:諸葛亮隱居時常抱膝而吟。
曲肱:彎著胳膊當枕頭。
秫田:種植高粱的田地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。推測可能是作者在看到宗梅岑的東原草堂后有感而發。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,作者可能厭倦了世俗的紛擾,對宗梅岑這種遠離塵世、閑適自在的生活心生向往,從而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描繪東原草堂的美景和才子的閑適生活,突出了寧靜、自在的生活特點。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,但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清新的風格,展現了當時文人對田園生活的一種審美追求。
風雨催梅子,溪山進客舟。
登臨雖慰眼,悵望復增愁。
歲月常為旅,饑寒不自謀。
翩翩羨林鳥,閑逸愧沙鷗。
卜兆雖自古,邇來聞見殊。
一言福后嗣,百計走愚巫。
用意非流俗,惟賢畢此涂。
徐看好兄弟,玉立騁天衢。
客有能相覓,書來慰我思。
貧寧可詩罪,老不悟書癡。
舊友厪長憶,新交曷取知。
況渠停軌日,政我出山時。
霧合疑為雨,云開復變晴。
梨花高朶盛,柳樹弱枝榮。
問寺山場遠,逢虛旅飯營。
侵晨王事起,亭午野田行。
午暑如許酷,晚涼能爾清。
山陰雙鷺落,林杪幾蟬鳴。
懶對自閑坐,閑穿不借行。
追風更撐月,安得小舟橫。
久客渾忘頼,群山得細看。
身如悟浮沒,詩喜助波瀾。
塑象觀殊詭,作鐘懷叛干。
東湖空壯麗,芝嶺漫林巒。
夜雨曉猶濕,曉天晴未分。
澄波靜如練,秀野綠于云。
禽語無殊聽,鄉音有異聞。
要知皆可隠,鳥獸詎同群。
久客日復日,窮冬冰復冰。
知還憐倦鳥,側翅恥饑鷹。
搔發傷今老,沿塘記昔曾。
舒憂足行卷,教諂謝書縢。
水后雖頹圮,江邊不寂寥。
囂聲收市井,落景見漁樵。
喜我扁舟泊,勞君半道要。
他鄉惟表弟,茲語驗今宵。
不見吾叔度,侵尋將六年。
林間迂子步,江上望余船。
會合信不易,往來成屢愆。
孤山梅未老,曷日訪三賢。
有來聞說上封章,造膝言之外敢昌。
但見詔除頻寵渥,是知明圣識忠良。
都司萬事無不理,一語九州當致康。
況此十年門下士,反從勾漏吊沉湘。
一雨向何落,眾蟬空此鳴。
乍欣涼吹入,已復斷霞橫。
尚擬通宵聽,何妨礙月明。
豐兇終有數,憂苦自相并。
前歲公開府,鄰疆我適移。山坳深遣戍,齋閣遠投詩。
去國哀王粲,逢人說項斯。春秋其我罪,觀過可仁知。
流轉今初定,保持端自誰。筆難窮記牘,禮欲簉賓墀。
累日方求棹,傳聞遽解龜。只云那有是,及此信無疑。
春事崢嶸際,農工勸相時。吾曹一身計,父母百年思。
鴈渚新浮綠,楊堤亦褭絲。茲時系船地,異日寄書期。
學道安時順,余寒近酒宜。臨分意無盡,公爾豈其私。
誰結道人廬,前臨博士湖。
名非竄荒李,官是避秦廬。
隠德雖無述,清風不可渝。
嚴元有孫子,往往混樵漁。
近喜周公相,初傳薦士章。
非才孰為治,與國倍生光。
故國異喬木,白駒空食場。
彈冠與結綬,吾道不其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