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張逸人訃二首 其一
去馬來牛閱幾秋,
濁涇清渭只同流。
斷弦掛壁知音去,
旋撲塵編有許愁。
去馬來牛閱幾秋,
濁涇清渭只同流。
斷弦掛壁知音去,
旋撲塵編有許愁。
時光流轉,多少年過去,是非好壞都混同在一起。知音離世,斷弦掛在墻上,我翻開塵封的書卷,心中涌起無盡的哀愁。
去馬來牛:出自《莊子·秋水》“秋水時至,百川灌河,涇流之大,兩涘渚崖之間,不辯牛馬”,這里指時間流逝、世事變遷。
濁涇清渭:涇水濁,渭水清,常用來比喻好壞、是非。
斷弦:比喻知音離世,典出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。
塵編:指布滿灰塵的書籍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某個階段,經歷了世事的變遷,而好友張逸人的離世更是讓他感慨萬千,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的情感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知音離世的哀愁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。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,以簡潔的語言傳達深沉的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。
治郡年才半買臣,青春天上送麒麟。鼎來好事由陰德,曾活澄江十萬人。相門佳氣夜蔥蔥,早已憑熊更夢熊。二十此郎作文賦,乃翁仍是黑頭公。升平重見上元天,簫鼓聲中璧月圓。惟有高門更多喜,金盤分送洗兒錢。積善懸知慶有馀,芝蘭袞袞秀階除。紫陽一滴泉源遠,早聘名儒授四書。
故友墳前草不春,高風臺上聚星辰。翰林小記如冠冕,閤老遺書絕后塵。自愧不才難接武,多君高誼許為鄰。會須相伴朝京闕,更有秦郎最可親。
地藏堂中坐,天鵝嶺下行。
林居絕輪鞅,獨酌形亦忘。百年會衰朽,一室任荒涼。寤寐友千古,游心見羲皇。所以陶潛翁,頹然臥柴桑。
煙浦綠迢迢,離人酒易消。路分京口樹,帆度月中潮。夜靜聞清柝,風寒試黑貂。漢家方討虜,好事霍嫖姚。
千里長河一旦開,亡隋波浪九天來。錦帆未落干戈起,惆悵龍舟更不回。
十里沙津綠樹涼,長紅小白粲林塘。今年分外春光久,四月幽花夾道香。
瘦損佳人冰雪枝,天教妝抹入時宜。小桃嫌鋪翠云葉,疏杏驚看碧玉枝。李白詩成怨妃子,吳宮宴罷醉西施。而今辜負黃昏月,只少西湖處士詩。天仙皎皎素羅裳,淡抹濃涂總不妨。酒暈半潮妃子醉,胭脂初試壽陽妝。肯同桃杏迷蜂蝶,本與松筠傲雪霜。顧影也應悲漢室,臨風猶似怨三郎。
野鶩終朝食,云鴻竟日飛。無心分穢潔,何意較瘦肥。
幽棲已出喧囂外,老疾偏憐見在身。萬里交游空對月,半生風雨不知春。當年玉署曾分直,今日烏紗獨制巾。共道同時六學士,香山居士一閑人。
世局斯須見爛柯,未忘同調有羊何。文承世業波瀾闊,官比閑居感慨多。風翼豈能淹北息,霜顛仍欲事南訛。虛煩雪夜勤招隱,循發空山月罷蘿。
為客山中未浹旬,分攜相顧白頭新。長橋柳色霏微雨,空谷芝香浩蕩春。君意自寬猶惜別,我才無用付沉淪。林泉爽氣宜詩興,應有新篇寄惠頻。
深秋荷敗柳枯時,霜蟹香棖副所思。月要人窺嬌不上,風知我醉放多吹。醉袖舞低千嶂月,清歌遏住九天云。鴻歸燕去傷秋老,鶴唳猿啼覺夜分。煙顰雨蹙到今朝,嫩火溫香破寂寥。月下飲殘千日酒,云間吹斷一聲簫。水澄熊白成壺酒,楓染猩紅滿路旗。坐待西風迎素月,青天笑我獨詩癡。早已棋中悟死生,不須須上看勛名。風吹酒面秋情眇,月透詩腸夜未清。山似愁眉煙畫翠,月如醉眼暈生紅。鶴雛踏碎芙蓉影,酒思詩情渺碧空。
行盡江南處處山,無錢歸去買山閑。自憐不在施為地,空對流民數汗顏。
甲戌王春試集英,小臣曾是老門生。蒼顏華發鹓行里,也聽鈞天九奏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