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得新 閨思
燭滅時。思郎淚暗垂。相思誰與共,月明知。月明照出相思字,是郎詩。
白玉簪,瑤池月影臨。搔頭斜照水,鬢云侵。阿誰不放愁心展,正多心。
燭滅時。思郎淚暗垂。相思誰與共,月明知。月明照出相思字,是郎詩。
白玉簪,瑤池月影臨。搔頭斜照水,鬢云侵。阿誰不放愁心展,正多心。
蠟燭熄滅的時候,思念情郎的淚水暗暗垂落。這相思之情能和誰一起分享呢,只有明月知曉。明月照出了那飽含相思的字句,那是情郎寫的詩。白玉簪子,映照在如瑤池般的月影里。用簪子撓頭,影子斜映在水中,鬢發(fā)如云仿佛要浸入水中。有誰能不把愁心展開呢,真是多愁善感啊。
燭滅時:蠟燭熄滅的時候,暗示夜深人靜,更添孤寂。
誰與共:和誰一起。
搔頭:簪子。
鬢云侵:鬢發(fā)如云,好像要浸入水中。
阿誰:誰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但從內容看,應是描寫古代閨中女子的情感生活。在古代,女子常因情郎遠行等原因獨守空閨,產生深深的思念之情,作者可能是有感于此創(chuàng)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閨中女子的相思愁緒。其特點是情感細膩,通過多種意象和細節(jié)描寫展現女子心境。在文學史上,它豐富了古代閨怨詞的表達,體現了古代女子的情感世界。
島夷能禦待論功,歌起漁樵吳會同。兵甲威名懸海上,旌旄行色入關中。金城遠抱山河地,寶氣猶存秦漢宮。君見張衡正秋興,三峰欲賦兩爭雄。
錢清陳孝童,十歲知孝母。母病日以革,藥餌空?咀。夜庭人不知,磨刀去剔股。凡兒血肉軀,軀小痛槚楚。孰識身在親,慘毒至刀斧。鄰里聞孝童,涕泗下如雨。道路聞孝童,過車式其戶。堂堂士大夫,結發(fā)在庠序。母背忍絕裾,母喪亡捧土。我作孝童詩,豈惟風童孺。
華亭新偉觀,勝地得高雄。憑欄徙倚要眇,萬里景無窮。好是江流縈繞,那更云天舒闊,疊嶂倚晴空。眼界無盡藏,懷抱有清風。主人賢,開綺席,泛金鐘。放懷一笑,許我滿酌醉顏紅。祗恐璽書即下,促起飛鳧東去,行作黑頭公。還記今朝客,曾待一杯同。
客中又過二分春,聞道千紅百紫新。雨到庭隅長芳草,日窺窗隙弄游塵。懸知萬里只如此,孤坐一堂還可人。不信卻須凌倒景,九天樓閣倚長身。
雙壁相參萬木深,馬前猿鳥亦難尋。云容杳杳斷鴻意,風色蕭蕭行客心。山若畫屏隨峽勢,水如衣帶轉巖陰。生平來往成何事,且倚鉤欄擁鼻吟。
邢公分剖,舉恩情、割斷靈光照。內蓮生,真可要。姹嬰嬌,和會通玄妙。憂愁樂道。氣收來、結作成珍寶。玉牢藏,五彩耀。透昆侖,日月真修造。
輕妝臨水。心事白蘋吹不起。蠟淚深更。飲散傳花勸遠行。山川誰惜。玄武湖波留去笛。月又昏黃。別后何人照斷腸。
山光洗新黛,好雨不崇朝。日遲蒙薄霧,天近靄微霄。茅茨猶隱約,金翠郁岧峣。前峰恐無路,有客度危橋。
沖雪來尋覺范,思時山說靈源。此夕蔣陵二老,畫出韋郎五言。
掩袂高臺上,春風散綺羅。西陵望不見,明月照漳河。
我見人轉經,依他言語會。口轉心不轉,心口相違背。心真無委曲,不作諸纏蓋。但且自省躬,莫覓他替代。可中作得主,是知無內外。
傅生姻家子,少獨事一室。野氣薄城郭,大樸渾不失。長途買棹夫,抱難紛如質。質之者為誰,王子我所密。入口即禹穴,雅不伸佔畢。忽來告我歸,四方志了一。居然改大觀,逾望已六七。為告我故人,作器須樹漆。我行與王子,摩厲方自弼。遽曰前人車,飛騫杳無匹。
憔悴杜陵客,悲涼王仲宣。四圍晴立壁,一突午無煙。病臥秋風里,愁吟夜雨邊。明朝誰裹飯?萬一使君憐。
芝何為兮為秀,匪植以生兮匪培以茂。協沖和以華滋兮食之而壽。
雨洗千紅又春晚。留牡丹、倚闌初綻。嬌婭姹、偏賦精神君看。算費盡、工夫點染。帶露天香最清遠。太真妃、院妝體段。拼對花、滿把流霞頻勸。怕逐東風零亂。